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1
記者:各個專業之間是有矛盾的,所以必須解決這些矛盾,達成協調。
林錦熙:這個是做劇院類項目中難度最大的。沒接觸過的人和接觸過的人做這個方案,區別很大。不像做會議室,可能每個設計師都會做,但是劇場不一樣,必須是接觸過的設計師才能做到。
剛才說到協調,我們做這個行業要配合很多單位。室內設計專業不是說做完室內就完成項目了,還要配合燈光工藝、演員跑場、道具的需要,布局時各個方面都要兼顧到。比如說國家大劇院舞臺上一個小小的門把手,如果轉動位置不對的話,道具門就出不來了。這類項目考慮的東西相對來說比別類的項目,如酒店、辦公樓、會所,考慮的東西要多,也是要通過豐富的經驗來完成的。
這個項目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開頭,從我個人來說,在這個項目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它是國家重點項目,匯聚了很好的設計院、國內外高端的專家,很多人才在這里,每天耳濡目染。
圖書館2
記者:從這個項目中,你得到了什么?
林錦熙:我覺得,做設計堅持最重要,到目前為止做每一個項目都有這種感覺。
時隔一年,林錦熙還沒有從北京電視中心多功能演播廳的“摧殘”中走出來,就相繼遇到了同類的好幾個項目。這些項目使他有駕輕就熟之感,這次他真的要感謝第一個同類項目和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以及諸多專業對他曾經的“折磨”,因為所有這些項目都有或者都沒有的困難,他都經歷過了。
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成都華僑城大劇院、成都天府華僑城凱撒宮劇場、成都天府華僑城兒童劇場、遼寧營口文化中心劇場、河北三河文化廣場,時間從2005年到今天。
記者:從北京電視中心多功能演播廳學到的東西在烏蘭恰特大劇院用上了嗎?
林錦熙:說實話,我對北京電視中心多功能演播廳的完成確實有些成就感,盡管我只是負責深化設計和各專業協調。但是無論從技術性與藝術性角度,它都打破了幾十年國內劇場設計單一貧乏的形式框架。它在聲學概念上,突破了傳統理論中片面強調吊頂反射的束縛,突出側墻反射的重要性。其次,通過改變空間體積滿足了電聲與建聲對混響時間及聲音清晰度、豐滿度的不同要求。這項目做完了,如果沒有同類的項目接下去的話,也許獲得的經驗會就此荒廢。正好烏蘭恰特大劇院來了,它是為內蒙古成立60年大慶而做的。這個大劇院,是向人民開放的,是個綜合性的設計。
室內設計時間很短,只有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