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很小的時候,應是七八歲之時,翻看父親訂閱的《美術》雜志。大概是七九年至八一、八二年,身處農村,停電之時便不停地翻看。記憶深刻的是,當時一個畫重彩的叫做“李少文”的畫家所寫的一篇雜文。大概意思是:“敦煌壁畫”之所以如此有魅力,除去昔年畫師的深厚功底和技法,其實最精彩的應是多年留下的那一片片斑駁。震撼人心的大師,其實是歲月。細細品味,的確如此。
反觀之,一個設計師的魅力,真正賦予其“獨特氣質”的,除去應有的基本功和實戰經驗,那就是歲月帶給你的各種修為。
歲月,讓我們沉積了文化底蘊;
歲月,讓我們扎實了實戰經驗;
歲月,讓我們經歷很多挫折之后,回歸心靈的平靜與純凈;
歲月,讓我們的思想宛若嬰兒。
所以,“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源于歲月。“大師”們,感謝歲月吧!是“她”讓你如此多嬌;年輕的,讓我們一起等待歲月吧!靜下心來,去等。它雖然流逝了你的很多年華,但它同時也會回報你很多魅力。因為這個世界是平的,我們的地球是圓的,同時能量更是守恒的。
慢一點,等待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