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2016年9月第1期

兩套學區房為上市公司撐起空殼 高房價到底“傷”了誰?

01

一:各地房價暴漲“好戲”連臺

  2016年定是房地產史上最不尋常的一年,因為一幕幕關于房地產的“佳話”上演著。

  1、上海買房六個月掙500萬,干30年不如買套房

  上海一手房價格上揚也帶動二手房火爆。數據顯示,上海二手房市場成交連續兩個月突破4萬套大關。上海買房者稱去年6月份買的一套房到現在漲了500萬,漲了百分之七八十。工作再辛苦努力不如買套房,成為很多購房者的內心寫照。這也折射出上海的房價漲幅讓一般人接受不了,會讓很多貪生不勞而獲的心理。

  2、深圳樓市在3·30新政后幾近失控

  深圳市不到兩個月時間,部分熱點區域,如前海、龍華、寶中等片區“跳漲”,房價飆升近40%。一位政府人士對記者直言,這是市場行為,地方政府控制不了。今年以來,深圳的限價政策也得以取消,高房價備案不再受限制。近日在一則喜劇性的消息在網上瘋傳。深圳某開發商推出了僅僅6平方米的戶型,售價則是一口價88萬。每平米房價達到驚人的14.7萬元!據悉,這種開發商口中的“6平方米精裝極小戶型”被公眾稱為深圳版鴿子籠戶型。該項目一共有9套,面積從5.73平米到7.48平米不等。比豪宅還貴50%!

  3、南京房價漲幅超北京

  國家統計局發布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無論環比還是同比,南京都略高于北京而房價同比上漲也在北京之上。

  4、8月份70個大中城市,超過90%房價上漲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超過90%的城市房價上漲。其中,新房環比漲幅最大的城市是鄭州,環比上漲5.6%。火熱的樓市一度出現購房者僅有2分鐘時間來選購房源的局面。

  上海環比漲幅也超過了5%,這或許與當地樓市將出臺新政的傳言有關,盡管此前官方已就此辟謠。一套1998年的30平方米的房子因為位于靜安區的優秀學區,賣了近600萬。

  此外,包括南京、合肥、無錫等熱點城市的房價環比漲幅都超過4%。北京、天津、石家莊、杭州、廈門、濟南、武漢的環比漲幅都超過了3%。

  樓市熱度甚至輻射到小鎮。有報道顯示,截至今年8月,已有31個小城鎮住宅價格突破萬元大關。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2016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對全國50個城市2萬戶城鎮儲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3.7%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42.9%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可以接受”,僅有3.4%的居民認為“令人滿意”。

  國家統計局專家對8月數據進行了解讀,環比來看,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漲幅均有所擴大。再看同比,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在連續三個月收窄后有所擴大,二、三線城市繼續擴大。


02

二:各地紛紛出招 各顯神通控房價

  面對高房價一直持續不下,各地政府也按耐不住了,各地陸續出臺一系列的調控政策,雖說這些政策得到了一些療效,但房價瘋漲的整體趨勢仍沒有得到很大的改觀。

  7月1日合肥限貸:執行購房貸款差別化政策;8月9日限貸進一步收緊,各銀行開始執行堪稱史上最嚴格貸款細則。

  8月12日蘇州限購:非蘇州戶籍的居民在申請第2套住房的貸款時,需提供2年內累計1年納稅或社保證明;首次購房首付20%,已有1套及以上,停止貸款。

  8月12日南京限購:在保障首套房仍按前期政策執行不變的基礎上,將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再次進行調整。

  9月1日武漢限貸:對在武漢市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再次申請貸款時提高首付比例,最低首付比例為40%。

  9月5日廈門限購:對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以及未達到納稅要求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出售建筑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

  9月19日杭州限購:在市區限購范圍內暫停向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03

三:房價高燒不退,原因究竟為何?

  任何事物和現象的存在與發生都存在合理性的,那么房價高燒不退的原因究竟為何?

  1、工資水平上漲和家庭資產性收入增加

  房子終究需要人來買的,這么貴都有人買,自然是購買力跟得上。這些年中國人均工資的增加和家庭資產性收入(資產性收入是指通過資本、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參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的增加。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3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8472.2元,而2013年則上漲至26955.1元,十年前上漲了約2.2倍,同時中國農村家庭人均收入也上漲了近2.4倍。而城鎮人均工資則由2005年的18500元上漲到2014年的56360元。

  2、投資渠道匱乏

  有了錢,自然想到“錢生錢”,可是當下的中國,“千股漲停”“千股跌停”深深滴刺激著民眾的神經,基金、保險等市場也十分小眾。快速增長的財富該向何處去。人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房地產。雖然這中間經歷過幾輪調控,但每一次調控后都迎來了更瘋狂的上漲。人們深信只要有錢,就得買房,這簡直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3、城鎮化

  城鎮化這個詞雖然頗為宏觀,但它確實是推動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速度之快讓世人矚目。來自人口普查的數據,中國城鎮化率在1978年還是17.9%,到了2015年已達56.1%。如此迅速的城鎮化進程催生了巨大的住房需求,供需矛盾讓房價持續上漲。

  4、重點城市人口凈流入

  中國目前人口超過1000萬的特大型城市有15座(包含了外來務工人員和城郊居民,中國官方的數據是6座,不包含上述兩大群體),不斷涌入的年輕人口讓房價和房租持續快速上漲。

  5、土地財政

  中國政府對土地依賴程度也十分嚴重,地方政府大量的財政支出需要靠賣地來維持,從1999年到2015年,中國土地總出讓金高達27.29萬億人民幣。土地價格如此之高,房價再不高,讓開發商怎么活?

  6、政策

  面對房價的過快增長,政府也曾想過控房價,但在強大的自住和投資需求面前,政策的力度還是稍顯不足,即使是在2008年后的房價短暫下跌,也不是因為政策,而是受美國次貸危機波及。次貸危機使得政府出臺了4萬億刺激計劃,房價由此出現了暴漲。2010年全國開始實施限購令,但房價仍然堅挺。從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開始出現巨大的下行壓力,一些庫存嚴重過剩的城市存在泡沫破滅風險,政府在2014年末開始,逐步放開限購,2015年通過持續降低首付、降息降準等措施刺激樓市,以期穩定經濟。房價自此開啟了新一輪的快速上漲。

  影響房價的因素還有很多,未來房價怎么走,分化是肯定的,隨著人口的流動,需求在時刻發生變化,在大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人口凈流入城市,房價仍然存在上漲的動力,即使在泡沫行情中,抗跌性也相對更好。


04

四:房價高漲,未來就有哪些新趨勢?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無論是從供求關系、貨幣政策還是市場預期來看,房價上漲仍是一種難以動搖的市場特征,漲幅的大小也會和市場周期波動相關聯。總體來看,2016年房價仍會持續上漲。業內人士認為,多重利好政策影響下,一二三線城市成交量均平穩上升,庫存壓力繼續得到緩解。展望未來,圍繞國家去庫存戰略導向,更多相關財政、貨幣等支持政策將陸續出臺,樓市“暖冬”可期。價格方面,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受需求熱度及高價土地成交影響,房價上漲壓力依然較大;而多數二三線城市未來隨著庫存壓力緩解,房價有望逐步止跌企穩。由于樓市的未來變化前景仍不明朗,所以很多人對現在買房還是以后買房表示很糾結。

  1、大城市的房價還有一段上漲空間。

  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國。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你讓中國人過“買個牙刷也要開車10分鐘”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價很難回落。加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長期偏高,所以房價只能不斷上漲。

  2、房產稅的出臺將使樓市未來發生深刻轉變。

  房產稅的出臺至少將在以下三個方面逐漸發揮作用:

  首先是改變人們的理財觀念。以往可能是買房就發財,但是從房地產稅落地之日起,這一途徑的發財概率就降低了。

  其次,將可能改變城市的資源配置。隨著市民納稅人意識的覺醒,人們對于上繳的稅款天然有追問透明度和去向的要求,這一要求倒逼政府部門在資源配置端重新調配資源。

  第三,房地產稅的出現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此前,由于持有土地、房產的成本極低,很多非房地產企業蜂擁進入這一市場,而且也確實獲利豐厚。

  3、計劃生育政策并不會改變樓市發展大勢。

  日本在1992年出現人口拐點后,房地產泡沫破裂,地價大幅下降。而如今,中國樓市的人口拐點也已越走越近。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胎政策的放開,對樓市來說將猶如一場及時雨;即將終結的人口紅利,有望因此重獲生機。

  4、房地產企業將大量消亡、轉型。

  曾經有無數專家在說,中國樓市正在上演大逃亡,逃亡的路線包括:逃離三四線城市、逃出郊區、逃離高債務、逃向多元化、逃往海外。現在看來,都應驗了。

  未來10年,這種趨勢將延續下去,大量中小房企將被收購,轉型,或者死亡。最終,國內也許只剩下一百來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發展的。大量的人員,將離開這個行業另謀出路。

  5、未來將有部分將淪為鬼城或空城。

  未來三、四線城市人口總體將持續外流,而一、二線城市人口總體將繼續保持流入態勢。三、四線城市目前商品住房高庫存及滯銷問題已經較為嚴重,而其未來的人口又呈流出態勢,隨著住房供給結構性過剩問題的突出,未來將有部分新城將淪為鬼城或空城。

  6、逆城市化很難出現。

  很多國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會出現逆城市化。也就是城里人到農村買地,建別墅。未來10到20年,中國很難出現這種局面。因為中國人多,耕地少,土地國家所有。此外,公共資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讓去農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7、商鋪面臨價值重估。

  商鋪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提袋消費”(服裝、鞋帽、家電等)日益被網購取代,支撐商鋪價值的只剩下“體驗式消費”(餐飲、電影、培訓、溜冰場)。

  傳統商業旺 區的街鋪,可能是最危險的資產,因為單價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區、新區的綜合體。“一鋪養三代”越來越困難,“三代養一鋪”的悲劇隨時發生。

  8、寫字樓跟住宅價格將長期倒掛。

  網絡時代,在家辦公、分散辦公、郊區辦公正在成為時尚,寫字樓的“剛需色彩”不足。投資房地產還是要首選大城市中心區的住宅。


05

五:幾家歡喜幾家愁,高房價到底“傷”了誰?

  1、首先是對中國經濟轉型期的一定迫害

  “隨著人口周期對于房地產支撐作用的減弱,金融拉動效應越來越明顯,中國房地產增量的黃金期已經過去,今后更多地將處于一個存量期。”劉哲表示,中國經濟的未來取決于培育新供給新動能。從簡單地出賣資源、環境、勞動等硬價值,到附加上更多軟價值,這將是傳統供給向新供給的轉型升級之道。

  在丁長發看來,本輪房地產價格的暴漲對實體經濟的傷害不小。第一,資源的錯誤配置——因為房地產的賺錢效應,大量資金脫實就虛;第二,對于消費有擠出效應——大量的家庭資金進入房地產,別的消費就大幅度減少了;第三,高房價對生活生產成本有傳導效應,勞動力成本、攤在各種商品上的成本也隨之提高;第四,階層分化——有房的財富就多,沒房的更加買不起,階層固化非常嚴重。“我們接下來主要做的就是多管齊下,拿出實實在在的解決舉措。一是進行金融機構改革,增加中小金融機構,通過制度創新,對應中小企業。另一方面,解決地方政府對于土地財政的依賴問題。”丁長發說。

  2、還沒有寸土的社會中下層人士

  高房價讓他們的居住權,這一社會中每一分子的基本生活權利,就這樣被剝奪了。你要么成為房奴,用你的一輩子,甚至下一代的幸福,去償還為了房子,這一中國人都理解為家的定義所付出的代價;要么你就東奔西走,居無定所,過著顛沛流漣的生活。

  3、銀行

  我們知道任何東西都是有漲有跌的,就像自然界的四季循環更替,人的生老病死一樣無法避免。漲的時候一派繁榮昌盛,欣欣向榮,就像萬紫千紅的春天那樣美麗,像驕陽似火的夏天那樣熱情澎湃,那樣活力四射。正像我們的天氣不可能四季如春,如夏一樣,房價也不能一直上漲,房市的秋天,冬天總是要來的,除了一些地產商,房奴,炒房客,像蟲子一樣被凍死,我們一樣曾經亢奮的銀行,不可避免也要掉一身膘,除非我們的房貸有足夠高的首付,比如70%。

  4、消費產業及服務業

  當買房人東拼西揍購買了價格不菲的房產后,節衣縮食幾乎沒有懸念成了他們的理財觀念。旅游,下館子,甚至健身,朋友聚會等等,無一例外的從他們字典中抹去了。名牌衣服,汽車,平板電視,在他們成了奢侈品。即使還沒有購房的人,在消費時,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荷包與房價的距離。政府提倡的提高內需,也只好變成了畫餅充饑的事情。

  5、制造業

  這些年中國制造業成了世界的工廠,也因此增加了我們的國力,它們才是我們社會財富積累的中堅力量。要它們專注于制造業,不斷地研發創新,以使中國制造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過渡,他們得要有一個研發的動力,即創新能給他們帶來高利潤。房地產的暴利無疑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我們許多制造業涉足地產業,就是一個好的名證。有些中小型制造業現在資金的危機,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次債造成的全球性消費低迷,一方面就是因為沒有抵擋住房地產暴利的誘惑,身陷于地產的泥塘不能自拔。

  其實高房價傷害的遠遠不止以上那些人群,在某種程度上,開發商也是被傷害的人群之一,現在市場剛一調整,有些開發商的資金鏈條就已經開始斷裂。要是房價真的全面理性回歸,倒閉的開發商就會像禽流感侵蝕的養雞場,一死一大片。還有一些抵不住誘惑的各級官員,在開發商糖衣炮彈面前落馬的父母官可不是一,兩個,雖然我們對他們恨之入骨,有些人確實無法抵制開發商一波又一波的輪番進攻,廉潔的山頭在強大的金錢跟美女的重重圍攻下,民生與廉政又有多大的戰斗力,失陷只是早晚的事。


結語

一個國家的經濟想要穩定持續的發展,必須多個領域同時健康有序的進行,房地產作為國家的主要經濟支柱,如果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點上給中國經濟埋下一枚危險的炸彈,那么今后的經濟局面將會不堪設想。高房價給諸多領域帶來災難,對于一些底層的人來說,想要安居樂業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我要說:
From: 驗證碼:
互動內容

編輯手記

相關閱讀

  • 近期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大漲,異地炒房團有再度活躍的跡象。部分地區樓市恐慌性上漲已經引起高層關注。如何引導資金進入實體,合理管理公眾對樓市的預期同樣不容忽視。

  • 房價又一輪的瘋漲雖然讓人開始看不清方向,但是卻引發了買漲不買落的恐慌。

  • 房產本身還承載了“居者有其屋”的心理訴求,城市的房產更是和教育、醫療資源密切相關。人一輩子的“生老病死”和下一代的成長,都和這“蝸居”形成了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這些問題,更要從政治、心理甚至文化的角度去找尋答案。

  •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志清27日受廣東省人民政府委托,向該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廣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時透露以上消息。據介紹,8月末,廣東商品房庫存面積為14977萬平方米,比2015年底減少1375萬平方米。

  • 當前樓市的各參與主體都認為房價已經很高,但都認為政府不會出臺政策遏制房價上漲,理由是房地產投資是當前經濟運行中不多的亮點之一,如果房價下跌,房地產投資再次進入下降通道,經濟下行的壓力將加大。

推薦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