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項目經理、北京麗貝亞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簡稱麗貝亞)副總經理張麗軍是個“風雨”中人,因為在他的記憶中,有深刻印象的工程全與“風雨”有關。久經風雨的他有著堅定的信念:不懼風雨,不惦記彩虹。
雄心壯志 崛起在長城腳下
身為北京延慶人的張麗軍,自小生長在長城腳下。1985年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原北京建材局(現金隅集團)下屬的一個工廠上班。那時,他是工廠的重點培養對象,被培訓老師稱作工人里的“副教授”。但有抱負的“副教授”張麗軍享受不了這份安逸。工廠里論資排輩、缺乏創新精神的氛圍讓這位年輕人難耐“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輕”。在全國經商浪潮的影響下,1995年,張麗軍索性從國企“裸退”,轉戰商海。
在鏖戰商海兩個年頭后的一天,張麗軍偶然遇到了時任麗貝亞總經理的高建林。滿身才氣的張麗軍被高建林一眼相中,從此開始了“千里馬”的奔程。他一進麗貝亞就受邀擔任項目經理。剛進麗貝亞的第一年,張麗軍就順利承擔了自己的第一項工程,負責裝飾裝修北京八達嶺溫泉度假村。該工程不僅是麗貝亞早期做的一個較大的綜合性項目,而且在當時的北京延慶也算是最高檔的項目。直到今天,北京電視臺播放西北區的天氣預報時,畫面上還會出現北京八達嶺溫泉度假村的靚影。這項工程對張麗軍意義非凡,成為他的“風光之作”。
不經歷風雨 怎么見彩虹
道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張麗軍的工程建設事業也同樣充滿了曲折。
2005年3月,張麗軍受公司重托,率隊挺進大西南,承建重慶國際會展中心的裝修工程。這既是麗貝亞進入西南的首個項目,也是其成立以來承建的單體面積最大(面積為76000多平方米)和總造價最高(最終結算造價達6600多萬元)的項目。
剛到工地時,項目主體建筑還沒封頂,他們不得不開始沐風浴雨的作業。剛適應了新工地的環境,他們又接到通知,9月份亞太地區市長峰會要在這里舉行,上級要求每家分包單位加快施工進度。麗貝亞的團隊被樹為青年突擊隊。為了加緊施工,張麗軍一天在工地上不知要走多少遍,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盡管如此,總包方高管的加急令還是一個接一個地來。
而就在此時,張麗軍的母親突患帕金森癥,亟須入院治療。為了趕工期,他從沒有向任何人提起,更沒離開過工地一步。當工程最終完工,峰會順利舉行,大家在為這位項目經理杰出的工作喝彩時,卻沒人知道在張麗軍奪眶而出的淚水里深埋著對母親的愧疚。
在百忙中 “偷”學專業知識
2008年4月,張麗軍再一次經歷了巨大的考驗。麗貝亞承建的唐山渤海國際大酒店(原為唐海國際專家公寓)工程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規模大,工期短,而且當年9月份唐山陶瓷博覽會將在這里舉行。麗貝亞再次被當做青年突擊隊,在幾家分包公司中擔任起龍頭老大。
是年4月底,張麗軍率麗貝亞采購部、經管部兩個部門,進駐現場。但映入他們眼簾的不是現代都市,而是蚊蟲滋生的沼澤地。第一天,張麗軍的團隊就被蚊子攻擊得體無完膚。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們過著“晴天刮一身土,雨天澆一身泥”的生活。為了確保工程順利完成,張麗軍將麗貝亞整個工管系統近一半的人員調赴現場,自己更是寸步不離。但是就在最忙碌的日子里,張麗軍也時刻不忘充實自己。
總包方的高管是一個文縐縐的人,他從來不與張麗軍談施工進度,最多就是談談設計變更或其他的話題,但他竟能夠把各方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如風行水上般自然。這讓張麗軍耳目一新,他默默地學習運用起這種“無為無不為”的管理方式,帶領著自己的團隊不斷進步。
2008年底,當張麗軍對這個項目進行點評時,淚光閃閃地說:“唐海是戰場,也是熔爐,是兩萬五千里長征。”也正是他管理的這個麗貝亞首個EPC(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項目,讓張麗軍升華到一個全新的自我,并帶領公司上了一個新臺階。
不為彩虹 只求活出百味人生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久經考驗、有著豐富管理經驗的張麗軍,如今在公司有了個美麗的外號,麗貝亞人親切地稱他“麗總”。在外人面前,他還有更響亮的頭銜——全國優秀項目經理。但是這些名譽對張麗軍來說不過是“橡皮圖章”,久經風雨的人,最終為的不是那一抹彩虹。
在張麗軍的思想里,把人做好,把事做好,才是硬道理。他從不懼任何風雨,但也從不惦記著風雨之后會不會出現彩虹。他只是覺得將來退休后,與朋友們聚談時,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故事可講,有更多的往事可以回味。帶著自己的建筑事業理想,今年1月,張麗軍又挑起了重擔,成為麗貝亞新成立的住宅事業部負責人,吹響了進軍住宅精裝修市場的號角。又一個風雨故事揭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