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ile.cbda.cn/uploadfile/2014/0901/20140901025440842.jpg)
姓名:卞少豪
院校:四川美術學院
編號:2
命題: 畢業設計作品
作品名稱:負空間 富空間—— 城市地上地下空間集約化設計
指導老師:譚暉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四川美術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本次設計中擔任團隊負責人,負責概念設計、SU模型制作、效果圖制作、實體模型制作。
![](http://file.cbda.cn/uploadfile/2014/0901/20140901025524600.jpg)
姓名:孫瑞含
院校:四川美術學院
編號:2
命題: 畢業設計作品
作品名稱:負空間 富空間—— 城市地上地下空間集約化設計
指導老師:譚暉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返回大賽作品頁關鍵詞:地下空間 富空間 城市公共空間 集約化
自20世紀起,世界各地的城市開始快速發展,人類的生活重心由農村轉至城市,由于土地資源有限,城市空間資源產生嚴重不足的現象。人類為尋求生活空間,試圖以立體化開發改變原本平面解決城市問題的思維,并因而帶動現代城市開發地下空間的趨勢。
目前城市中的地下空間大多只重于其在地下的空間布局,并將其定位為城市地下的商業擴充空間,導致地下與城市發展之間脫節。
設計以楊家坪地區的地下空間為例,首先從解決人們在地下活動的先決條件入手,即向地下引入天然光線,讓地下通風。其次通過空間的重新布局吸引人們在地下空間駐足停留,讓地下空間能夠擁有城市公共空間的生命力、魅力與活動模式。另一方面結合城市交通,在地下形成一體化換乘系統,解放了地面空間,減少了尾氣污染。最后實現從“負空間”到“富空間”的轉變。
設計的主要特點是將地上與地下相結合,實現城市地上-地下集約化發展。
地上-地下集約化發展對處于繁華商業中心、交通樞紐的區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空間上:可提高城市容量和城市通勤行為的便捷度、幫助城市人車活動分離并適應起伏的地形。緩解由于城市活動量劇增引起的空間資源短缺。生態上:緩解了霧霾,進化了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