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那么多人擠破腦袋來做品牌呢?無非不過就是大家都認識到品牌是:讓商品增值的無形資產。
在這個概念下“商品”是基礎,對于設計師來講“作品”就是基礎。沒有好的作品,就不會有好的品牌效應。換句話講,如果作品沒有核心競爭優勢,通過品牌運作這個擴音器消費者聽到的就是你的劣勢,發出的聲音越多越大,你的市場就越小。我講的這個原理大家都明白,為什么還講?因為我覺得自己的作品還不夠好,還在練內功,所以品牌運作層面的事情我只是在探索、記錄、學習、試探中。
我與朋友們探討最多的是“品牌定位”。因為我奉行“手電筒原理”,覺得品牌定位一旦偏了,整個事情很難做好。我堅信品牌運作的基石是定位,運作只是手法和技巧層面的事情。
上世紀的前半頁是生產導向和推銷導向的時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消損,物質極度貧乏,品牌的定位在于“實惠”。僅僅半個多世紀,品牌的定位越來越多元化。
我才疏學淺,總結了以下幾點:
1.對自身資源進行分析;
2.確定相應的價值取向;
3.清晰數據信息及傳播。就我看來,有明確的價值取向是最為重要的。
每個企業、每個設計師都存在個體差異化,這樣百家爭鳴的品牌局面就形成了,再通過不同的信息和傳播途徑,品牌效應開始出現,價值取向對路的作品自然冒出頭來,品牌誕生。
所以,品牌是做出來的,是你的作品、你的價值觀、你的品牌運作做出來的,三樣一樣都不能少,次序也沒法互換。
現如今,我看好多設計師的作品都很不錯,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在辛苦耕耘的同時也建立了自己的價值體系。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堅信我們的行業品牌一定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
作者:蘭敏華,深圳市本果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