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人物 > 人物報道 > 正文
對話孫君: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來源:    時間:2015-04-03 10:35:50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孫君:農村是我們東方文化中最基本的概念,即天、地、人合一,這樣一個基本關系,更像農村。并不是說回到原來的農村,是屬于今天的農村。

\

  從不認可到接受,村民與這位馬鞍山畫家都在尋找舊房改造的折衷方法。有時孫君的設計理念不得不為村民的實際考慮讓步,不過涉及到建筑的風格,“一磚一瓦”都不能動。

  如此較真的畫家,怎么會給農民畫房子?我們都在說新農村建設,到底農村怎么建才為“新”?《長江地理》專訪北京綠十字、中國鄉建院發起人之一孫君。

  新農村一定是建立在“舊農村”的基礎上

  【長江地理】:你怎么想到去給農民畫房子?

  【孫君】:畫家追求真、善、美,把真的東西表現在生活層面上。我想在生活中把真的東西一一修復并展示出來,有的畫面是畫在紙上的,是靜止的,而我需要畫的是實實在在的村莊,存在于真實世界中的,生生不息。這幅畫不是我一個人在畫,是一群人在共同創作。這種狀態更接近我講的畫面感,美、真。但是畫房子不是目的,我不畫房子,怎么能進入村莊參與建設呢。

  【長江地理】:村民認可你畫的房子么?有沒有不買賬的?

  【孫君】:非常認可,當然,不買賬的也有。一開始村民覺得你這個搞得很難看,全買的是舊磚舊瓦,農民還商量著把我抓起來。說我瞎搞,把村莊搞得不成體統,把最丑的東西帶到村莊來……他們覺得新農村建設不是這樣的。

  他們不太理解,新農村建設一定是建立在舊農村的基礎上。建設新農村,是一個傳承的過程,是有個記憶的過程,是要人們在對我們本民族這種最純正文化基礎上去吸取現代文明的一個過程。文明一定要純粹,今天中國城市文明很雜,各種“雜種”的建筑,是驢與馬生的騾子,這是不可持續的。改革開放到現在,城市也平均建了2.5次房了,可都不是在一個血統上延伸著,它是一個盲目的過程。我們生活在城市,享受著城市文明,但都不滿意,你看到寬寬的馬路,卻不是為人建的,用來跑汽車的。

  【長江地理】:對于那些不買賬的,怎么辦?

  【孫君】:村民不同意,就不建。放在那里不動,等到認可了,再建房。農村建房子與城市最大不同是喜歡跟風,而不是你們擔憂的那樣沒有錢蓋房子。農村人都是靠血緣關系用錢的,建一處房子,他會想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最初我們在設計房子時,考慮到資金問題,450一平米,后來村民要建漂亮的,我們就升到600,還不行,要1000,最后有升到1500的,只要漂亮,他就要。

  用本地樹種修復地方生態

  【長江地理】:你有個觀點是要把農村建得更像農村,你心中的農村是什么樣子?

  【孫君】:農村是我們東方文化中最基本的概念,即天、地、人合一,這樣一個基本關系,更像農村。并不是說回到原來的農村,是屬于今天的農村。今天的農村是個什么樣子?你來郝堂村看,就清楚了。農民更有尊嚴,在自己的土地上,充滿著希望,到城市里打工的年輕人又回來了,原來遠離人類的鳥類也回來了。

  村莊應該是如詩如畫的那種狀態,現在許多人來郝堂村學習,建房、舊房改造、污水處理、內置金融、養老、旅游、村莊文化,都可以從中找到經驗,郝堂村在修建時是作為一部教材在建,光設計稿就接近2萬多張,邊邊角角做得特別細。所以,農村文明的修復,有兩個標識,一個是年輕人回來了,一個是鳥回來了。只有這兩件事情回來了,才是有生命力的狀態,才是和諧的狀態。

  【長江地理】:郝堂村新建的房子有沒有統一的風格?房子的外觀要一致么?

  【孫君】:郝堂村的建筑應該是豫南民居的風格,既不是徽派,也不是江南建筑格局。它是中原建筑的一部分,建筑的風格與本地的地理環境、年降水量、濕度、有很大關系,不是我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的。北方的房子比較厚實,郝堂村的建筑既有南方的精致、又有北方的厚重,看起來厚“墩墩”的感覺。

  這種風格不是從當地幾百年的建筑風格中總結出來的,變成現在看到的建筑。但這些建筑又不是簡單的仿古,而是在豫南民居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新,這也是對新農村建設現代化的正確的理解,在繼承的基礎上創作才是文化。其實,郝堂村的建筑也是什么年代都有,我會保留各個年代的建筑,按照那個年代的感覺修復,分別對它們改造,加大它的年代感,讓人們清晰看到他們每個年代的建筑是怎樣的一個記憶,對于每個村莊的定位,都根據它特有的形成,讓它更加接近于自己的本性。讓人們看到時代變遷中的鄉村,看到一個時代的中國。

  【長江地理】:面對現在農民進城,村落凋敝的現實,新房子修好后,就能留住村民么?

  【孫君】:郝堂村現在還是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現在回流的人比以前多多了。今天,我們看農村是凋敝的,凋敝的后面就是復興。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就是讓未來在城市找不到回家路的人,找到回家的路。你到農村去看,會感嘆,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村莊,而不是被城市同化的地方。所以我們在建設新農村,有幾個硬性標準,第一,只要在城市中看到的東西,盡量不弄,只要在公園里看到的景觀,盡量不弄,所以郝堂在新農村建設開始時,把大量的外來物種,比如楊樹,全部砍了,然后按本地樹種修復。村里鋪的路也變成石頭,反對用水泥或者柏油。走在上面感覺很踏實,腳很牢,有種土地感。

  建設背后是對集體、對我們的信任感

  【長江地理】:郝堂村的3號院,舊房改造花了接近30萬,值不值?

  【孫君】:為了讓政府看到保存舊房的價值,我們做了1號院老張山莊、2號院茶園,3號院是我的工作室。做完這個以后,當地人再也不拆舊房了,當地人覺得這個土房子是有價值的,這就是1、2、3號房的價值。你跟他說,舊房子有價值沒有用,你再怎么呼吁也沒用,只有他們真的看到這些房子改造出來的價值的時候,他們才會認同。所以在平橋區很多地方,舊房子都不拆了,那這30萬你覺得值不值?按理說,比蓋一個房子都貴。我們想一想它另外的價值,制止了拆舊房的腳步,這是30萬買得回來的嗎?

  【長江地理】:但是新農村建設,蓋房子并不是目的。

  【孫君】:蓋房子不是目的,可是你不蓋房子,就沒法進來。蓋房子的背后是什么?郝堂村建房子到最后,村莊非常平靜,沒有一戶上訪的,沒有一戶農民亂搭亂建的。我們是把村民自治與村民自悟通過蓋房子來改變,這是我們做的背后的東西。我們在建房子的過程中完成了資源分類,也在建房子過程中體驗到了財力有限、民力無限的事實,老百姓真的想干一件事,一定會把它做到滿意為止。郝堂村的建設只是農民在出錢,政府只是用了貼息貸款的方式就解決了資金問題,撬動了多大一塊資源。

  新農村建設,誰是主體?村民才是主體。郝堂修了6.5公里的路,政府沒出錢,占到的地是沒有賠償的,這就是農民的精神,一種覺悟,一種自己對自己集體的信任感,對我們的一種信任感,這是建設背后的東西。

  這樣去建設農村也調整了政府的思維,他們開始認識到規劃的作用,開始認識到新農村到底應該怎么建。什么叫新農村建設的現代化?郝堂是現代化,在土地上的文明才叫真正的現代化。

  原文刊發于《長江商報》

關鍵詞: 孫君 農村 建設 鄉村 建筑 生態 農業
分享到:
[責任編輯:丁艷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