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蘇州以后我發現,其實只有通過比較你才能真正發現一個東西美不美,這點很重要。如果老是在一個地方待,你只覺得這個東西好;走出去了,你才會發現這東西具體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覺得還是要多有意識地去見識,鑒別。就像古玩鑒賞專家必須大量地看,通過多看提高鑒賞力、審美能力。我現在在蘇州待久了,只要一回新疆,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都會開車去沙漠里轉一圈。到了沙漠里,手機就沒信號了。可以看到野生小羚羊,在跑在追逐,蠻有勁的。新疆有一種廣闊的感覺,這種感覺會陶冶一個人。
【記者】:你后來還去奧地利讀了建筑設計碩士,能談談那段留學給你帶來的感觸嗎?
【萬浮塵】:這個經歷讓我感觸蠻深的就是我們的一個文化差異與設計理念的不同。這個差異非常大。第一個是設計師本身的責任感,他們的文化導致他們的責任感要比我們的強很多。從小養成的對社會、家庭和所從事的專業的責任感比我們強。第二個是他們無論年輕還是年紀大的設計師,動手能力都特別強。第三點,他們對學術性的尊重,是我們無法比擬的。他們對學術以及藝術的研究程度和我們國內的教學體驗相比完全不同。第四點是他們的職業操守和我們不一樣。業主會找他喜歡的設計師,并且很尊重設計師。設計師也會很尊重對方,這是建筑在平等層面上的一個關系。那我們國內的設計師差距就很大。因為國內的設計師很多都覺得做設計很苦逼。
【記者】:那從國外回來會有不適應感嗎?
【萬浮塵】:非常不適應。回國后我在一個大的裝飾公司工作。我自己承擔費用出國學習,公司還要有限制,認為你出國太多了。國內企業不希望設計師有過多的自由,他是需要有一定限定的。還有一點讓我不適應的就是,在我試圖把國外一些先進的理念帶到國內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不過這些挫折也歷練了我。中國文化就是這樣,你要適應這個文化,而且還要體會這個文化,還要讓這個文化更發揚光大,這是設計師的一個責任感。
【記者】:能不能具體談談設計師的責任感是什么?
【萬浮塵】:首先,設計師的責任感是要用正能量去感染周圍的人,包括我們的業主、朋友、我們周圍所有的人,讓他們開心一點,快樂一點。讓他們快樂地工作才是一個正能量的東西。
另外,責任感不是說你要堅持、固執,我們很多人把堅持認為是固執,實際并不是。你的堅持是要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的。所以現在很多人認為我的設計好,就要強加給對方,其實不是的,你要讓對方認為很滿意。總之,設計師的責任不光是我給業主設計完一個空間而已,他其實還有很多內在的東西就要設計師來體驗,他具有很高的深度,很廣的寬度。
另外我覺得設計師有責任去保護鄉村的一些老建筑。我這幾年也去過一些鄉村,發現鄉村建設還是很大程度上受政治體制約束。現在世界各地,無論發達還是不發達的國家,都很重視對鄉村的規劃。鄉村規劃首先是人文的一個規劃,要考慮到健康理念和對文化的傳承。那我們中國現在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教育。我們可能只盲目地追求現代化,卻忽略了本源的傳統。這里面主要是長官意識和領導的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設計師去推動,思考怎么來解決鄉村文化。但是鄉村文化也不能全靠設計師來保護,只有老百姓的教育都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家知道什么叫文化了,才能真正保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