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2016年5月第1期

汶川地震8周年:如何裝修,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01

你是否還記得,八年前的那場大地震

  又到了 “5·12汶川地震”的紀念日了,歲月匆匆,這場給中華民族帶來創痛的災難,一晃已過去了8年。各地紀念地震的活動仍會進行,不過關于這場地震的討論,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沉寂下來。

  地震的記憶雖然苦澀,但經過歷史的沉淀,會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寶貴財富,關鍵在于我們用怎樣的態度去認識這場災難。在德國作家格拉斯看來,記憶是剛直而真誠的,它不容許有任何的粉飾。我們對這場災難的認識,應是基于歷史事實的真誠,這種真誠既不否定成就,又不掩蓋問題,是一種冷靜客觀的反思。

  8年來,我們目睹了地震災區舊貌換新顏的奇跡,也思考著地震所暴露的隱患,如房屋的抗震能力弱、志愿者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低、慈善款項的漏洞、民眾對地震預防知識的缺乏等,這些都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地方。盡管有些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有些則仍未改觀,如若置之不顧,則仍有可能重蹈覆轍。

02

買房支招:分分鐘變身結構專家,不再被忽悠

  如果我們已經不能選擇我們生活的城市,這里有無法割舍的親人、朋友、工作和眷戀的故土,可恰恰它有處于地震高烈度區,我們應該怎么辦?唯一的辦法就是選擇更加抗震的房子了,請大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原則1:買新不買舊

  由于歷史原因(此處省略500字......),我國是從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才開始考慮抗震設防的,24萬名同胞的生命開啟了我國的抗震設防事業。1978年,我國出版了第一本強制執行的《工業與民用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如果算上設計、建造周期,也就是第一批建成的抗震房屋大約在1980年左右。看明白了么?就是1980年之前的房子,如果不是學區房啊之類的,咱就別考慮了,都是不抗震的(開展過加固的除外)。

  原則2:關注區劃圖的變動

  如果你以為1980年之后建成的就沒問題了?天真了不是。筆者在上面放的區劃圖是2015年的新版,100%國土面積全部設防,但這已經是第五代了好么?您的房子一定不是按照這一標準建造的!如果我告訴你第四代區劃圖中,我國還有20%的國土面積是不設防的,會不會有點細思極恐的感覺呢?那前三代都是什么樣子呢,各位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但還是那句話,買新不買舊。

  原則3:房屋結構選擇

  1.磚混結構的房屋謹慎購買。磚混結構:建筑中豎向承重結構的墻、柱等采用磚或砌塊砌筑,柱、梁、樓板、屋面板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通俗地講,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和大部分磚墻承重。

  2.底框結構謹慎購買。臨街的住宅、辦公樓等建筑在底層設置商店、飯店、郵局或銀行等,而一些旅館因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也往往要在底層設置門廳、食堂會議室等。這樣,房屋的上面幾層為縱橫墻較多的砌體承重結構,而底層則因使用要求上需要大空間的原因采用框架結構形成了磚混底層框架結構。

  3.一層私搭亂建的房子謹慎購買。目前,有很多居民為了一己私利,將一層的外墻打開,擴展自家面積,或者改變住宅用途,進行超市、餐館等商業經營。這種房子的承重體系很有可能已經被破壞了,建議不要購買。

  4.推薦框架—剪力墻、框架結構、輕鋼結構。算了,筆者上學時也是學渣一枚,具體的不講那么多了,買房的時候帶個土木的學霸,這都是小問題。

  5.重點推薦一下采用減隔震技術的房屋。結構消能減震技術的方法是指在結構的某些部位(如支撐、剪力墻、節點、連接縫或連接件等)設置消能阻尼裝置或元件,通過消能裝置產生摩擦非線性滯回變形耗能來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減小主體結構的水平和豎向地震反應,從而避免結構產生破壞或倒塌,以達到減震抗震的目的。文科生們又要走神了……一句話,買房子聽到減隔震了,靠譜。

  下次如果你看到什么新聞、記者、雜志、商家,再宣傳什么建筑能抗7級地震、8級地震的,你就狠狠抽他的臉!!告訴他,你才能抗8級地震!抗震都用烈度表示好么!!如果你碰到售樓處小姐、地產中介小哥,就問他你這房子是幾度設防的,分分鐘變身結構專家,讓他(她)不敢在你面前裝。

03

如何裝修,才能在地震時讓房子的破壞降到最低?

  一、裝修時,這四種改造最危險,千萬別干

  雖然買房時挑了又挑、看了又看,但讓人百分之百滿意的戶型還是鳳毛麟角。許多人拿了新房鑰匙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拆東墻、挪西墻,重新調整房間布局。

  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會主任宋廣生表示,一般來說,房屋的抗震設施集中在混凝土結構剪力墻、梁和樓板。住戶在裝修房屋時,最好別破壞這些結構。其中,一些業主為了擴大房屋使用空間,隨意拆改墻體的現象是最常見的。

  一般情況下,如果一樓的一戶居民將承重墻大面積拆除,會導致該樓的抗震性能減弱和負荷應力出現異常。如果發生地震,樓體很可能會發生整體坍塌。即使一樓承重墻不拆除,其他樓層的承重墻被拆除,樓體應力結構也會產生變形,結構會變得更為脆弱,發生毀滅性坍塌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宋廣生總結了幾種最危險的改造方法:

  首先,在裝修中,拆掉部分甚至整片承重墻或隔墻。常見的部位有居室或客廳,廚房通向陽臺的門聯窗墻體,廚房或客廳的隔斷。

  其次,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利用墻體做一些壁柜、櫥柜、鞋柜。

  再次,隨意改變衛生間和廚房的布局,拆除衛生間和廚房的墻體。由于以上做法減少或取消了房屋過梁、圈梁或上部墻體的支撐,造成墻體或樓板的位移,嚴重削弱了房屋的抗震能力。

  最后,家居裝修時,有時會用電錘在墻兩面的同一個位置上打孔,這樣勢必大大降低承重墻的承重能力,從而破壞了房屋安全性。其實,做木墻裙、包門套、包啞口等,都可以用射槍的鋼釘將木龍骨或板材固定在墻上,也可以用黏合劑、建筑膠粘貼。

  在傳統觀念中,一直存在這樣的看法:房內的承重墻不能拆,而非承重墻都可以拆。其實這也是大錯特錯。相對于承重墻來說,非承重墻是次要的承重構件,但同時又是承重墻極其重要的支撐。它至少要承受兩部分負荷,一部分是墻體的自重,以六層住宅為例,底層住宅內的非承重墻要承受上面五層墻體的重量;另一部分是從結構上來講,非承重墻通常還是設計上的抗震墻。也就是說,如果發生地震,這些非承重墻將和承重墻一起承受地震力。因此,就某一個家庭來說,拆除非承重墻或在墻上打個洞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整棟樓的居民都隨意拆改非承重墻體,將大大降低樓體的抗震力。

  二、五大事關生命安全的原則,請謹記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賴以生存的住房以及裝修質量。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裝修中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能影響整個房子的抗震能力。如何裝修,才能在地震時讓房子的破壞降到最低?以下幾個事關生命安全的原則請謹記。

  原則1:對于“磚混”結構的建筑,凡是預制板墻一律不能拆除,也不能開門開窗。特別是厚度超過24厘米以上的磚墻,一般都屬于承重墻,不能輕易拆除和改造。承重墻承擔著著樓盤的重量,維持著整個房屋結構的力的平衡。如果拆除了承重墻,破壞了這個力的平衡,造成的后果恐怕是沉重的、哪個業主都無法承擔的生命的威脅。除了承重墻是絕對不能拆的,輕體墻也不一定可以拆。有的輕體墻也承擔著房屋的部分重量。比如,橫梁下面的輕體墻就不可以拆——因為它也承擔著房屋的部分重量。拆了,一樣會破壞房屋結構。

  原則2:門框是嵌在混凝土中的,不宜拆除。如果拆除或改造,就會破壞建筑結構,降低安全系數,重新安裝門也比較困難。如果是磚混結構的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原則3:陽臺邊的矮墻不能拆除或改變。一般房間與陽臺之間的墻上都有一門一窗,這些門窗可以拆除,但窗以下的墻不能拆,因為這段墻是“配重墻”,它就像秤砣一樣起著挑起陽臺的作用,如果拆除這堵墻,就會使陽臺的承重力下降,導致陽臺下墜。此外,在使用過程中,不建議在陽臺放置大型魚缸、跑步機等荷載很大物品。

  原則4:房間中的梁柱不能改。梁柱是用來支撐上層樓板的,拆除或改造就會造成上層樓板下掉,相當危險,所以梁柱絕不能拆除或改造。

  原則5:墻體中的鋼筋不能動。在埋設管線時,如將鋼筋破壞,就會影響到墻體和樓板的承受力,留下安全隱患。

  三、陽臺少放柜子和花盆

  作為一方獨立的空間,陽臺常被人們賦予多種功能,改作臥室、書房、廚房,甚至堆放重物。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張志革院長呼吁,出于安全考慮,人們應該為陽臺“減負”。

  張志革稱,陽臺與臥室相連是我國居室常見的結構,不少房主采用“空間借用”的思想,打掉主臥室與陽臺間原有的門窗,剔除一部分墻垛,使陽臺成為主臥的一個延伸,原來狹小的臥室空間就變大了。但是,對于一些混凝土墻體的樓房來說,可能會影響整幢樓的抗震效果。

  還有些人為增加陽臺的利用率,在陽臺上安裝封閉的窗、墻,或將陽臺前沿向外伸展、搭板,在板上安裝箱籠存放雜物、花盆,甚至裝上空調主機,這些做法,會使陽臺承重量大大超過其設計承載力,支撐陽臺荷重的懸挑梁根部容易斷裂,嚴重的還會導致陽臺墜落。尤其是空調機日夜運轉產生的振動,會對陽臺造成持續的破壞。

  張志革介紹說,陽臺底板的承載力每平方米為200公斤—250公斤,如果堆放的物品超過了設計承載能力,安全度就會降低。所以,裝修時,不要在上面鋪設大理石、花崗巖等沉重石材;避免填充過多的水泥及沙子,以抬高地面;也不要把書柜等過于沉重的物品放到陽臺上。

  另外,房間與陽臺之間的墻上一般有一門一窗,這些門窗可以拆改,但窗以下的墻不能動。這段墻叫“配重墻”,它像秤砣一樣起著挑起陽臺的作用。拆改這堵墻,會使陽臺的承重力下降,導致陽臺下墜。

  四、房屋吊頂選輕的

  地震時,屋頂和梁往往是最先垮下來的,因此,屋頂裝修應盡量從簡。

  中國室內設計學會西安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習晉說,房屋的頂部裝修不要太復雜,避免選擇太重或者易碎的材料,吊頂的材料最好選擇比較輕的。另外,墻面上的裝飾避免使用易碎材料,如鏡面玻璃等,玻璃制品要盡量做到鋼化。

  在龍骨的選擇上,輕鋼龍骨安全系數較高,它的結構屬于柔性連接,在發生強烈地震時,只會出現變形,但不會有崩塌、斷裂的情況出現,因此在裝修中應多采用輕鋼龍骨,使用達標材料。

  懸掛物必須穩妥,比如吊燈、懸掛裝飾品等,都要在安裝的時候做基礎加固,同時也要盡量避免過重,減少在地震時掉落傷人的可能性,使災害發生時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吊鉤的承重力也十分重要。根據國家標準,吊鉤必須能夠掛起吊燈4倍重量才算是安全的。因此,裝飾客廳時,對吊鉤的承重能力必須加以檢查測試。在施工中要注意避免在混凝土圓孔板上鑿洞、打眼、吊掛頂棚以及安裝燈具。

  五、增加樓板負荷

  地震容易斷裂地板別鋪大理石在裝修中,不止做“減法”存在隱患,做“加法”也很危險。 宋廣生表示,一些住戶在裝修中,增加樓板負荷,也會造成房屋安全問題。比如說,為了改變房屋結構,在原有的樓板上加設墻體以分隔空間,增加了樓板的永久荷載;在樓板上隨意射釘、鑿洞,破壞了樓板結構;在鋼筋混凝土頂棚上隨意打洞鑿鉆,鑿出板內鋼筋,來固定天棚、吊掛風扇和燈具等較重物品;更有甚者,還會切斷板內的受力鋼筋。這些做法均嚴重破壞了樓板的結構性能,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尤其要注意的是,地面裝修不要過厚。有些住戶在裝修中選擇較重的花崗巖、大理石等石材地板,作為地面鋪裝材料,疊加水泥砂漿層,使樓板的永久荷載增加,極易發生樓板開裂或折斷的危險后果。按照安全規定,房屋地面裝飾材料的重量不得超過40公斤/平方米。所以說,無論是鋪地磚還是花崗巖,包括水泥灰的厚度都不應該超過2厘米。這樣,每平方米在樓板上增加的重量能保持在25至30公斤左右。

  六、水電改造要謹慎

  水、電、氣的改造,除實用外,更要考慮安全性與規范性,以減少意外災害發生時,導致漏水、漏電、煤氣天然氣泄漏等二次災害的可能性。

  選用水管材料時,不要選用鋁塑管,而應選PP-R、PE等新型塑料管材,或較高檔次的不銹鋼管和銅管;水管在通水時,會因管內空氣產生湍流現象引起水管震動,因此安裝水管時應多加管卡子固定,以保證管路長期穩固;盡量不要把水管暗埋在地面下,以防跑水。

  如今,人們居室中的電器越來越多,走線也都基本采用暗埋方式,這就造成了很多安全隱患。裝修時,最好采用銅質電線,其導電性能更好,安全性也更高。而暗埋在墻壁內的塑管,也最好選用硬質PVC管材。在具體施工中,電線在塑管中不能纏繞、打結和出現接頭。在開關和插座的選配上,不要圖便宜,最好選擇價格稍高的名牌產品。在衛生間等潮濕環境,一定要使用專用防潮插座。耗電量較大的空調等電器,要單獨走線、使用專用插座。

  燃氣管道的改造,一定要找燃氣公司的專業人員來操作。很多住戶會將管道和閥門包封起來,容易造成燃氣泄漏,而且不易被察覺,也不容易擴散。一旦這些氣體聚集,一遇明火必然引起爆炸。

  此外,水、電、氣的閥門開關,需保證緊急情況下能方便操作,在災害發生的時候可迅速地關閉閥門。

  七、衛生間不要隨意改變結構

  由于衛生間有很多排污管道,需要比較大的洞,樓板是預制托澆的,里面是鋼筋,是屋內最結實的地方。衛生間在整個房屋中一般空間最小,天花板、管道等都能有效地受到周圍受力柱的支撐。在地震的時候,有時候會來不及救援,而人的生存最需要的是水,衛生間有水(至少坐便器的水箱有),所以這就是躲進去的原因了。衛生間在躲避地震災難時如此重要,所以在裝修時,千萬不要隨意改變衛生間的結構。不要為了圖室內裝修的美觀,而犧牲其實用性。

結語

地震給準備進行家庭裝修的市民敲響了警鐘:裝修切莫忽視安全,隨意而為,留下安全隱患。裝修設計過程中,拆東墻、挪西墻、開門洞、加建房等戶型改造能更適合個性的居家需求,也能體現設計師的想法,但切忌不可隨意對房屋的原始結構進行改造,特別是改動到房屋的承重墻。如果像別墅這樣的單體建筑確實需要改變,觸動結構,也應該根據要求在原建筑設計單位容許的情況下,加固結構。


我要說:
From: 驗證碼:
互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