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通知要求,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該舉措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必要措施,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有利于發展信用經濟、建設統一市場、促進公平競爭、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
2016年7月第1期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通知要求,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該舉措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必要措施,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有利于發展信用經濟、建設統一市場、促進公平競爭、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首先從工程建設領域入手,清理和規范各方面過多過繁的保證金。根據該會議部署,有關措施初步估算將盤活建筑業企業近萬億元資金。反過來說,這天文數字的資金就是沉淀甚至沉沒的萬億元,昭示著建筑企業的不堪重負。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不由得讓人心生疑惑,保證金真的導致了建筑業億萬資金的沉淀?
據知情人士披露,通過對七家央企調查情況看,他們繳納的各類保證金,僅2015年度就高達311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1.3%。全國平均各類保證金的總額占企業年營業收入的10%。而且這些保證金大多以現金方式繳納。據此估算,近兩年全國加起來,每年的保證金的確能超過上萬億。
怎樣盤活這億萬保證金?在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給出了解決方案:全面清理各類保證金,除依法依規設立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轉變保證金繳納方式,按時返還保證金。嚴格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工程質量保證金的預留比例上限不得高于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5%。規范保證金管理制度,對保留的保證金,要抓緊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保證金管理制度和具體辦法。嚴禁新設保證金項目,未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各部門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工程建設領域新設保證金項目。
在建設單位和相關部門管理過程中,采用先讓施工企業以現金方式繳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待工程完工達到相關要求予以退還的管理手段,以其手段硬、管理簡單、有 后續制約的特點,被建設單位、各相關管理部門越來越多地采用。由于沒有規范的管理,致使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種類不斷增加,形成了收取名目繁多、占用資金數 量巨大、企業不堪重負的現狀。
眾所周知,建筑業是微利行業,產值利潤率不足3%,工程保證金籌措主要來自企業流動資金,有不少是向銀行借貸。資金成本高企,進一步降低了利潤水平,而且保證金制度對被管理者規范多,對建設單位規范少;對施工單位規范多,對行業主管部門規范少,嚴重阻礙了企業轉型發展。
而那這些保證金有多少發揮了“保證”作用呢?以2012年工程質保金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2年全國建筑業企業工程結算收入為12.888萬億元,如按照5%的比例估算,當年建筑企業繳納的工程質保金為6440億元,而質保金實際使用比例在6%左右。在大量資金被建設單位無息使用(或閑置)的同時,企業為了生存或擴大再生產,不得已還要通過貸款緩解流動資金的不足,額外增加了經營成本,直接影響了生存和發展。
僅質保金一項,就相當于同期全國建筑業利潤總額的135%。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建筑業企業以保證金形式被占用的資金占到企業年營業收入的10%甚至更高,且大多數是以現金形式繳納的。 而且,收取保證金一方逾期不歸還、以種種理由拖延歸還、拖延后不支付任何資金占壓成本的情況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在建筑市場資金面緊張、建筑業企業被拖欠 工程款數量大、又有大量保證金被占壓的情況下,此問題成為建筑業企業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清理保證金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事情。不過,從上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保證金雖然給建筑業帶來了許多的麻煩與隱患,但是的確也是一個對建筑企業頗有制約效果的手段,要是清理了保證金,建筑企業會不會也因此失去約束呢?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針對這個問題作出過回答,在保證金取消之后,將通過銀行保函制度來替代現金方式繳納保證金,引進第三方金融機構,對業主和施工企業進行約束。并提到這是一種國際慣例。
銀行保函(Banker's Letter of Guarantee,簡稱L/G)是指銀行應委托人的申請而開立的有擔保性質的書面承諾文件,一旦委托人未按其與受益人簽訂的合同的約定償還債務或履行約定義務時,由銀行履行擔保責任。
雖然說銀行保函制度是國際慣例,有銀行作為擔保的確有積極意義,但是這一制度在引進中國實施的路上會遇到哪些困難與阻力,尚且還是未知數。
再者,引進銀行保函制度這一條是在《通知》轉變保證金繳納方式這一方案中,所以說即使是進行銀行保函,也是在全面清理保證金之后,即使有別的保證金繳納方式,保證金的繳納數額也是減小了不少。也許保證金的額度與約束企業的強度不是正比,但是并不能否認他們之間有一定聯系。
當然,這一決策不管怎么說都是具有先進意義的。畢竟,在引入銀行保函制度,建筑企業更多的是建立一種信用體系。信用與保證金之間是沒有辦法劃入等號的,也許在短期內可能會覺得保證金比較實用,但是一個建筑企業要長久的發展下去,更重要的還是建立良好的信用。
綜上所述,國務院這次的工程建設保證金的規范行為,是對建筑企業轉型升級的一次有力的推動。將建筑企業被動的保證金約束模式,轉變為建筑企業自律建立良好信用的模式,從而謀求企業的長遠發展。
在易軍副部長在回答記者關于“如果對這方面的保證金進行規范清理的話,會不會造成對相關工程建設企業的約束性有一些放松?”和“未來對新設的項目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防止新設的保證金出現?”的提問時,多次強調信用的重要性。可見,信用體系是未來建筑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Copyright © 2012 www.w9nm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3號樓1508-1510 郵編:100070
聯系電話:010-8811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