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人物 > 人物報道 > 正文
孫君:鄉建,如果方向錯了,速度還有意義嗎
來源:《設計家》    時間:2015-04-03 10:24:0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如何把農村建設成為農民喜歡、社會認可的新農村,孫君的看法是:以自然為本,天一合一;以農為本,田人合一,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

  孫君

  生態藝術家,1961年1月28日生于安徽馬鞍山,畢業于中央美院。2003年發起成立了“北京綠十字”環保公益組織,同年推出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五山模式”。2007年~2014年間獲得“中國最有影響的三農人物”提名、“2007感動襄樊十大人物”、“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稱號、“2009中國年度綠色人物”稱號、“中國最具行動力的三農人物”等榮譽。著有【《農道》(被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館收藏)、【《五山鄉村日記》、【《新農村建設方法與實施》、【《農理》、【《給我三個春天》等。

  當城市房地產開發熱潮漸漸褪去,中國的鄉村建設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鄉建,是當下設計界廣泛討論的熱點話題,除了寄托或多或少回歸自然的鄉土情結,更多人關注的是設計師在鄉建中還有機會嗎?

  從藝術家到環保人士到鄉村規劃師,孫君和“綠十字”十幾年來投身于鄉村建設,打造了一些列的成功案例。但他卻認為,最有價值的大多是失敗項目,他從失敗中找到了鄉建的方法,積累了重要經驗,形成了鄉建理論,“這種價值我認為就是‘成功’”。

  如何把農村建設成為農民喜歡、社會認可的新農村,孫君的看法是:以自然為本,天一合一;以農為本,田人合一,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在新農村建設中,他提倡先生活后生產。他所說的生活不僅是指物質生活,還包括民俗、文化、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人的感情、道德等精神生活。當下的農村項目往往過多的強調產業、招商、發展,忽視了生活的配套。生活和生產只要不統一,這個社會就不安寧。既然做農村項目,一定是村民參與為項目主體,并且他們成為 第一受益者,不能是政府為第一受益者,也不能是商人成為最大的收益者。

  鄉村問題千頭萬緒,問題的源頭是能讓年輕人回來,“可是如何能讓他們回家,這就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至于鄉村的規劃與設計,一定是文化在前,技術在后。文化是方向,技術是方法。如果方向錯了,速度還有意義嗎?

  農民與藝術家加在一起,就是文化

  【《設計家》】:您能簡單介紹下您的職業生涯?當年是出于怎樣的考慮開始關注農村建造這個領域的?

  【孫君】:我的生涯最普通了,上學、當兵、工人(燒鍋爐)、文化宮美工、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央美院研究生助教班、北京地球村志愿者、綠十字創始人、中國鄉村規劃設計院創始人之一。人到了一定的年齡,總會有一點收獲,一切都屬于正常范疇。

  藝術的靈魂是從土壤中長出來,798與工廠為伍,宋莊與農村為鄰,我們的寫生畫畫都沒有離開過鄉村。即便生活在城市,我們的柴米油鹽哪一個離得了鄉村?關注鄉村,農民最需要什么?田我們不會種,設計房子農民需要。藝術的目標是社會需要,藝術家介入是把文化融入到建筑與設計之中,設計的不是房子而是藝術。這是藝術家與設計師的區別。

  【《設計家》】:您是個畫家,也曾辦過自己的油畫展,這個身份對一個鄉村改建的規劃師來說又有怎樣的幫助?能否具體聊聊這兩者的關系?

  【孫君】:這是一個職業上的優勢,很多事只要藝術加入,事情就發生變化。普通人在室外亂涂是影響城市景觀,城管要抓的。藝術家涂畫,看懂看不懂都是(行為)藝術。商人到鄉村,投資人家會說是做生意。藝術到鄉村,政府會說是文化產業。

  農民與藝術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農民的生活與生產完全自給自足,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熟人圈子,只信任熟人與親人。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也是屬于自己的范疇。藝術家極為自信,以自己為中心,這是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中最珍貴的部分,兩者都是生產者,而且是絕對的手工藝者。農民和藝術家的共同特點就是把生活作為第一目標,真實生活作為人生的終點。

  【《設計家》】:您在【《農道》一書中寫道,三農問題不是問題,應該是希望。您是怎樣理解三農問題?在書中多次提到村干部及村民自身在鄉村改建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在鄉村改建中,設計師應該起到怎樣的作用?

  【孫君】: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兩面性,這是中國文化中的陰陽關系。三農肯定是問題,問題越大,同樣希望也越大,這是一個哲學的思維方式,我是帶著這樣一種思維方式進入鄉村工作。好的設計師不僅僅會設計房子,還應該是文化與心理學的設計師。設計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更多的屬于社會學的范疇,因為設計屬于人文精神。

  【《設計家》】:您曾說過要把“藝術還給農村”,您認為的藝術是怎樣的?這樣的藝術是否適合現在農民的生活?

  【孫君】:藝術是文化的提升,提升是藝術家的事,文化的原產地是農民,農民與藝術家加在一起,就是文化。農民的藝術是生活,他們剪紙、舞龍和面花等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了生活。在鄉村建設中,不要把農民變為商人,更不能把農民由生產者變為經營者,藝術家也不能變成農民,也不能變成商人。這是兩種文化,如同農民畫與文人畫的區別。

  【《設計家》】:當今的中國,城市居民盼望農村的田園生活,農民又是盼望城里的便捷生活。那么對于農民來說,怎樣才是好的規劃?您所說的不好的規劃毀掉產業具體指的是什么?能否舉例說明一下。

  【孫君】: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城市與鄉村自身已經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鄉村的就業、市場、交通、教育等,是自身不能解決的;城市的環境、有機農業、人情味的居住條件等,也是自己不能解決的。今天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有可能在中國的城市與鄉村之間重新規劃設計一個城鄉之間新的社區。

  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如五山堰河村、郝堂村、太子小鎮,都是因為好的規劃設計才有了新的生活,新的環境、新的市場。中國有句老話是“安居樂業”,不安居何以樂業?

關鍵詞: 孫君 鄉建 方向 速度 意義 五山模式 生態文明村
分享到:
[責任編輯:丁艷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