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可能更多文化一點。其實很多設計師偏向于某一個方向,比如美式或者新中式。從業這么多年來,您一直追求創新的設計,是否感受過疲倦和創意的枯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及您平時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哪里?
琚賓:沒有,我就一直用不完。
主持人:您這些靈感都是從哪兒來的?
琚賓:都是在生活中,設計就屬于生活,就看你對生活的觀察包括提煉。
主持人:您應該是一個挺熱愛生活的人。除了旅行,還有沒有其他的愛好?
琚賓:讀書。
主持人:讀書,您看一些什么書?
琚賓:除了設計的都看。
主持人:設計的看多了是嗎?
琚賓:現在不喜歡看設計的。
主持人:平時您的靈感就是來源于旅行、看書、來源于生活中小的細節。您在項目中跟客戶溝通挺多的,有沒有遇到過跟客戶的思想相左的情況?
琚賓:相左是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通常是您用專業知識去說服他們,還是去盲從的聽取他們的意見呢?
琚賓:這是一個設計策略的問題,因為一旦談到策略,就有很多種招式了,就看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方法,方法有很多種,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把對設計的狀態表達出來,就是你理解設計的點要表達出來,設計策略本身是設計思想的呈現,策略就看你怎么去用。作為我來說,現在更多的不是去說服,而是希望他們是去尊重,現在基本上我們項目里面去改我設計的已經不多了。
主持人:很多設計師很反感,我設計出來一個東西,被別人否定,然后來改。我們不說大的設計師,就說我們自己的美編美工,他做的一個小圖,可能要改一次兩次,他都覺得你是否定了他的創作,他有他自己的思想在里面,他覺得你是不能欣賞他的作品。
琚賓:設計師本身的承受度要有,因為設計不僅僅是創意,還有一個創意執行,還有中間的過程含金量的控制,當然甲方有些自身審美不夠也是有問題的,這兩個問題需要去綜合協調,不能全部說是甲方的問題,也不僅僅問題都出在設計師身上,我相信一個巴掌拍不響。
主持人:您平時遇到這種情況都是怎么處理的呢?
琚賓:我一般是讓他們聽我的,我目前的狀態是你們必須聽我的,因為我有很成熟的設計方法、執行和團隊,能支撐這個設計是完善的、可執行的,或者它含金量很高,我指的是在設計當中從設計思想到你對設計方案的呈現,一直到后邊項目控制的能力,再往后就是你最終保證效果出來的效果和你一開始想法的一致性,一個成熟的設計師是必須有能力控制整個流程的每個環節,而不僅僅是創意的好或者不好。你剛才說的問題出現更多的還是因為設計師的創意好還是不好,設計師用在設計中的時間只是30%,剩下40%的時間是在和甲方溝通,還有剩下的時間是在設計執行當中,和材料供應商、和現場施工的細節,是解決問題的事情,所以僅僅一個創意是解決不了所有問題的。
主持人:從2007年開始到2012年之間,您個人與企業都獲得了設計界的很多優秀獎項,對于獲獎,您是如何看待的?當下的國內也有名目繁多的獎項和各種各樣的比賽,您是如何挑選這些參賽項目的?
琚賓:肯定是有挑選的,我們只參加公平的、透明的,我認為他們有些給的獎項不是因為你參加比賽給你的,比賽都是作品比賽,像名人堂或者影影響力人物,應該不僅僅是作品本身,有可能還會有其他方面,比如說對于設計的思考、對設計相關產業的關注,有可能是延伸出設計本身之外的能量的散發,是一個設計師除了設計本身做好之外,如果有能力還可以做一些別的。
我沒有把拿獎當成一個目的,因為它是我做設計當中的一個過程,有可能是過程當中的一個點,就像一個水滴一樣,這個時候這個水滴滴到桌面上,被大家看到了,當然還有很多水滴是滴到田地里,可能滋養一株花,只是大家沒有看到。重點是希望大家看到這個水滴,有可能是更多滴到了花里面,我認為做設計是做給我自己,任何方案或者設計本身,單獨拿出設計來講,這是做給我自己,做給我自己是因為我很清楚我自己能很好的把業主交給我的東西很好的用我的平臺去實現,所以我才會做給我自己。當然我不會做給甲方,因為甲方已經有一些思考了。
主持人:您接下來有一些什么打算嗎?
琚賓:我有計劃的是我們公司未來要在研究東方文化方面做哪些功課,我們應該對哪些建筑進行實地考察和資料的收集,然后考察這些建筑方式,對我們當代承載的關系。還有我們現在思考東方氣質美學,應該通過什么載體來實現,對公司關注設計的設計方法、設計變革以及設計體系,這個我們是有計劃的。
主持人:您已經去了哪些城市或者國家做過這個研究?
琚賓:太多了,國內我基本上走遍了,中國走遍了,歐洲、美國、日本也都差不多了,目前沒有去過非洲。
主持人:您是怎樣看待中國室內設計的發展的?現在這種情況后期會發展成什么樣?
琚賓:光明前途,繼續努力,路還很長。
主持人:現在大家很推崇原創設計,但是很多設計師對這個詞很敏感,不愿意聽到“原創設計”,他們說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創作,而不應該談原創。
琚賓: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怎么才能把“原創”解決明白?探討這個完全沒有意義,設計更多情況下,形而下的是服務大眾的產業,也有形而上的,是解決思想的,我們從形而下的解決大眾的肯定會占比更多一些,我們應該把原創怎么去歸類,我認為創導創新是對的,設計倡導創新是應該的事。
主持人:前段時間有很多媒體都在做這個議題,我們當時也想做這個議題,后來被很多設計師給否了,說設計就是設計,沒有原創不原創,如果不是原創根本就不叫設計。
琚賓:對,輿論的這種導向是不應該的。
主持人:您剛才提了,創新設計這塊還是比較好的。
琚賓:我們媒體的環境倡導的方式,不應該讓這個水更渾濁,應該讓它變得更清澈,這是很有必要的。
主持人:今年的趨勢,可能很多設計師也不愿意說風格、趨勢。
琚賓:在我概念里,在我的設計里,不存在“趨勢”,都是經典。
主持人:您每年的設計風格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是通過哪個導向來變化的呢?
琚賓:不一樣,設計有很多個窗口可以讓你體現創新,有可能你對隱蔽工程的創新,那是隱性的,顯性的就是別人能看到的,有可能是結構方式的創新,也有可能是形式的創新,還有對燈光運用的創新,都會成為創新的一種。但是這種創新在我的概念里,這種循序漸進的創新和裂變性創新都可以。
主持人:很多公司或者機構都會發布2012今年的流行趨勢,您其實不會太在意這些趨勢的發布是嗎?
琚賓:我認為那都是游戲。
主持人:可能也是個噱頭是嗎?
琚賓:那就是游戲。
主持人:非常感謝琚賓老師百忙中抽空接受新浪的采訪,今天的訪談讓我受益匪淺,以后歡迎琚賓老師多來新浪做客,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