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易進,一位年輕的80后設計師,也是一位擁有50個分公司600位設計師和7000名工程人員的裝飾公司董事長。他的身上常常被冠以諸多的名詞,年輕有為的CEO,“潮”人,設計野心家……他擁有著溫州人創業的霸氣,同時他也被當作80后創業成功的典型被媒體競相報道,又因在博客上對設計界現象的犀利點評而受到廣泛關注,卻也因此飽受爭議。
采訪對象:易百裝飾(新加坡)集團有限公司ceo 馮易進
采訪地點:新浪家居
采訪者:新浪家居 吳崢
愛寫博客
偶爾語出驚人受爭議
“商人不賺錢,就是不道德!”馮易進喜歡寫博客,偶爾語出驚人。在談到自己的經營理念,他可以直言不諱的告訴你,“名聲不是裝出來的,是雷出來的”。甚至大膽拷問設計界,“中國的設計是懷孕還是避孕?”他寫的幾十篇博文,有的洋洋灑灑幾千字大談自己的經營理念,有的大膽對話設計大師或批判假大師,犀利的文字估計連大師也要對他敬畏三分。
馮易進喜歡調侃,凡是看不慣的諸如偽大師之流他都敢侃,他還為自己出了一本書《從窮設計到富設計》,這也讓他一度被推到設計界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人說他是炒作,有人質疑他的實力,對此他卻欣然接受,“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誰要是膽敢“敗壞”易百名聲,馮易進也是毫不留情面。“話說回來,自由和進步并非是公共廁所,可以允許所有內急、外急和全身都急的人隨便進出。你不能左臉貼著自由、右臉寫著進步就凌晨三點爬到鄰居家陽臺跳鋼管舞,也不能高舉伏爾泰同志的格言趕到某人家里國罵。前一種肯定被鄰居推下陽臺,后一種肯定被110同志帶走。”
就是這樣“高調大膽”的言論也引來網友和業界同仁諸多圍觀。短短幾年,馮易進接受過包括電視臺、網絡、雜志等諸多采訪,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被他“罵”到的前輩心里自然不好受,但也有不少業界同行對他表示理解。DE室內設計的孫克仁就在《我看馮易進》的一篇博客文中表示,誰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學會自我宣傳也不是壞事,畢竟設計這個職業必須是商業的。
有趣的是就是這樣的“馮“言“雷“語也原創了不少頗讓人回味的經典語錄。“做一流的品牌、二流的設計、三流的價格,是未來裝修公司的趨勢”。如今的馮易進還有了自己的“馮易進官方后援團”,他的粉絲自稱是“易拉罐”,截至筆者發稿,粉絲量達11396位。[page]
白手起家
相比做老板更想做企業家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馮易進現象之所以廣受關注,跟他的個人經歷也有著很大的關系。2005年,這位80后的年輕創業者憑借著“初生牛犢被不怕虎”的氣勢以及溫州人做生意慣有的霸氣,拿著三千塊錢白手起家,在臥室里成立了易百工作室。很難想象在短短五年間,他的公司的規模從原來的“個人”工作室發展成為擁有全國13省40個城市,50個分公司,加盟商近60家的大公司。“一年后買車、二年后買房、三年后形成易百帝國”,他實現了很多年輕人十年甚至是一輩子都無法實現的夢想,這讓他一度成為80后創業成功的典型。
或許但凡成功的創業者骨子里都有一種瘋狂,一種篤定,和一份堅持。馮易進說:“在學校的時候,我就想好了我以后要怎樣,包括我開公司的時候。”當時還是學生的他決定提早一年離校,進入到社會大學歷練。談到這一段經歷,馮易進的眼里依然透著一份堅持,雖然他并不鼓勵所有的年輕人像他一樣輟學,畢竟“每個人的成功都無法復制”,但或許也正是這份魄力和決心,讓他開始事業的起步。
每一個成功的背后并不只有大膽的設想,更要有一顆勇敢追逐夢想的心和絕對的執行力。從大學校門里面剛走出來的馮易進也住過10平方米空空蕩蕩的出租屋,但是這個屋子并沒有讓他停留太久,半年后他又背上行囊來到了上海,抱著對工作一貫的認真和對設計的執著,他很快上任上海一家廣告公司的設計總監職務,并且直接接手國內外品牌形象的打造。從平面設計到品牌設計,這些經歷不僅讓他明確了自己的方向,也為他之后建立“易百”奠定了基礎。
如今的他,相比做老板,更希望成為一個企業家。他在博客上提到:“兩者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做老板很容易,明天就可以開公司,但是企業家不只關注眼前小利,更有著豐富的戰略和綜合素養,以及社會責任感和感恩心。”和每個有野心的創業者一樣,馮易進希望有一天他也能打造企業百年輝煌。
上市之夢
實施加盟政策穩步求發展
就像是一個廣告中的臺詞,兩個年輕人還在裝修新辦公室,一位問同伴,你覺得公司將來要怎樣?同伴堅定的說了兩個字“上市”。上市或許是很多年輕企業家的夢想,馮易進也不例外,“我想把易百這個牌子當作長遠的目標去做,這也是我和我的團隊共同的信念。”
或許作為一個設計師,馮易進不如大師梁志天hold的住設計界,但是在對家裝公司的管理上他的確有自己的一套。受美特斯•邦威等企業管理模式的啟發,馮易進率先在家裝行業實行加盟政策,這讓他在最短的時間內樹立起了“易百”的品牌形象,并且讓集團實現了大規模的擴張。現在的他,除了設計之外,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分公司的建設上面,并且等到時機成熟,試圖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形勢進駐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
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在家裝行業尤其如此,開公司的門檻很低,甚至一個人就可以當老板。但是要做企業,尤其是要做百年企業,不僅僅要有的是野心,還需要的是高瞻遠矚的眼光。馮易進把現階段分公司的建設以及守業稱為二次創業。一次創業,顧名思義他成功了。而未來他還試圖把集團打向一線市場,他稱之為三次創業。但相比初出社會時的年少氣盛,現在的馮易進每一步都走的更為謹慎和穩妥,會綜合整個裝修市場的大環境,以及團隊建設進行多方考慮和衡量。唯一不變的是,你依然能感受到他言辭中所表現的運籌帷幄,和眼神中所透露的信心。
設計“潮”人
“我不是大師只是商業設計師”
除了易百集團的CEO,馮易進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身份就是設計師。他被媒體稱為設計“潮”人,無論從個人形象、還是他犀利的點評,或是設計作品都充滿一種時尚感。這種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沒有風格的風格,頗受時下年輕白領的歡迎。但是馮易進從不認為自己是設計大師,也不想當什么大師,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為商業設計師,這讓他看起來更實際一些。
對于商業設計師,馮易進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他認為,并不是商業的就是不好的。和很多設計師一樣他呼吁設計費的提高,因為免費設計除了擾亂裝修市場的價格體系外,并不能帶來真正好的設計。他甚至表示:“不商業不道德”。
如今的他,會根據自己接的單子做一些調整,一部分以盈利為主,一部分在業主的充分支持下,也會在盈利甚微的情況下用心去做。對待設計,他同樣會想的很遠,會想象十年后的房子是怎么樣的?也努力有一天能夠像比爾蓋茲發明電腦或者喬布斯創造iphone一樣,去不斷實現設計上的創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