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做這個項目輕松嗎?
林錦熙:不能說輕松,但知道大方向怎么走。每個同類的項目都是有難度的,從我后續接手的項目來看,似乎都沒有北京電視中心多功能演播廳難度大,也許后者是我所遇到的第一個項目吧,那時候我只是個學徒。這個項目需要一些思考,從設計開始到施工結束。
概念是王宏老師提出的,整體我來負責。接下來是成都滑雪城劇院,又不一樣,有好幾層,屬于盈利性劇場,吃飯、喝茶、看表演,和前面的劇場性質不一樣。這個項目是一個朋友介紹的,我們畫了兩個草圖給甲方,他們看了以后說沒問題了,馬上就簽了合同。
劇場面積不是很大,不是綜合性的劇場。因為類似于娛樂場所的劇場,所以我們著重從聲學角度施工。項目完成后,甲方覺得做得不錯,因此就把兒童劇場也給了我們。
我們賦予兒童劇場一個主題,像螞蟻王國之類的。以表演為主,我們做了一個夸張的造型和矛盾的空間,設計出一些錯覺的東西,天地頂一體相互穿插,地面像天花板,天花板像地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此類項目已經非常熟悉了,即使工期很短,做出來質量還是非常高的。
做專項有專項的優勢,劇場設計感沒有那么強,它屬于文化類,倒是有地域性。瑣碎的東西要協調一致,兼顧各方面的東西,了解它們,駕馭它們,給它們最合適的位置,讓它們發揮最大的效用。
營口文化中心劇場是甲方慕名找過來委托我們做的,在海邊地帶,一個圖書館、一個劇院,是綜合體。我們的出發點是,圖書館是靜態的東西,是思考的地方,劇院是用來表演的,是熱鬧的地方,屬于動態的建筑,從設計角度講,一靜一動相得益彰。
圖書館的建筑方案非常寧靜,建筑空間感好,對此我們沒運用太多的裝飾;大劇院以動態的形式表現,夸張一點,我們考慮到海生物的特性,做了一些夸張的設計,包括材料、空間融合等。
室內設計起的作用就是要整體把控,各專業的東西最后都落在室內設計的內部,所以劇院類的室內設計就是要協調好各專業的東西,第一要滿足建筑平臺最直觀的感覺,第二滿足聲學要求,第三滿足配套燈光的硬性標準需求。
劇院類項目需要十七八個專業的相互配合,這里面沒有主次之分,少了任何一個都不行。
林錦熙
高級室內建筑師
1998年,畢業于福建閩江大學工藝美術學院。
2002年,進修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藝專業。
2004年開始從事觀演空間設計,作品多次入選中國室內設計年鑒。
主要代表作品:
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鄂爾多斯會展中心劇場,遼寧電視中心劇場,成都華僑城大劇院,成都天府華僑城凱撒宮劇場,成都天府華僑城兒童劇場,遼寧營口文化中心劇場,河北三河文化廣場。
(本文轉自《中華建筑報》)
鏈接:http://news.idoican.com.cn/zhjzb/html/2011-06/14/content_2337179.htm?di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