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2017年6月第1期

說不完的最低價中標,講不盡的招投標改革

01

人民日報:質量應是企業立身之本

  一般情況下,按照市場規律,招投標中的投標價或中標價不得低于成本價。然而在現實中,部分招標單位在招標環節忽視質量要求,唯價格論,造成中標價低于甚至遠低于成本價。這些以低于成本價中標的企業,為獲取利潤,只能在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等方面壓縮成本,以犧牲產品質量來彌補虧損,從而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在執法檢查中,一家曾經獲得過“政府質量獎”的線纜企業直言:生產企業沒有利潤空間,被逼得偷工減料,突破底線。事實上,因低價中標導致產品質量不過關,甚至釀成安全事故的案例,并不鮮見。

  “低價中標”現象之所以出現,和法律法規執行不嚴、監管機制不完善有一定關系,而從根源上講,是鼓勵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不足導致的。當有的企業每年拿出很多利潤來搞研發、創新,提升產品質量時,個別企業靠偷工減料、假冒仿制也能同臺競技,甚至競爭成功。長此以往,就沒有企業愿意花精力搞研發和創新。這不僅嚴重擾亂了市場經營秩序,對整個制造業也是一個打擊。解決之道,自然是進一步完善市場環境,讓企業拿產品質量說話,讓過得硬的產品叫得響、站得穩,從而為制造業大國打下產品質量的基礎。

  作者:王比學,為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記者,文章原標題:質量應是企業立身之本(一線視角),來源:《人民日報》( 2017年05月31日 05 版)

QQ截圖20170620135840.jpg


02

專家茅洪斌:最低價中標是最好的評價標辦法

  人民日報最近發表王比學的評論文章,批評“低價中標”,沒有利潤何來質量。

  這里暫且不管觀點是否正確,至少立論方法和邏輯是錯誤的。文章認為是最低中標導致質量下降的。是不是這樣呢?在招標文件中有對質量的要求,譬如有的要求得到優質結構獎,有的要求獲得市白玉蘭獎,而的只要求合格。投標人不管報價多少,都需要達到招標文件中所要求的質量標準。投標人也會評估達到招標要求的標準所需成本及風險,然后進行報價。當然,投標策略考量的因素很多,成本僅是一個考量因素,但不是唯一考量因素,如有的投標人為了打入新市場,或為了解決閑置的人員和設備,選擇低價投標,本無可厚非,甚至是最優投標策略,這些都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企業有選擇低報價的權利,企業按什么評標辦法選擇中標單位也是企業自主行為,這些都與政府無關。

  質量不合格不是因為“最低價中標”評標原則,而是投標人的違約責任。至于那些以低于成本價中標的企業,為獲取利潤,突破底線偷工減料壓縮成本,犧牲產品質量來彌補虧損,這是喪盡天良,是契約精神缺失,而不是最低價中標的錯。沒人逼你報低價,報價都是自愿的,誰都想把價格報得高點,但中標概率就低了,這就是游戲規則,都是無奈的選擇,都是這了生存。

  人民日報的“低價中標成為企業提升產品質量的突出障礙”是偽命題,搞錯因果關系,“亟待政府治理和規范”只能增加交易成本。最低價中標也不會導致價格體系錯亂,經過充分的市場博弈,最后一定會趨于平衡的。同樣的質量拼價格,同樣的價格拼管理。

03

善惡贊否兩論:低價中標不是罪首也不能叫好

  一、先說什么是低價中標

  王編輯和茅專家說的,正常理解是一個標段所有投標人的最低價中標。先說明兩個意思:投標預算價不是企業成本價,最多算社會均價!最低價不能嚴格說低于企業成本價。

  二、舉個簡單的工程例子

  甲局:哥們有的是人員和專業設備,銀行里沒貸款有存款,降17個點小事情!

  乙局:哥們貸款有點多,降15個點吧!反正一條線你只能拿一個標。

  丙局:1標挨著我一個項目馬上完,人員設備場地直接轉場,降17個點爺也得要1標!

  丁局:臥槽,公路的活套路不一樣,不降造都虧。為了進這個省,先降18個點試試水?

  包大人公司:降造20%,爺躺著數錢。

  金木水火土:一群牲口!公司還得繼續,按照行情16、7個點吧,多投幾個標,沒準能中一個,還有變更索賠!。。。艾瑪滴,今年經營任務有點重!

  工二爺公司:降造30%,爺有30%的對策。

  甲乙丙丁金木水火土:你大爺的包大人工二爺,你們來攪局的?

  包大人:你大爺的工二爺,真不想和你一路人!

  甲降17%,降最多且中了1標,不該有異議。

  包大人降20%中了2標,管理效率高,管理人員不要想太多你懂得。

  火哥降16%意外中了3標,木哥降17%意外中了4標。火哥的項目經理老大干3標保了平,木哥的項目經理小二干4標賠了5個點。

  工二爺中了5標,爺進來就是掙錢的!

  工二爺在攪局,市場上最多的火哥木哥起了助推作用。

  三、這個例子想告訴大家

  1、投標價必須低于預算價,否則中不了標。

  2、一般是最低價中標,不過最低價不一定就比企業的成本價低。各個單位的機械設備水平、銀行貸款、標段管理人員的水平素質、和業主的關系等多種因素決定了成本價。

  3、中標不一定為了賺這個標的錢,也可能為了進市場,賺以后的錢。

  4、有惡意的投標人,他們能進來,就能在任何情況下想到賺錢的辦法: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降低各種措施費,逼迫甲方加錢,他們說:這是低價中標的錯!

  5、小二會告訴你,唉,工程沒法干,進場就注定賠錢,都是低價中標的錯。項目上分了6個點他會告訴你?謀劃失誤工人進場后歇工鬧事要了100萬會告訴你?

  6、9成多的企業沒有自己的企業標準,到底降造多少,是領導評經驗來的。

  四、編者認為

  1、低價中標不是罪魁禍首,不該擔那么大的罵名。其實最低價中標,對于沒關系的施工方來說,反而不算壞事。如果合理價中標,那就是誰有關系誰的價格合理。

  2、最低價中標也確實在擾亂市場。我們多數的企業并不理性,沒有企業標準。為了生存先拿到活的有,沒底限拿活的也有。有純攪局的,市場應該杜絕這類最低價中標的。

  助推的,死的最早。

  3、同樣在國外高鐵市場,歐美日本人的企業有比較理性的投標報價,不會為了拿到活就低于成本價去做:國外的法律比較規范,而且更為法制。這樣,施工單位一旦進場,那合同就是拿錢交貨的根據。而中國,我們的合同之外,還有人情世故,退一步說:有幾個人去把那厚厚的合同書去念一遍?何況去摳每句話?

  中國的隊伍去了國外,同化一兩個人行,一根筋的老外多,于是合同還得是合同,賠了不少錢,學了個乖!老外來了中國,也變成了中國人。

  4、進場后社會環境在變,材料設備價格、人工價格都在變,而且其他外部環境諸如征拆、業主資金等都是影響施工方盈虧的因素,中國甲方都很強勢,不會攬責任。也是造成施工單位進場后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5、我們的社會平均水平,人員普遍素質,還不足以讓我們在超低的價格上獲得利潤。不是號主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哪個做預算的,能說清楚一個工人一個工能立幾款模板,綁幾噸鋼筋?你敢說概算貼合企業實際?

  老外也不行,他們本來人均成本高,還各種福利假期,在價格上和我們比更沒優勢。

  6、那些說錢到位質量沒問題的,純粹放屁。你自己報最低價進場了,那就是覺得這個價能合格的做出這個工程。進場后再說錢不行干不了,已經說明這個企業沒契約精神。這種企業再給多錢也是扯淡。因為錢在質量之上。

  五、問題出在評標上

  1、低價可以,你為什么能低價?

  2、商務標入圍,報價表生死,那最能體現水平的技術標去哪玩了?也只能去玩了,做施組的只能敷衍,看施組的預計看不出門路。

  好好的施組標,沒用出來。

  3、最低價更好的規避了內部操作,不得已的做法肯定不是好辦法。

  4、搖號好嗎?雙色球都不敢說靠譜。

  還有,我們太相信人定勝天,其實真的不能把人情放在合同之上。

結語

一個有趣的現象,反對“最低價中標”的聲音很多,但沒有一個反對者能提出比“最低價中標”更好的游戲規則,大家都希望永遠延續定額計價的好日子,這就是慣性和惰性使然。現在“最低價中標”出現的問題是前進與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加以完善,必將發揮出更好的效果,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把小孩和臟水一起倒掉。“最低價中標”也不可能成為中國建筑業的靈丹妙藥,解決中國建筑業積累的問題是廣泛和持久的一個系統工程。

我要說:
From: 驗證碼:
互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