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部署七大任務,包括深化建筑業簡政放權改革、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優化建筑市場環境、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加快建筑業企業“走出去”。
該《意見》進一步明確建筑業改革的方向,在建筑業發展史上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在新時期,針對建筑業,由國務院出臺該《意見》,必有其深遠意義!此消息發布后馬上在建筑業有關的微信朋友圈中瘋轉,引起了建筑人的廣泛關注!
2017年3月第1期
2017年2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部署七大任務,包括深化建筑業簡政放權改革、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優化建筑市場環境、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加快建筑業企業“走出去”。
該《意見》進一步明確建筑業改革的方向,在建筑業發展史上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在新時期,針對建筑業,由國務院出臺該《意見》,必有其深遠意義!此消息發布后馬上在建筑業有關的微信朋友圈中瘋轉,引起了建筑人的廣泛關注!
關鍵字:
首次提出打造“中國建造”品牌(以前提“中國制造”多);
首次提出優化資質資格管理(改變淡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質的提法);
首次在中央層面提出“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以前提工程總包多)。
總體來看,這次意見的高度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或許這個行業的革命性改革或進步才開始了,每個企業和個人,都不應小視,盡管中國的天氣經常“光打雷,不下雨”。
按理說住建部自己發個文件便是,為何要興師動眾由國務院下發?
足見國家對于建筑業十分重視!建筑業的貢獻大!1、中國是建筑大國,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各產業發展貢獻巨大。
2、建筑業對社會的影響大!不完全統計,中國建筑業的從業人員達5000萬以上,而建筑業往往和民生息息相關,要么是排憂解難,要么就是為老百姓添堵。
3、需要各部門協調解決建筑業問題!光住建部一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當然需要動用“老大”的力量,讓各“兄弟單位”協同配合。從《意見》可以看出,國家對于我們的建筑業還是不滿意的,文中用“大而不強”概括現在的中國建筑業很透徹!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對有關部門提出了具體要求,需要盡快落實相關體制機制的改革與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落后、建筑設計水平有待提高、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工人技能素質偏低等問題較為突出。這些的問題的提出足見國家對國內建筑企業的不滿。
大氣候
根據聯合國(UN)2017年在紐約發布的《2017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2016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估計僅為2.2%,是2009年大衰退以來最低的增長率。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全球投資步伐放緩;貿易增長疲弱;生產率增長緩慢;債務水平偏高。報告預測全球經濟總量預計在2017年和2018年將只分別增長2.7%和2.9%。
2016年以來,國際政策環境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特朗普當選后,新一屆美國政府有關國際貿易政策非常保守,國家深知繼續靠外貿出口拉動經濟增長,靠制造業以量取勝,幾無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選擇同為第二產業的建筑業開刀,發布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就非常有必要,因為制造業目前以出口為主,建筑業則是內需為主,可操之在我。
小氣候
中國的建筑市場經過30幾年的野蠻發展后,現在后遺癥已經非常嚴重,再不調整可能會怪胎作怪,毒瘤發展,惡化發展,這主要體現為:
在法律和政策層面,出現了規則導向違反規則的怪現象。造假受益,違法得利的情況屢見不鮮,前者主要體現在資質行政審批環節,為滿足審批條件,資料造假幾乎成了30幾年來建筑企業的通病。在違法得利這塊,雖然法律嚴格禁止轉包、掛靠和違法分包,但事實卻是越禁止越蔓延。在招投標層面,有些掛靠人拿著四五家有資質的單位去建筑市場圍獵,這讓很多安心做實業,提升生產工藝,但手中只掌握一票的公共資源招投標市場上沒有任何優勢。
在行政管理上,廣義建筑業各部門管理的條塊分割,利益本位還是沒有得到徹底改善。在工程建設的這塊蛋糕中,似乎每個部門都總能分得一杯羹。在企業資質審批環節,發改委有咨詢資質,住建部有建筑、市政等資質,交通部有鐵路交通資質,水利部有水利水電資質,工信部有通信廣電資質等等。在個人資格環節也一樣,同樣的電工證,就有三個版本,有的地方就出現有能源局的,住建委的,安監局的,而且干同樣的工作還不能互用,焊工證也是如此。在實施層面,發改委負責立項,國土部負責供地,其他部門各顯神通,剪不斷理還亂。
在建筑市場競爭上,30多年來也沒打造出幾家世界品牌,總的情況還是大的虛,小的散,生產環節主要還是依靠低端原始的包工頭現場組織農民工作業為主,建筑業幾成農民工產業,生產效率低,污染大,農民工幾乎沒有社保,財稅社保政策對發展穩定技工隊伍建設不利,幾乎難以生存,工人基本社保權益也得不到保障。
在建筑業產業鏈環節,同樣割裂明顯,咨詢階段搞得七零八落,分的過精過細,企業的綜合能力不強,業主搞個項目也很累。在實施階段,幾乎工程企業都成了純施工企業,片面按圖索驥,工藝和設計難以有效融合。
在這種內外環境夾擊,看似無序混亂的局面下,國務院層面出臺《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就非常合理了!
作為一黨執政的國家,任何一個重大政策的發布都是非常講究時機的,那么這個政策的發布為什么會選擇這個時機呢?
首先,2017年中國將召開19大,同時也是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第二屆任期,在第一屆任期,中國政府在反腐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根據紀委王書記的說法,應該是“治標階段已經完成”,接下來會是“進行治本階段”,建設工程領域原來是腐敗案件的高發領域,這個意見里提的健康發展,我想就是要避免該行業不健康發展,防止出現各種毒瘤,怪胎發生,減少生產豆腐渣行為等。
其次,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建設工程領域法律很不健全,作為建筑業根本大法的《建筑法》似乎水土不服,這部法1997年發布,至今已有20年。20年來,《建筑法》為規范、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建筑法》的許多內容已經不適應建筑行業所面對的形勢,有些條款不僅不利于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反而束縛和遏制了建筑行業。業內外人士、包括人大代表也強烈呼吁修改《建筑法》,但多年來,這部法律的修改一直是“光打雷,不下雨”。這次國務院意見的發布,是否預示著這部法律會在今年或者明年將啟動修改?
再次,建筑業的市場行為確實需要得到頂層規范,安全質量事故頻發引發住建部、國務院高度關注。在這方面,2016年,在建的工程發生了江西省宜春豐城電廠三期擴建工程D標段冷卻塔平橋吊倒塌的特別重大事故,該事故發生在當年11月24日7時40分左右,造成74人死亡,2人受傷,損失慘重,影響極其惡劣。在建好的工程中,溫州市連續發生兩起房屋倒塌事故,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安全。2016年10月10日凌晨4時30分許,溫州市鹿城區雙嶼街道中央涂村中央街159號發生4間民房倒塌,造成死亡22人死亡。2017年2月3日,溫州文成縣百丈漈鎮外大會村發生民房倒塌事故,此次事故共有7人遇難。在這種情況下,國務院層面肯定要有所動作,否則難以交代。
這個意見發表后,建筑業市場肯定會發生重大變化,建筑企業和從業者要高度關注,組織力量研究其動向和發展,有抱負的企業,還應該請管理咨詢公司進行戰略規劃,否則,在新一輪的發展中,可能不是機會,而是被淘汰出局。
企業組織層面:
1.要關注資質會怎么“優化”。資質是從業的基礎,這次意見出臺,其實已經明確資質不會取消,而是優化,優化的字面意思是:“采取一定措施使變得優異。為了更加優秀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了在某一方面更加出色而去其糟粕;為了在某方面更優秀而放棄其他不太重要的方面;使某人/某物變得更優秀的方法/技術等”,我個人的理解是政府會保留企業資質,但肯定會繼續整合精簡,這次估計會在咨詢部分,即規劃、勘察設計、代理、造價、監理等智力服務領域動大刀,可能會合并大片,這個領域或許會率先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工程施工環節,住建部2014年已經動了小刀,后來有陸續發布了幾個文件,取消勞務資質是可能的,勞務資質不會被總包公司當替死鬼,估計安全責任還是會主要落在總包企業上。至于最終政府怎么“優化資質資格管理”,企業務必要高度重視。
2.要關注招投標制度怎么“完善”。接業務是企業生存之基,建企接業務主要通過招投標方式實現競爭。完善的字面意思是:使趨于完美。這就說明,招投標制度國家是充分肯定的,只是細部調整讓其趨于完美。確實,建筑業實行招投標制度以后,建造的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企業也因充分競爭能力得到了提升。目前的專家評標制度也比較完善,只是有人說公共資源這塊業主權力被剝奪過多。因此本人理解以后大項目可能會對定標程序有所調整,即專家只推薦入圍的平行單位,最終定標那一下,可能程序上還是會要求業主確定一下,以便改善目前招投標“圍標,運氣論,業主推責”的現象。
3.要特別關注工程建設組織模式變化。不關注隨時可能會被政策out,這個轉變我覺得是剛性的,以后會形成咨詢公司和工程公司兩大類企業,在咨詢公司外圍形成大量建筑自由人,在工程公司外圍形成大量專業和勞務施工隊。
咨詢公司:咨詢公司主要負責為業主提供方案和全過程工程質量監督,會整合投資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各項功能,未來幾年這個領域企業政策性重組或會大量發生,咨詢公司是今后大量聚集工程領域的高素質人才的場所,監理會不會消失也是看點。咨詢領域以輕資產為主,國家會鼓勵方案創新,設計創新。個人執業,個人擔責主要在這塊領域實現,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建筑自由人,他們一旦有項目,既可以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也可以隨時掛靠咨詢企業,這塊的掛靠或將合法化,陽光化。企業為降低成本,不一定會長期雇傭某些高價員工,這些高價員工也不一定樂意長期只受一家企業雇傭,臨時合伙制會發展起來嗎?
工程公司:今后工程公司可能必須擁有細部設計的能力,這些人主要存在于工廠化生產系統中,為工廠生產建筑部件提供加工圖,工程公司還需要一部分為現場實施人員提供吊裝安裝方案的方案設計人員。工程公司主要負責咨詢公司方案的執行,接受咨詢公司監督,其核心人才會是注冊建造師,部件生產、吊裝安裝方案設計人員,生產作業技工等,而包工頭的作用在新的業態下可能會急速下降,因為沒有那么多現場支模板、搭腳手架、扎鋼筋、搗水泥的人員讓你管了。工程總包以大公司為主,但還需要很多的專業和勞務施工隊支撐,因為社保成本關系,現在建筑業技工隊伍還不穩定,這個《意見》出臺會改變專業和勞務施工隊臨時工、游擊隊的業態嗎?專業和勞務施工隊品牌能否出現,值得觀察?
工程總包我的理解不是“交鑰匙”工程,因為業主也怕承包商為成本降低安全系數,甚至瞎改方案,那是危險的。工程總包主要還會是在實施階段,咨詢公司可能會將一些細部設計放給工程公司,以便工藝和圖紙融合,但工程公司可能要接受咨詢公司監督的,否則又讓你施工,又讓你無約束改圖是不行的。
4.建筑生產方式會產生重大改變。這次國務院明確建筑業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肯定會花更多的心血來改造提升,現場螞蟻般的農民工業態估計會因公共資源市場的裝配式要求發生根本性改變。裝配式建筑的春天肯定是來了,大企業要有制作部件的能力,要根據咨詢公司的要求完成建筑部品制作,運輸到現場后采用機械化安裝。以后預制的衛生間,預制的樓板,預制的水電組合構件會越來越多,這些零部件就像樂高組建一樣,想搭什么,就搭什么。
個人層面:
對于個人,以下人員會得到大力發展,大家有選擇性的努力吧:
方案設計者(建筑師),專業設計者(勘察設計工程師),懂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建造師),安裝技術工人,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技術工人等。
以下人員可能會淘汰大片:
包工頭,輔助工,現場鋼管支模人員,現場大量搗水泥的輔助工等。
《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這16個字從字面看看有幾個意思。健康:國家希望我們的建筑業能走地更好;持續:走地更遠更久;促進:老大發話了,后果很嚴重。相比201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本次國務院直接出臺《意見》,顯然層次更高,將有利于國務院各部門之間、各省市之間溝通協調與政策執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