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人會認為,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僅僅是講述了一個動聽的故事;也無人認為,一部偉大的樂曲只是發(fā)出其悅耳的聲響… 那么,面對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在此特指建筑、室內(nèi)),難道僅是提供了它的使用功能嗎?!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
設計的價值是分層次的,有遠近高低之別,分別為唯利層、唯物層、非物層,而設計的使用功能只是作為每個具體設計誕生時的一個“理由借口”罷了,其真正的價值是設計師精神意志的完美顯現(xiàn),通過其功能、通過其形式(審美)。
恰好是這種精神意志的集體呈現(xiàn),最終構成了一個大時代最深層的文化基因,其間那些具有“善意”和“圣性”的意志,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群!
西班牙某教堂,光明的神圣,靜謐的詩意。
希臘圣托里尼島,一處人間仙境,充滿童話般的詩意。
恰如偉大的英國學者貢布里希所認為的,一個人可以拒絕任何形式的讀書學習,但卻無法拒絕來自其生存環(huán)境(建筑、室內(nèi)、街道……)所帶給你的影響教育!
而設計師的精神境界同樣也是多層次的,以人性為起點,兩端分別是圣性與魔性,共分為八大層次(詳見《審美與道德》)。這種設計者的內(nèi)心精神意志,通過其作品被傳輸出去,其社會價值與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設計師,同樣是另一種形式的靈魂工程師,這便是設計師的長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