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宏觀、縱觀、微觀“三觀”解析

據了解,《中國建筑裝飾藍皮書》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包括總報告、市場篇、設計材料篇、企業篇、發展篇等等,里面涉及到行業政策、行業標準,也重點對行業現狀、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一般的藍皮書定位更多是影響中央的決策、各部門的決策,很多是從宏觀層面探討。但是此次發布的裝飾藍皮書,不僅僅從宏觀、縱觀層面進行分析研究,還對微觀層面比如對企業進行了很好的研究,也對企業的投資進行了很好的研究,可以說從宏觀、縱觀到微觀都有所涉及,而且內容非常詳實,對于行業政策制定、對于標準的制定提升,對行業從業企業的經營決策都起到很好的指導性作用。


行業大咖集聚,權威媒體追訪

當天,活動邀請了數十家權威媒體代表、行業內資深專家、各地方行業協會領導、裝飾企業代表等各界人士共襄盛舉,其中出席活動的有: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建筑裝飾研究分會名譽會長李秉仁;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建筑裝飾研究分會會長劉曉一;中裝協建筑裝飾研究分會執行會長張玉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經營報》社長金碚;中國社會科學院戰略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葛道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皮書研究院院長蔡繼輝等,活動受到行業及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


接軌大數據,引領轉型升級

《中國建筑裝飾藍皮書》指出,從1984年到2015年,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從默默無聞的小行業發展成為以萬億元為計量單位的龐大產業。這是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高速發展的30年,也是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黃金30年。

30年間,中國建筑裝飾行業以兩位數的增速高速發展。2015年,全行業總產值達到3.40萬億元,從業人數達到1600萬人。扶植出營收接近百億元或百億元以上的超大型企業2~3家,營收十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達到數百個,營收億元以上的中型企業更是達到數萬家。如果從裝飾行業擴大到與之相關的近千種裝飾材料領域,裝飾行業更是成為帶動近百個材料行業、幾百萬家材料企業發展的火車頭。

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是借助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東風,行業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的決策利器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從中國建筑裝飾行業來看,行業發展增速一直高于全國GDP的增速。但是,2015年行業發展增速明顯放緩。隨著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銷售成本的增加,裝飾企業凈利潤普遍減少,大型裝飾企業的利潤出現明顯下滑,多數中小企業的利潤微薄,甚至部分企業出現虧損。最為關鍵的是,我國經濟轉向新常態,可能要面臨幾年的調整期,裝飾行業如果不能認識到新常態下的經濟新特征、新趨勢,不僅難以適應現行經濟環境,更加難以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裝飾行業發展已經到了重要關口,轉變行業發展方式,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裝飾行業進入創新驅動的發展軌道已經刻不容緩,整個行業轉型升級已經勢在必行,裝飾行業要實現真正的轉型升級,面臨諸多挑戰,任務艱巨。因此,《中國建筑裝飾藍皮書》成為企業戰略規劃、決策和經營等重大活動不可或缺的利器。


金碚談中國經濟形勢

從全世界經濟增長整個歷史來看,高增長是一個工業化現象。只有工業作為經濟的主導產業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高速的增長。

  為什么工業才能夠出現高速增長呢?是因為工業產品他有重要的特征。他有兩個經濟學上的重要特征。第一,高需求彈性。也就是說,你對工業品需求不像農產品,農產品你吃飽了,你不會再吃了。再吃吃不下了。服務業也是一樣,生產過程中就是你消費過程,他給你理發,他生產完了你也消費完了。它的需求彈性跟工業不一樣,工業需求彈性很高。因為工業品還有一個重要特征,他可以保存下來。【詳細

余敏 廣東星藝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記者:我的問題提給余總,我們知道從2015年,互聯網+浪潮來勢洶洶,你認為建筑裝飾企業是否已經做好擁抱互聯網+的準備,企業如何更好實現互聯網+,你對企業的規劃有什么建議?

余敏:互聯網+已經日益成熟已經是一個我們整個行業或者整個社會熱議的話題,特別是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以后在整個行業改造升級和大家所運用的所謂的運用互聯網手段來改造企業,已經成為必然。我們怎么來理解呢?互聯網+是改造傳統企業,核心的一點是他有創新的一個重要的手段。是當今所有先進技術融入到我們這個行業一個重要途徑,企業運用互聯網手段改造自己企業這樣一種管理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必須。在這樣一種大的背景下,您提出的問題,建筑企業是否已經做好擁抱互聯網準備。我們反過來作為其中一個成員,我覺得不是你有沒有做好準備,而是你必須要迅速融合它、必須要迅速適應它。作為我們身處其中每一個企業應該如何做布局,我們是這樣理解,因為互聯網+其中有幾個重要元素,有大數據。運用大數據手段可以有效對于企業管理難度和管理手段有效提升。還有一個現在很熱議的平臺,互聯網給了整個大眾一個很好的平臺,還有目前大家熱議的實體店為什么生存這么困難這樣一種思考,我們去說的最多的一個話題是去中間化,我相信在座都是一個消費個體,你在未來的生活和當今生活當中,很多的時候原來不運用的互聯網手段現在運用上了,包括消費、購物,甚至出行,我們都在運用互聯網手段改造自己的生活,包括我們現在很熱議的行業跨界整合,所以說企業如何在適應互聯網+這個話題上我們覺得在平臺、大數據、跨界整合和去中間化這幾個問題這樣的指引下,我覺得我們企業會慢慢的把整個這些手段運用到企業管理當中來,讓自己企業成本更加精簡,企業效率更加優化,客戶手段會更加迎合客戶需求,這是一種趨勢,擋也擋不住,互聯網+已經日益進入每個人的生活,這是行業必須認可的,也是整個社會一個認可。我相信以后每個人都離不開我們所謂的互聯網+了。

記者:各位嘉賓好,上午最后一個問題我是想問余總,現在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是近年公認的熱點,你如何看待這些智能化產品在裝飾市場的應用,在您眼中怎么樣才算是真正智能裝飾?

余總:謝謝你的提問,從今天大家仔細觀察很多記者的提問,給李會長的問題里面我剛才觀察了一下,好多話題也涉及到了家裝。我個人覺得前幾年對于行業有一個熱議,叫我們建筑裝飾行業公裝是陽春白雪,家裝是下里巴人。但是我們很愛這個下里巴人。在座所有朋友可以不去機場、可以不去醫院、可以不去娛樂場所,但是有一個地方必須去,那就是家庭。誰都離不開自己居家環境的適宜。

回答記者問題從這兩個案例說一下,一個是今天會場。今天所有與會嘉賓和朋友們,我觀察了一下有很多朋友在開始會議的時候,把手握得越來越緊,因為溫度越來越低了。大家覺得冷了。但是同時有一些嘉賓,最后把外套脫下來了。從另外一個層面可以反映出來,假如說因為大數據出現,在在座每一個與會嘉賓,如果今天進場簽到后,你所有的數據會錄入空調新風系統,他會根據你每個人適應溫度的能力和喜好和你對溫度這樣一種感觀的接受,他會把整個空間溫度作為一個調劑,最后有一個大家都能相對接受的溫度,這個已經開始逐步逐步在中國會出現。在國外大家都知道我們參加國外一些會議的時候,那種感覺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所有會場提供的服務設施和我們國內設施是有比較大區別。對于公共空間裝修來講,我還看到有幾個細節,有好幾個同志不斷朝上面看,我也在往上面看,因為風口在上面往下吹,吹風過程讓他很難受,但是礙于安排不好換位置。如果智能化公共空間出現,會把這些問題解決。會用一個非常均勻的風的傳播,把溫度放到整個空間里面。這個就是智能化公共空間裝修。

還有一個案例,每個人都會涉及居家生活。目前手機已經完全智能化了,前幾年跟一個業內朋友聊天,他跟我講你相不相信我有一個預測,未來兩三年內所有人都不用手機了。我說不可能吧。他說未來人們出行所有的通訊所依賴的可能就是一塊芯片,至于這塊芯片怎么樣做包裝、怎么樣歸納,或者形成你生活當中使用一個工具,是科學家或者是研發者思考的問題。從這樣一個問題帶出我們居家的問題,現在每個人在外面上班,在辦公室里面都有空調,都很舒適,在車上都有空調,也很舒適,回家路上,像今天深圳路上溫度起碼37、38度,很炎熱。打開門迎面就是一股熱浪,很難受。已經有企業研發出產品,所有家庭的空調,不管是中央空調還是分體空調,都可以通過手機遠程遙控,就是我還有10分鐘左右到家,我輸入信號,家里空調就開了。還有一種智能廚電系統,電飯煲。很多女同胞晚上要做飯,但是晚上還有安排,又不想做飯,給我時間只有一個小時,我在一個小時時間要把煮飯、做飯、吃飯整個過程全部完成,現在通過手機可以讓你到家后飯熟了,這個已經有這樣的生活場景了。包括上次去參加深圳一個企業開發的一套智能系統,就是和居家有關系,首先有一個人人臉識別,作為空間主人,我可以通過人臉把房門打開,打開后所有生理數據輸入系統里,我往沙發一站的時候,里面的沙簾會慢慢關上,因為對強光我適應不了。坐在餐廳的時候,餐廳上吸頂燈會變成黃色光,這會刺激食欲。我親自做了體驗。體驗過程中我就感覺到智能化家裝元素已經完全進入到整個生活每一個環節當中。

有一句話就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智能化家裝、公共空間裝修已經離我們不遠了,智能化普及馬上會走到每個人居家生活當中來。歐美發達國家智能建筑普及程度已經達到60%,中國在十二五末只達到了15%。十三五的時候,我們計劃目標達到25%。剛才教授也提到了綠色環保,我個人覺得現在我們的開發商已經在開發房子的時候提出三個概念:恒溫、恒濕、恒氧。像這種智能化家居已經離我們很近了,所以智能化普及很快會到。謝謝!

劉海云 深圳建藝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記者:我想問一下建藝裝飾董事長劉董,近年來公裝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在新經濟形勢下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公裝企業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有什么措施?

劉海云:剛才胡總提到了公裝市場的四個特點,確實如此。近年來我們公裝隨著傳統產業轉型,逐步轉向智能的方向發展。這里面就是利用了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家居,還有安防系統作為未來行業發展方向,這也是我們公裝這塊新的方向。我們傳統的公裝,就像今天坐在這個會議廳里面這些公裝,我們住在家里面的就是家裝,但是家裝概念慢慢轉變到公裝,因為我們大部分開發商慢慢把毛坯房轉到精裝,這個市場非常大。所以市場都提到公裝難做,市場競爭。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做公裝的企業,特別是希望去年到今年,整個市場那么低迷的情況下我感覺到我們的公裝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不存在著公裝危機的這種問題。但是我們做好公裝這個領域,確實要自強,自己強,市場才能認可。第二,公裝領域我們還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就是軟裝市場和智能化、環保建筑這塊。

我們建藝裝飾集團也是剛剛上市的公裝企業,我們看好公裝市場。市場很大,只要你把企業自身發展搞好了。我們發展理念有兩個:第一,強有力的管理團隊。第二,強有力的施工隊伍。第三,我的企業三句話:誠信、道德、精品。謝謝你!


胡正富 深圳市深裝總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記者:我想問一下胡總,除了我們熟悉的家裝市場之外,還有公裝市場,目前公裝市場發展情況怎么樣,有什么具體發展特征?

胡正富:正如媒體朋友提出來的,我們國家裝修市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公裝、一個是家裝。公裝市場呈現四個特點,也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大、散、短、快。

大,剛才李會長講了,2015年市場規模達到3.4萬億,現在中國建筑裝飾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裝飾市場。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散。我們3萬多億的市場規模,我們有11萬家公裝企業,企業數量非常多。前100強市場份額不到10%,我們前百強企業平均產值22個億。全國最大的裝飾企業市場份額不到1%。所以這個市場是非常分散的,集中度非常低。

第三個特點,短。就是裝飾周期越來越短,我們統計在我們中國旅游飯店、寫字樓這樣的公裝領域,平均的裝飾周期6-8年,呈現越來越短的趨勢。特別是一些娛樂場所,包括娛樂設施,一些商業設施這樣的建筑它的裝修周期更短,可能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隨著科技技術發展,這個周期還會進一步縮短。也就是說更新換代越來越快。

第四個特點,快。這個市場發展非常快,我們現在的裝修市場每年3萬億市場份額,就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形成的,而且這個市場還在穩定增長。更重要的是今后隨著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智能化技術以及其他的科學技術應用,我們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我們生活當中運用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另外一個快,中國裝飾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也是越來越快。現在很多裝飾企業已經進入國際市場,部分裝飾企業在國外產值已經超過國內的產值。所以今后我們將會有大批裝飾企業走向海外。所以我們海外的發展步伐也是越來越快的。

記者:我有一個問題請教一下胡總,任何行業的發展其實都是會特別關注國家方針政策導向。這幾年來國家一直推崇一帶一路戰略,我們高鐵走出去的、電動車也出口到歐美等國家,您認為我們國家的建筑裝飾工程企業是否應該走出國門。如果是的話,我們開拓國外市場這個公裝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是否能夠得到解決?

胡正富: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實施,中國大量企業走向海外,而且已經在海外取得非常大的成績。建筑裝飾企業也不例外,現在中國已經有很多企業走向海外。而且有的已經做的很好了。有部分企業在海外業務大已經超過國內。所以毫無疑問走出去是必須的。

走出去后,確確實實發現在國外還是存在很多挑戰。我也走了幾個海外的市場,像東南亞、非洲、中東甚至歐美,我們有一些業務在做。綜合這幾年我們也和其他企業做了交流,我們發現企業走向海外特別作為裝飾企業走向海外后我們大概面臨幾個挑戰。第一個挑戰,對當地環境不熟悉。國外市場跟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市場,它的法律環境、經濟環境,包括人文環境、生活習慣各個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最重要的對我們考驗最大的就是當地的法律規定。我們很多企業走到海外也交了很多學費。總結交了學費的原因,就是對當地法律規定不熟悉,吃了很多虧,面臨很多索賠。這是我們所有企業走向海外都應該大力補的一課,一定要了解當地法律規定,遵守當地法律規定是最最重要的。

第二,國外施工技術標準參數等等跟國內完全不同。有的國家跟中國標準差不多,這個還好辦。有的是英式標準、有的是美式標準,如果我們對當地標準不了解,你做出來的東西根本就達不到當地的要求。并不是技術不懂,只是標準不同,這個標準就像語言一樣,所以一定要了解當地的標準,只有這樣才會按照當地標準去做,而不能按照國內習慣去做。

第三個挑戰,我們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中國很多特別是技術人員、設計人員可能在國內很有經驗,技術上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很多不懂英語、不懂語言,懂語言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語言,這是普遍面臨的最大問題。所以我們很多技術人員派不出去,或者派出去以后無法溝通。我們有的企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請了大量翻譯人員,溝通起來非常困難。走出去需要大批既懂技術又懂語言,又懂當地標準這種大量的人才。

我們面臨這三個挑戰,進入一個市場首先要了解這個市場,做好調研。第二,花大力氣培養人才。第三,一定要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不能按照中國的習慣去做。表面上在中國可以做,在當地就要吃大虧的。這個也是我們企業正在做的功課,我們希望其他企業也要做這方面功課。

蔡繼輝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皮書研究院院長

記者:我想問一下皮書研究院的蔡繼輝院長。在現在這個大數據運用的時代,藍皮書的發布為裝飾企業戰略決策和市場開拓了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蔡繼輝:先把書的內容簡要介紹一下。我們對藍皮書的定位最早是把它定位成影響決策、影響公共政策的,但是這本藍皮書具備特殊性,一方面是主編單位是我們行業協會。另外指向性還是比較明確,就是為我們整個行業企業、為我們行業服務的,所以這里面的內容,包括市場篇、設計材料篇、發展篇都為整個行業提供決策、資訊、對策。

我簡要介紹一下情況,它包括綜合篇,里面分析了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現狀,面臨問題和發展前景,同時討論了人力資源戰略和社會責任戰略,設計篇討論了裝飾設計作為一個子行業發展現狀創新啟動,企業篇專門分析了行業主要競爭企業發展情況,投資篇對十三五期間建立行業投資環境和前景進行了分析。基本上我們面臨幾大要素,包括行業法規、行業政策、行業標準,尤其是建筑裝飾行業行業標準非常重要,也包括大的宏觀經濟形勢、包括市場需求,而且市場需求也是企業生存發展一個基本的要素。也包括發展趨勢。在這些方面基本上這本藍皮書都涉及了。而且這種涉及不是像文件、一個政策出來之后,干巴巴的文字,而是說有大量豐富數據供我們決策參考,這個是非常有價值的,大家可以通過藍皮書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同時對我們經營決策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嚴格來說,從邏輯分析,這本書里面的內容已經不算大數據了,他是對行業數據分析基礎上,對問題分析基礎上提供對策、支持和判斷,真正要做大數據,第一,我們行業還要建立一個大數據平臺。比如淘寶網是整個電子商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可以獲得大量大數據。另外從企業角度可能要對大數據開展應用,首先我們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追蹤監測挖掘大數據,從而得到信息。當然我們藍皮書里面搭了一個框架,對我們進行大數據應用和分析一個很好的指導性,因為我們在大數據運用過程中從哪些方面獲取哪些大數據,這些大數據獲取之后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我想這個藍皮書盡管不直接啟動大數據,但是是對我們大數據分析應用提供很好的指南和指導。我想這本藍皮書出版之后,一方面提供行業數據,也提供專家學者和我們行業領導的分析和指導。另外一方面對企業經營決策、整個分析框架決策思考有很好的幫助。

另外一個,這本藍皮書也有很多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環境分析,研究宏觀經濟的,無論是研究成果還是社會科學院人士對宏觀經濟分析非常多,但是能夠具體跟我們行業相結合這一點是特別難得的,我們這本書對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對行業環境分析是基于我們整個建筑裝飾行業這個立足點來進行分析的。我覺得非常有價值。

像松下幸之助先生提到一個水庫式經營,行業經營形勢好的時候,水庫起到一個蓄水的作用,就是我把水注到水庫里面。但是宏觀經濟形勢差的時候或者行業比較困難的時候,水庫可以起到排水作用,可以供給整個行業、企業。我想我們在企業經營中也可以掌握水庫式經營思維。從宏觀經濟形勢到行業分析、發展趨勢分析對我們判斷行業未來形勢是好是壞,對我們開展水庫式經營可以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謝謝!

葛道順 中國社會科學院戰略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記者:大家好!我想請問一下葛道順老師,十三五規劃以來,環保節能這個話題日益受到大家重視,在現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作為消費者如何選擇這些環保節能綠色裝飾材料?謝謝!

葛道順:謝謝你這個問題。我們先不從消費者角度看,我們從整體環境來看,綠色發展是每個人的愿望,也是每個家庭的愿望。這是關乎每個人、每個家人,呼聲是非常明確的。這樣一個呼聲被黨和國家納入了發展的根本理念,成為五大理念之一。這么一個發展過程,也是需要我們從宏觀政策、行業標準、從經濟技術發展以及從制度、從各方面去規范。

歷史發展,分生產發展和生產力、環境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我們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這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第三個階段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三個階段非常適合我們建筑家裝行業。

前幾年去看房子,看到新房子恒溫恒濕,有新風系統,看不到空調,整個就像一個自然環境一樣,而且這是一個技術發展結果。實際上到了第三階段我們才發現技術的發展、生產方式特性和它的本質,本來應該就是人本的。所以我們走過第一階段,向自然過度攫取,但是隨著技術發展,我們學習領會一下金老師剛才講的,隨著技術發展,我們生產成本迅速下降,體現在我們跟環境的關系,我們對資源和自然秉性的消耗越來越小,以至于最后用自然秉性來裝飾家庭、裝飾環境。這個就是我們目前感覺到技術發展特別是綠色發展的理念對我們建筑裝飾業發展長遠的影響。

剛講到消費者,消費者有兩個方面,第一,理性。理性他就會現在綠色的產品,包括綠色材料、綠色裝修、綠色人居環境。另一方面的消費者是盲目的,信息不對稱,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誰來幫助他們來選擇?實際我們行業協會、中介研究機構、有責任的企業家來共同的制定這個綠色生產的標準,從各個環節,從各個方面來幫助消費者選擇,這個是我們業界都需要共同努力的。謝謝!

金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經營報》社長、博士生導師

記者:大家好,我的問題提給金碚老師,剛才李會長提到現在房地產行業漸漸走向一個成熟的階段,你也提到現在很多城市像北京上海一線城市或者部分二線城市已經進入存量房時代,存量房銷售面積漸漸超過增量房。我想問一下金老師,未來對于存量房交易是否會成為這個房地產的主要市場,對于建筑裝飾行業有什么樣的影響?

金碚:房地產是中國經濟中間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而且它的產業重要性跟其他國家相比更加的重要。對中國房地產這個行業,我想會一直成為中國經濟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但是這個行業也會轉型,我們很多行業,形成大量存量的房子,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間存量的房子一定會產生新的產業的業態空間。特別在中國。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特點,中國裝飾行業特別大,特別是家裝市場空間特別大。除了有中國經濟體比較大之外,也有中國文化的特點。中國人講君子動口不動手。所以中國人的家庭自己不裝修房子,西方人比較愿意動手,所以自己裝房子。中國基本上家庭都是找裝修隊來裝。裝修隊裝房子就跟做飯一樣,在自己家做飯形成不了產業,如果大家都到飯店去吃飯,就形成很大產業。中國也一樣。中國家家戶戶都自己裝房子,那當然裝修行業空間就小一點。早年有國外的超市進入中國,裝飾材料鋪面中國和外國不一樣,外國賣裝飾材料、裝飾工具那個鋪面比較大,而且都是面向家庭的。中國人沒有的,中國人就是找裝修隊來裝。所以這個就變成一個大的行業。

將來存量房越來越多,盡管不蓋房子,但是房子總是幾年就要裝修一次,而且中國人將來二手房交易會越來越多。一手房交易,房子蓋的比較飽和以后。二手房,特別是社會變動后,每個家庭會變化,變化以后,住宅就會發生變化。住宅發生變化,他不一定買新房,可以買二手房,二手房來了就要裝修。

所以裝修的空間,無論從中國的經濟體,無論從中國宏觀經濟上的特征來說,還是從中國人文化特征來講,我想裝修行業都會是一個持久的、長遠的比較興盛的行業。而且它的收益率也會是比較高的。大家有一個誤解,以為說科技越發達、技術越發達,附加價值就越高,不是這樣的。剛好說反了,科技越發達、技術越發達,產品附加價值越低,成本越低、效率越高。將來什么東西附加價值會真正高呢?它的作用不是科技造成的,是藝術造成的,是差異化造成的。真正的利潤的來源不是科技的進步,而是你這個產品與眾不同、產品的差異化,我們建筑裝修產業剛好兼具科技和藝術的交匯,科學技術對你這個行業的影響,實際上你這個東西成本越來越低,質量越來越好。而藝術這一端會使得你的產品附加價值比較高。

因為中國人的文化,君子動口不動手,愿意動手的人不太多,中間比較少部分愿意動手的人價格就比較高。所以你們用的工匠,價格也會比較高。什么瓦匠、木匠,人家不愿意干,他愿意干,他就是要高的價格。所以在中國這部分人,企業會遇到這方面成本。而不是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會使你們成本越來越低、效率越來越高。企業要有誠信、東西做得好,這個東西價值就比較高。僅僅靠低成本競爭,這個行業也會遇到問題。因為人工成本會越來越高,盡管物質成本可能會越來越低,但是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你的產品有沒有特色,不是很精致,那你就比較難。謝謝!

李秉仁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

記者:我想問一下李會長,關于中國建筑裝飾藍皮書,建筑行業的首部藍皮書,藍皮書面世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么影響?你給我們大家講一講。

李秉仁:這是我們建筑裝飾行業第一本藍皮書,也是中國建筑裝飾行業30多年發展的一個經驗的總結。應該說,中國的建筑裝飾行業很有特色,這在全世界來說可能是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是最大的,而且還能發展成為很大的行業。我們這個行業發展也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很大貢獻,特別是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貢獻很大。所以在座各位你們誰都離不開建筑裝飾行業,你們家房子總是要裝修的。

這本書的問世也是我們30多年來一本經驗的總結,同時對我們建筑裝飾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些客觀的分析和評價。能夠為企業發展、為決策提供制定規劃、制定企業發展戰略重要的參考。當然我們也希望這樣的書能夠做得更好,同時我也感謝我們在座很多的企業、企業家們對我們這本藍皮書的支持,特別是社科院文獻出版社對我們的支持,我相信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來更好地分析總結研究我們的行業,推動我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謝謝!

記者:我的問題仍然提給李會長,藍皮書提到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您認為應該如何實施轉型升級,在此過程中又該誰來引導?謝謝!

李秉仁:關于產業轉型升級這是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我最近也關注一些關于我們中國制造業一些問題,包括我們中國制造2025、德國工業4.0等等,也有關于中國制造業一些說法。就是說對于中國制造業,當然我們建筑裝飾行業也是一個制造業。中國制造業到今天還處于一個中低端水平,這是客觀事實存在的。有些人對世界制造業進行分類,第一檔就是美國,以創新為本,這個誰都趕不上,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趕上。第二是歐洲發達國家和日本,這是先進制造業。第三檔才算是中國,中低端的。再就是那些新興國家、落后國家。所以對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也包括我們建筑裝飾行業轉型升級確實需要提高我們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的質量和效益,這是我們面臨非常突出的問題。

當然大家說去產能很重要,但是我相信如果企業、一個行業如果沒有創新能力的話,那你就失去了你生存的基礎。在我們建筑裝飾行業轉型升級過程當中我們也希望廣大企業家們要作出你們的貢獻,畢竟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只有你們的創新才能真正推動我們建筑裝飾行業創新和發展。謝謝!

記者:我想請問一下李會長,您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裝飾建筑行業呈現哪些發展特點?第二,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之后,建筑裝飾行業方面面臨哪些新的形勢和挑戰?謝謝!

李秉仁: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應該說我們現在的建筑裝飾行業是從香港學來的,所以我們深圳的企業就特別多。這30年來,實際上只有中國形成了這么大一個裝飾行業,這里有中國特色。應該說30多年來發展,我們這個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每年增長速度超過我們GDP增長。前30年每年10%以上,十三五規劃也達到7%-15%。當然這個過程中我們創新能力、技術水平也是在不斷提高。同時也是為國家經濟作出很大貢獻。建筑裝飾產能去年3.4萬億,很大一個行業。建筑裝飾行業就是為我們所有人提供一個安全的、健康的、環保的、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每個人都一樣,你每天都要在這個環境中生活所以說我們對于經濟發展做了貢獻,對社會發展做了貢獻,特別對于改善人居環境作出貢獻更大。

五中全會提出來的,我們要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特別是對我們建筑裝飾行業,創新和綠色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會經常講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其實就是說我們要推動一個行業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就是70年代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我的理解對我們這個行業推進綠色發展核心問題就是節約和環保,因為我們在發展過程當中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當中,他遇到同樣一個問題,就是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的嚴重污染。所以說我們在推進建筑裝飾行業發展過程當中必須把推進我們行業綠色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工作。協會編的第一本建筑裝飾綠色評價標準,我們已經通過審查了,應該很快會以協會名義正式發布作為一個協會的標準。我相信這樣的標準對于推進行業發展、指導我們綠色發展會起到很重要作用,希望大家關注,也希望大家給予支持。謝謝!

記者:我請教一下李會長,從過往經驗來說,房地產跟家裝行業關系非常大,一般來說房地產火爆的年份,家裝行業生意比較好,大家也過得比較好。這個背后原因是什么?

李秉仁:關于家裝市場,中國是最大的家裝市場,廣義地說,我們家裝市場可以達到4萬億。房地產這個事不再多說了,一句話,中國的房地產應該說開始從一個不成熟的產業逐步向著成熟產業發展過程的,或者說開始比較成熟,只能說這么一句話,其他的就不說了。

對家裝來說,這幾年情況一直很好。我舉個例子,你比方說去年北京市的商品房銷售30萬套,新房子10.5萬套,舊房子19.6萬套。30萬套商品房的交易,新房子只有10萬套,但是裝修是30萬套。所以說我們這些年來家裝市場一直很好,我們雖然受到房地產調控的一些影響,但事實上我們家裝企業一直呈現很好的發展勢頭,這是當前面臨的一個現實。所以我還是對我們的建筑裝飾行業充滿著信心。謝謝!

記者:我有兩個問題,李會長怎么看待互聯網家裝企業給市場帶來的變革?另外一個問題,到目前為止,國內大型家裝企業和互聯網平臺好像還沒有成功合作的典型案例,您認為未來雙方是否有這種合作的可能或者是從哪些方面可以更好的結合?

李秉仁:互聯網+對我們建筑裝飾行業發展這是最近幾年的趨勢。互聯網+企業一部分是我們建筑裝飾企業,比如現在幾大上市公司,他們都進入了互聯網+市場。這個規模都是蠻大的。還也一部分是叫信息產業,就是我們這些網絡,像土巴兔也好等等,是一個平臺。互聯網這部分企業進入家裝市場應該說也有做的很成功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家裝畢竟是一個線上跟線下的事情,僅僅是線上這是不可以的。如果完全是一個平臺,我只接單,再找人干活,這種結合的話恐怕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所以說我們現在的很多裝飾企業他進入互聯網+,他的情況是要好一些,因為他自己有自己的隊伍,線上線下結合很好,這樣才能推動互聯網家裝行業的發展。當然我們最近幾年互聯網+才發展起來,希望我們這些互聯網+家裝企業能夠越來越規范,在市場競爭當中使我們這些企業越來越規范,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能夠為我們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這是一個發展的趨勢。當然我也想競爭一定是很激烈的,不管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建筑裝飾行業,都是一樣的。謝謝!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

《中國建筑裝飾藍皮書》發布會嘉賓合影

中裝協秘書長劉曉一

“裝飾中國”高峰論壇

嘉賓接受媒體采訪

《中國經營報》社長金碚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葛道順

策劃出品:中裝新網專題策劃:齊銳編輯:齊銳專題設計:馬靜 專題制作:吉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