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自從有了文字,就便有了文字記載的文化,從此也就踏上了人類文明之路。中國文化有五千年漫長的發展歷程,華夏民族文化有其博大精深的內容,有其光輝的傳統。
英國的阿克賴特自1796年在諾丁漢創辦了全球第一家注冊企業以來,企業隨同經濟的發展也就有了文化記載的發展。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學者在研究日本企業發展的基礎上,第一次提出了“企業文化”,從此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的精神支柱。
企業經歷了作坊式發展,家族管理式發展,股份制式發展,工業化式發展,逐步走向企業國際化,企業文化建設在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今天的文化就成了明天的經濟。一流企業文化,才能產生一流企業。文化強國是所有國家共同的發展方向,盡管不同的國家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確保企業持續快速發展,文化強企,這是市場經濟的需要,是企業發展必由之路。
深裝集團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高度重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深裝集團二十六年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有著自己的實踐,自己的特色,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受到了行業的認同,得到了中裝協的鼓勵,逐漸成為深裝集團全體員工的共同價值觀與行為準則,極大地推動、提升了企業的發展。
我們的實踐,概括起來,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層面上,有八字做法:堅信、堅持、普及、深入。
堅信:就是堅信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然使企業科學、持續發展。立足于這個堅信,就有了動力。有堅信,還要堅持,要持之以恒,決不是權宜之計,決不是一時之舉措。企業決策與貫徹,貴在科學發展,貴在持之以恒,貴在穩健而持續不斷,尤其是企業文化建設。企業家文化對企業文化建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堅持抓企業文化建設,把企業文化作為一項戰略工作來對待。企業文化建設要從大方向把握,從細節做起,一點一滴,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價值取向,流水不斷,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從過程說,企業文化建設緩慢、漸進,如春風化雨,潤物而無聲。從結果說,企業文化建設效益突出。企業文化不是企業經濟效益的附屬物,而是企業的精神支柱,與經濟效益同等重要。企業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形態。
堅持:還要牢牢守住企業文化這塊陣地,在任何情況下不放松。企業在,企業文化陣地在。企業文化不是游離于企業發展之外,而是存在于企業發展之中,是一個具有戰略價值的陣地!
普及:就是要使企業文化深入全體員工之心,成為每一個員工自覺的行為準則。人人關心企業文化建設,個個參與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員工共同的財富。
深入:就是企業文化建設內容要不斷創新,不是停滯不前,而是與世俱進,與時俱進,與企業的發展俱進,從而有新思想、新面貌。當然,不敢說深裝集團做得很好,但我們在向這個方向不斷努力。
從企業發展層面上說,我們的體會是: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每一階段相結合,互相促進;與每一項企業決策相配合,互相推動。
深裝集團的發展過程至今經歷了“開拓經營”、“穩健經營”、“創新經營”的三個階段。企業成立之初市場開拓發展,集團成立后穩健發展,國企改制后股份制發展,走工業化之路創新發展。與之相結合,每一階段,企業文化建設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關鍵。開拓發展階段,關鍵在“一企兩制”、“四個取勝,四個強化”、“四個負責,四個到位”等;穩健發展階段,關鍵在“三變工作方針”,建立健全集團發展規劃、制度管理;國企改制,關鍵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確保員工的基本利益不受損害,員工三年不下崗,經營觀念要轉變。創新發展階段,關鍵在走工業化之路,創辦一個成熟的企業,全方位承擔一個成熟企業的社會責任。在實踐上創新,在理論上提升,不斷前進,不斷完善,持續快速發展。在重大決策方面,都有其相應的企業文化內容相配合。
“堅信堅持,普及深入,結合與配合”,簡而言之,這就是我們的經驗。
不是說,這些經驗就很好,但它確是從我們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中得來的,是我們的一點心得與體會。
二十六年,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來,逐漸形成了深裝集團企業文化的特色。這些特色,主要有以下五點:
1、以軍旅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
解放軍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重視軍旅文化建設。深裝集團是二萬工程兵集體轉業建設深圳而創立的,它的根基是軍旅文化,它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都是集體轉業的軍隊干部。他們把部隊重視思想工作的優良傳統帶到了企業,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市場經濟和企業實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四個到位、四個強化、四個負責、四個取勝”,“把紅旗插到山頂上”等企業文化建設,明顯地繼承并體現了部隊思想作風和打硬仗的精神。
2、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徽商文化之精華,以言必信,行必果,誠信為企業立足之本。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言必信,行必果”,徽商文化特別重視誠信經營,確立商文化道德準則;特別重視以商創立財富,以財富回報社會;特別重視共贏與和諧發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深裝集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誠信為根本,以回報社會、和諧發展為目標,確立我們的行為準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把“責任”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逐漸形成了具有深裝集團特色的“責任文化”,使之成為了深裝企業文化的主線。
責任是一個人成敗,一個企業成敗之關鍵。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有一份嚴肅的責任,無論是董事長還是普通員工,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不負責任是不受歡迎的。責任貢獻大的,有獎;不負責任者,受罰。責任面前,人人平等。深裝集團的名言警句是:“責任大于權力,奉獻多于索取。”
落實責任的關鍵是“崗位責任制”,實施“三級責任考核”:董事會考核經營班子,經營班子考核職能部門,職能部門考核員工。考核以實際業績證明自己,考核與經濟效益掛鉤。
4、以區別型人本文化為企業文化之魂。
企業有許許多多的員工,不同的員工都存有不同的心態。以人文為本,區別對待,調動每一個員工的積極性,也是管理者的責任。文化、技術素質偏低的員工,要區別對待,要使他們的工作有穩定性,確立他們安全感。有一定專業技術的員工,要區別對待,要使他們人盡其用,有發揮空間,注重他們的優越感。知識型、科技人才,要區別對待,要尊重他們的知識,要使他們有歸宿感。企業高管人員,屬于綜合型管理團隊,他們是資源整合、企業發展與管理、爭創效益等方面的體現者,要區別對待,要使他們樹立成就感。對待不同的員工,要立足于以人為本,區別對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深裝集團,不僅要求員工把工作做了,力爭把工作做好逐漸形成了一種凝聚向上、和諧進取的工作環境。
5、以創新精神為不竭的動力,逐漸形成深裝集團的“創新文化”,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永恒動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企業發展不竭的動力。人無我有,人有我新,與世俱進,與時俱進,與市場俱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企業文化創新,關鍵在一個“創”字,一個“新”字。深圳特區的成功,就在“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流水不腐,永存活力,在于流動,在于有新內容。不滿足現狀,永遠向前,創新是生產力,深裝集團才能走到今天,走向明天。
企業文化建設,永無止境。以上經驗與特色,是我們的一些總結,一點認識。
十七大六中全會,吹響了建設文化強國的進軍號。深裝集團決心“文化強企”,把企業文化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企業快速持續發展,迎接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