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變化,企業要適時調整練好內功
【向宏】面對變化的市場,我們設計師公司要如何來練好內功,提供更好的服務?周工比較有發言權,您來談談?
【周建豪】說到這個問題,又得回到市場大環境,企業的客戶群體不同,受整個大環境的影響程度也不同;如果客戶群體多數是高端群體,這個團體的消費沒有多大的變動,那么針對這批群體的設計公司,就不會有多大的影響,只是影響一些投資空間;如果針對的是中低端的群體,那么這個群體剛性需求比較多,那么受大環境的影響也不是很明顯,但是如果是定位為貿易型的,現在是會影響比較大。設計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企業發展的方向。
本期《壹空間·創意三人行》現場
【向宏】我們公司把整個業務分為60%為家裝,40%為商業,今年的整體情況還不錯,很多業主從最開始的打算和我們簽設計協議,到后面將施工部分也交由我們來完成,這個也就是我們前面談到的“全包”模式,我覺得設計師要對業主做好引導作用,讓業主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當然我們行業中很多設計公司心態也比較樂觀,可以根據整個大環境來適時地調整自己的發展策略和模式。
【周建豪】我們做設計肯定都是和整個市場大環境是緊密相關的。我們在服務模式上有個很大的不同點,之前我們都是以自己的設計為中心,將我們的設計師理念“強加”地讓客戶接受,但是現在反過來了,以客戶為中心,在一個項目中,我們會先了解客戶,然后再為客戶做定制的服務,現在是先將服務亮出來,讓客戶來選擇和決定;還有一點,我們現在的服務更加的深入,就比如我們前面談到的,對于涉及圖紙來說,我們之前是給客戶提供平面圖、手繪設計圖,但是現在還給客戶加上草圖、將圖紙加上一些概念,讓客戶在消費之前就能更明白設計。
【向宏】這樣做會不會增加成本,不管是時間和精力,整個人力成本應該有很大的增加吧。
【周建豪】不會,其實這也是我們商議模式變動的一種表現,這種模式,只是對我們的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五平】這樣出來的效果,客戶更能接受。
【向宏】確實可以起到效果,特別是對家裝客戶,我們主要是接觸家裝,覺得還是蠻有說服力的,但是一般第一次不會給客戶看,開始還是以以前的模式,和客戶聊天,了解客戶的想法。
【王五平】是的,第一次見面主要是挖掘客戶的想法,這樣作圖、設計也能做得更到位一點。
【向宏】對,不挖掘客戶內心想要的而盲目地去做一個方案,這樣很有可能設計出來的東西不是客戶想要的,就浪費了時間和精力了。
【王五平】用營銷理念來理解,就是迎思而銷,先跟客戶談戀愛,知道他愛好需求然后再跟他結婚。
【向宏】現在和客戶洽談的狀態也發生了轉變,以前我覺得像我們設計師去和客戶談蠻吃力的,現在沒有那種感覺了,這種轉變很好,也就是我們設計師用專業的知識和客戶談設計、談生活,這樣的腳步才能走得更穩當,更踏實,那么客戶對你的認知度就更高,而且現在客戶的認識、視野也更高寬廣,那么也能更能和設計師達成共鳴。
【王五平】現在的客戶更加地理性,也能專業地去理解設計師所引導的。
【周建豪】其實之前整個行業也出現了純粹做營銷的現象,不過現在情況轉好了很多了。
【向宏】對,純粹做營銷,前面談很好,但是服務很難跟不上。如果大家都能調整好思路,用心地去談項目,用心地去做項目,那么整個行業必定能夠很好地發展。
【王五平】確實是這樣,我們做設計不能用純商業運作的模式來運作,后期做得不好,整個鏈條就斷了。
【向宏】實實在在地做設計,不能做到一半發現自己做不下去了。
【周建豪】不過設計機構里面需要這些角色的人,能夠和整個團隊很好地配合,在行業里面,這批人也可以定位為經紀人。
【王五平】也就是商務談判,現在很多設計公司都有這一部分,就比如地產公司,除了需要設計公司為他們做設計,也需要品牌策劃公司做一些策劃活動,對樓盤的定位、項目的分析、客戶群體的定位等等都要做準確的分析,如果這種分工合作能夠很好地配合,那么對項目只有益處。
【向宏】這就需要把好關。
【周建豪】實際上我們公司現在就有這樣團隊,我們稱為營銷督導,這個督導是直接橋梁,他是把業務和設計師之間進行一個聯合,業務員對專業上的東西可能就需要督導的幫助,而設計師的個性設計、設計理念和風格也可以由督導傳達到客戶那,這樣督導在中間很好地將這些東西連接起來,整能讓客戶了解到更專業的設計,而設計師也可以將更多的時間花在自己的設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