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張德芬的書,主要是教你怎樣找回“自己”,不被“小我”的信息影響。
每天堅持看半個鐘,像定時吃藥一樣。(用吃藥來形容有點不確切,主要是一時找不到什么更好的詞,將就一下了哈!)
之前的我總是埋頭苦干,4點起來11點睡覺還算正常的,徹夜趕圖一周也要來過三天以上。作品總有遺憾。這樣的狀態讓我在與家人相處時總覺得虧欠,與客戶相處時總覺得愧疚,最關鍵的是靈感受限,好像做人都出了問題。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自我關照,我最近一個月的狀態好了很多。時間安排還是像以前一樣,只是我的視覺變了。本來原定的項目會時間,我開始主動去協調了,不會像以前一樣死命的用時間來卡自己,這樣時間上的壓力減小了,作品也就更好了。
有一句我受益很深的話跟大家分享一下:“親愛的,門外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讓我感受到我所有的煩惱、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在這樣的狀態下,被關在門外的就只有我自己了。
也許每一個人都不想把自己關在門外,那要怎樣才能打開這扇我們都沒有察覺的門,走到我們想進入的空間呢?
作者:蘭敏華,深圳市本果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