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智銘,湖北黃石人,1996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員、深圳市室內設計師協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注冊室內建筑師、劉智銘建筑裝飾設計機構設計總監。
他,從沿海來到宜昌,成為宜昌空間設計的旗手!他,剛過而立之年,已將自己的團隊打造為宜昌最專業的公裝設計團隊!2009年5月,他的兩件作品先后入選《中國最具商業價值設計50強》,全國獲獎者不到50人,宜昌僅此一人,并作為中國內地設計師代表在此次活動高峰論壇上發言。
2009年5月,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舉辦首屆“中國最具商業價值設計50強”評選活動,活動吸引了全國眾多知名設計師參與。讓人意外的是,一名來自湖北宜昌的年輕設計師兩件作品獲獎,此人就是劉智銘,這讓評委對宜昌室內設計水平之高驚嘆不已。
設計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6月3日,記者見到劉智銘時,他正在自己的設計室整理圖紙。作為劉智銘設計團隊的負責人,每件作品他都親力親為。而我們之間的對話也從他的設計開始。
記者:劉老師,首先祝賀您獲得“中國最具商業價值設計50強”大獎,這樣一個大獎,對設計師而言意味著什么?
劉智銘:中裝協組織了這個活動,我就報名參加,送了兩套最新的作品參選,一套是巴東縣長江港口旅游商業地產規劃項目,一套是西餐廳的裝修效果圖,并有幸入選《中國最具商業價值設計50強》公共空間與餐飲娛樂類作品集。這次得獎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
記者:設計師對自己從事的工作都有不同理解,設計,對您而言意味著什么?
劉智銘:主持設計一個新項目,都是一種生活的升華,自己的設計理念能在作品中得以體現,這種成就感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我將設計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珍愛,這是一種生活態度。
記者:室內裝飾分為家裝、公裝等,為什么您選擇了公裝和高端家裝領域?
劉智銘:我大學畢業后就在沿海城市工作,當時接觸更多的是公共空間的設計項目,所以更加側重于公共空間設計及高端家裝設計。大的空間,對設計師而言更能將設計更好的發揮。而大空間的裝修設計,更考驗一名設計師對全局以及細節的統籌把握。
記者:設計師都希望有一個發展的平臺,您為什么放棄沿海城市,決定來宜昌發展呢?
劉智銘:宜昌是旅游城市、水電之都,我看中她的發展潛力,從2003年起,靠著我們過硬的專業設計資本,打開了市場,并逐步成為宜昌室內設計業的龍頭。
藝術與商業價值完美統一
設計,作為裝修的第一步,對很多裝修公司而言,僅僅將設計作為一個裝修牟利的賣點,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客戶在自己的公司簽訂裝修合同。而在劉老師看來,設計師有著讓藝術與商業價值完美統一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一種職業擔當,更是一種職業追求。
記者:很多人覺得,設計師就是裝飾企業請來的畫匠,屬于裝修工程的附屬品。
劉智銘:我不贊同這樣的觀念。一個空間的設計,是整個裝修的靈魂!作為客戶,也應該將設計的整體感受當做自己空間裝修的重點,這也是目前國外和沿海城市的趨勢。
記者:在宜昌設計界,您不僅是個領舞者,更是很多年輕設計師崇拜的對象,這些是不是跟您的風格或者理念有著密切的關系?
劉智銘:設計師靠作品吸引人,靠理念征服客戶。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我的風格,我的設計融合了創造性、實用性和永恒性,我的設計彈性比較大,近些年各類型的設計都做過一些,包括與深圳上海乃至香港的設計公司合作,吸收了不少精華,經常會給業主出乎意料的驚喜,同時能被理解和認可。
記者:可不可以這樣認為,一個好的設計相當于給一個好的商業概念注入更大的活力?
劉智銘:是的,以酒店餐飲業裝修為例,在目前競爭激烈的背景下,一個餐廳的裝修設計品位如何,能夠迅速告知消費者,餐廳的定位、格調。這就是設計中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統一。
高端市場更需一流設計
來宜昌6年,劉智銘團隊更多的是將自己定位在傳播新的設計理念和消費觀念。他和他的團隊更有一種不可割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設計也是一種消費。
記者:宜昌作為內陸城市,在裝修設計理念上與沿海存在差距,怎樣做到讓您的團隊與沿海同步的呢?
劉智銘:對于一個專業的設計師而言,其最大的勞動成果就在于其設計方案。為了保持與沿海城市、國外設計理念的同步,我們團隊成員大多來自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宜昌的消費者同樣能夠享受第一流的設計!面對消費者,我們總是在盡力灌輸一種設計消費的理念,就是客戶為裝修設計花錢。這樣的錢,花的是值得的。
記者:我注意到,您的設計還包括大量高端家裝作品,對于高端家裝您是怎么看的呢?
劉智銘:高端市場也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市場。一個價值數百萬的別墅,需要一個完美的主題設計,一個深入到每個墻角乃至床沿的設計,方才能讓入住者完全感受到空間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