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說什么是低價中標
王編輯和茅專家說的,正常理解是一個標段所有投標人的最低價中標。先說明兩個意思:投標預算價不是企業成本價,最多算社會均價!最低價不能嚴格說低于企業成本價。
二、舉個簡單的工程例子
甲局:哥們有的是人員和專業設備,銀行里沒貸款有存款,降17個點小事情!
乙局:哥們貸款有點多,降15個點吧!反正一條線你只能拿一個標。
丙局:1標挨著我一個項目馬上完,人員設備場地直接轉場,降17個點爺也得要1標!
丁局:臥槽,公路的活套路不一樣,不降造都虧。為了進這個省,先降18個點試試水?
包大人公司:降造20%,爺躺著數錢。
金木水火土:一群牲口!公司還得繼續,按照行情16、7個點吧,多投幾個標,沒準能中一個,還有變更索賠!。。。艾瑪滴,今年經營任務有點重!
工二爺公司:降造30%,爺有30%的對策。
甲乙丙丁金木水火土:你大爺的包大人工二爺,你們來攪局的?
包大人:你大爺的工二爺,真不想和你一路人!
甲降17%,降最多且中了1標,不該有異議。
包大人降20%中了2標,管理效率高,管理人員不要想太多你懂得。
火哥降16%意外中了3標,木哥降17%意外中了4標。火哥的項目經理老大干3標保了平,木哥的項目經理小二干4標賠了5個點。
工二爺中了5標,爺進來就是掙錢的!
工二爺在攪局,市場上最多的火哥木哥起了助推作用。
三、這個例子想告訴大家
1、投標價必須低于預算價,否則中不了標。
2、一般是最低價中標,不過最低價不一定就比企業的成本價低。各個單位的機械設備水平、銀行貸款、標段管理人員的水平素質、和業主的關系等多種因素決定了成本價。
3、中標不一定為了賺這個標的錢,也可能為了進市場,賺以后的錢。
4、有惡意的投標人,他們能進來,就能在任何情況下想到賺錢的辦法: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降低各種措施費,逼迫甲方加錢,他們說:這是低價中標的錯!
5、小二會告訴你,唉,工程沒法干,進場就注定賠錢,都是低價中標的錯。項目上分了6個點他會告訴你?謀劃失誤工人進場后歇工鬧事要了100萬會告訴你?
6、9成多的企業沒有自己的企業標準,到底降造多少,是領導評經驗來的。
四、編者認為
1、低價中標不是罪魁禍首,不該擔那么大的罵名。其實最低價中標,對于沒關系的施工方來說,反而不算壞事。如果合理價中標,那就是誰有關系誰的價格合理。
2、最低價中標也確實在擾亂市場。我們多數的企業并不理性,沒有企業標準。為了生存先拿到活的有,沒底限拿活的也有。有純攪局的,市場應該杜絕這類最低價中標的。
助推的,死的最早。
3、同樣在國外高鐵市場,歐美日本人的企業有比較理性的投標報價,不會為了拿到活就低于成本價去做:國外的法律比較規范,而且更為法制。這樣,施工單位一旦進場,那合同就是拿錢交貨的根據。而中國,我們的合同之外,還有人情世故,退一步說:有幾個人去把那厚厚的合同書去念一遍?何況去摳每句話?
中國的隊伍去了國外,同化一兩個人行,一根筋的老外多,于是合同還得是合同,賠了不少錢,學了個乖!老外來了中國,也變成了中國人。
4、進場后社會環境在變,材料設備價格、人工價格都在變,而且其他外部環境諸如征拆、業主資金等都是影響施工方盈虧的因素,中國甲方都很強勢,不會攬責任。也是造成施工單位進場后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5、我們的社會平均水平,人員普遍素質,還不足以讓我們在超低的價格上獲得利潤。不是號主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哪個做預算的,能說清楚一個工人一個工能立幾款模板,綁幾噸鋼筋?你敢說概算貼合企業實際?
老外也不行,他們本來人均成本高,還各種福利假期,在價格上和我們比更沒優勢。
6、那些說錢到位質量沒問題的,純粹放屁。你自己報最低價進場了,那就是覺得這個價能合格的做出這個工程。進場后再說錢不行干不了,已經說明這個企業沒契約精神。這種企業再給多錢也是扯淡。因為錢在質量之上。
五、問題出在評標上
1、低價可以,你為什么能低價?
2、商務標入圍,報價表生死,那最能體現水平的技術標去哪玩了?也只能去玩了,做施組的只能敷衍,看施組的預計看不出門路。
好好的施組標,沒用出來。
3、最低價更好的規避了內部操作,不得已的做法肯定不是好辦法。
4、搖號好嗎?雙色球都不敢說靠譜。
還有,我們太相信人定勝天,其實真的不能把人情放在合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