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一個地道的中國人能設計好所謂的“歐式”之西式風格。為了生存無可厚非,人之本能。抑或稱之為一種“職業”,也無可厚非。那么吾現在所言,是“設計”。
把一件好的作品去推敲,應是站在設計師本體之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和社會思潮之下去考究。所以,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注意:前提是“地道的”,俗語講:土生土長。“歐式”,前提是“歐式”。那么我請問號稱擅長“中國以外”的所有風格的設計者,你的宗教文化背景是什么?你的地域文化背景是什么?你的受教育經歷是什么?你的一日三餐吃的是什么?就算出國留學回來又怎樣?你很了解嗎!
為什么吾之開篇所言,如果作為一種“職業”,我認為是值得尊敬的。因為說到“職業”,這里面,有生存的含義在里面。沒有人生下來,愿意去做清潔工。盡管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人之平常,因為為了生存誰不尊敬呢?反言之,把你的職業拿到學術論壇上來講,或當成作品來講,吾之認為,尚欠推敲。我亦經常會碰到很多如是的項目,但為了生存,我們可以做,只是你的團隊又多了一個生意而已,不能稱其為作品。同時對甲方,均以“我可以做,但我不主張做”之辭令以說之,從而改變甲方貪洋求奢之本意。
吾只能做出中國土壤長出的現代樣式的“學術作品”。因為吾從小之文化孕育是中國,吾之社會接觸也均為我黨之政策,吾周圍所立是中國牌坊,吃的是大豆、高粱。
所以,“歐式的”,吾可以做,糊口而已。但抱歉,不是吾之作品。吾之認為,此時此刻開始,西風不能東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