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陶瓷行業品牌企業東鵬控股發出公告表示要進行私有化。據知情人士透露,東鵬將斥資超2億元人民幣對股票進行回購,并有望在6月前完成并退市。對于東鵬控股私有化退市的原因,業內猜測紛紛,而東鵬并沒有給出回應。
聚美優品私有化引起的巨大爭議還未退去,此次東鵬控股啟動私有化退市的舉動又將上市公司私有化的話題再次推至風口浪尖,也使得“陶衛企業適不適合上市”的老問題再次被重談。那么,陶衛企業究竟適不適合上市呢?
2016年3月第1期
近日,陶瓷行業品牌企業東鵬控股發出公告表示要進行私有化。據知情人士透露,東鵬將斥資超2億元人民幣對股票進行回購,并有望在6月前完成并退市。對于東鵬控股私有化退市的原因,業內猜測紛紛,而東鵬并沒有給出回應。
聚美優品私有化引起的巨大爭議還未退去,此次東鵬控股啟動私有化退市的舉動又將上市公司私有化的話題再次推至風口浪尖,也使得“陶衛企業適不適合上市”的老問題再次被重談。那么,陶衛企業究竟適不適合上市呢?
近日,東鵬控股發出公告表示根據公司法透過協議計劃將公司私有化。公開資料顯示,東鵬始創于1972年,是世界級的瓷磚、衛浴產品專業廠家,中國最大的瓷磚公司。起草的相關產品標準達11項,獲得國家專利367項,經典的項目有北京奧運會場館、國家大劇院、美國帝國大廈。東鵬控股為了上市醞釀了10年,于2013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國內首個登陸港交所的陶瓷企業。
2013年東鵬控股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資料圖片)
東鵬控股于2016年1月31日遞交了私有化報告,報告中表示有風投公司邀約商討東鵬控股私有化進程,并于2月3日公告:主席何新明與Max Glory“聯席要約方”已接洽公司,建議透過協議計劃就私有化提出附帶前提條件的可能收購建議,每股注銷價下限4.48元,較停牌前溢價31.76%。目前,何新明與Max Glory分別持有公司股本31.07%及7.72%。
東鵬控股股票停牌價格為3.40元,于2016年2月4日復牌。當日漲幅最高為23%,收盤于3.92元,漲幅為15.29%。根據知情行業人士的透露,東鵬控股要回購市場持有股份,若按照每股注銷價4.48港元以及按照港元兌人民幣是1:0.8407的匯率來計算,預計要花2億元人民幣,有望在6月前完成并退市。
進程:
2016年1月30日,公司提出私有化計劃
2016年2月1日,公司臨時停牌
2016年2月3日,發布私有化邀約的公告并停牌
2016年2月4日,公司股票復牌
2月12日、17日、19日交易披露公告顯示,有交易方FIL Ltd已陸續賣出東鵬控股股份18000股、215000股、3600股。這意味著,東鵬控股私有化回購市場持有股份正在進行中。
對于東鵬控股私有化退市的原因,業內猜測紛紛,而東鵬并沒有給出回應。有業內人士總結,股價低迷估值過低、母公司資源整合以及大股東轉賣上市公司是退市三大原因。
相關人士分析,東鵬退市最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沒能獲得上市之后所預期的效果,尤其是從其在港股市場2年以來股價的變化情況來看,雖然該公司近年來銷售額每年都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勢頭,但股票價值卻一直被資本市場低估。據彭博綜合預測,國際同業平均2016年預測市盈率約12.68倍,而東鵬則維持5.14倍市盈率,折讓逾50%,估值偏低。
數據顯示,東鵬控股2013年12月9日上市首日,以2.9港元開盤,最終以2.7港元收盤,首日交易以低于開盤價結束,跌幅為6.897%;12月10日收盤價為2.67港元,再次下跌1.11%。截至2016年2月24日收盤,東鵬控股股價為4.05元,總市值為51.17億元。
至于為何東鵬控股的股票價格遠低于其真實價值,有分析指出,東鵬控股在香港上市,但香港市場作為以金融、服務等第三產業為主打產業的市場,對制造業重視程度相對不高;其次境外資本市場對中國大陸企業普遍存在程度不一的歧視,認為其或多或少會存在不良經營或財報,這使得企業在該市場會受到來自諸多方面的不公正待遇;再次香港近年來經濟增長乏力,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下滑,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亦不斷下降,這直接導致了港股市場的融資能力也遭受沖擊。
據了解,2015年行業低迷環境下,東鵬控股上半年營收16.52億,同期增長1.8%,凈利潤2.31億,同期增長28.9%。品牌瓷磚零售門店共有2556家,覆蓋中國600多個城市,同時在天貓瓷磚類銷售穩居第一。
2010~2015年東鵬經營狀況一覽:
上市公司選擇私有化的原因可以很多,這也是在阿里巴巴宣布私有化之后,眾多媒體和網友紛紛猜測的原因。其實,對于企業來說,上市縱然能夠擴大公司聲譽、籌集資金、成為公眾公司等多重優點,但因此會失去“自由”,而私有化的企業就像是沒有老板看著辦公的員工,不用定期交工作報告,也不用每天算計著遲到要扣工資,自己給自己打工格外自由。
私有化以后,首先不用擔心要披露敏感信息。上市公司可以不再按照SEC的要求來做定期信息披露,而公眾的監管也少了。當上市公司要進行戰略、架構的調整與重構時,可能選擇私有化。
當公司股價當期被低估時,許多公司也會選擇私有化。有分析師認為,私有化可以讓公司行為不再以股價為中心,而是依據現金流等因素來做出決策,可以提高公司在股市外其他市場的融資能力,公司治理會更加靈活。公司可以致力于長期目標,不用常常為短期符合市場預期而煩惱。
截至目前,東鵬控股基于哪種原因進行私有化尚不明晰。目前從港股私有化退市的有阿里巴巴,聚美優品也正進行私有化退市。
對于東鵬控股選擇在港股退市并推進私有化進程,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尹虹表示,在中國建陶產業存在這樣一個現象,有企業在不斷創造條件謀求上市,也有企業即使具備上市條件亦對上市無動于衷,還有企業在成功上市之后又想退市,因此東鵬退市可以理解為一種正常的企業行為。
尹虹表示,其實對于企業的上市與退市,在美國市場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在美國,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退市:第一,股東少于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于400個;第二,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于20萬股,或其總值少于100萬美元;第三,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第四,總資產少于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第五,總資產少于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第六,連續5年不分紅利。
“其實東鵬退市后企業的本質并未有任何改變,仍保持了股份制,退市后推進私有化進程仍強化了融資渠道、增加了融資能力,為提升企業實力打下了堅實基礎?!币绫硎?,隨著東鵬退出港股市場及私有化進程的完成,并不排除其未來邁出在A股或其他股票市場繼續上市步伐的可能。
對于東鵬控股實現私有化及即將退出港股市場的行為,華中某東鵬經銷商表示,這只是廠家總部在資本市場運作的企業行為,對廠商合作幾乎沒有產生影響,東鵬近年來在產品研發、渠道拓展、品牌推廣、經銷商扶持等方面的戰略措施都是根據市場而作出的,并沒有過多受到金融市場的影響。尤其是近兩年來東鵬的業績均保持住了良好的增長勢頭,這更加證明公司的決策是完全合理的,未來不管公司在金融方面作出何種決策,作為與東鵬有著多年良好合作的經銷商,都會表示支持。
縱觀陶業上市之路,歷經風雨。國內首家上市的陶瓷企業鷹牌陶瓷2010年從資本市場折戟而歸;斯米克上市后因業績太差,2012年戴上“ST”帽子;有上市想法的企業礙于環保生產、財務規范等方面暫緩計劃。東鵬退市使得“陶衛企業適不適合上市”的老問題再次被重談。雖然東鵬要退市的原因尚未清晰,但中國民營制造型企業的經營情況,大家心知肚明。
第一,在規矩存在漏洞的競爭環境中,守規矩者往往吃大虧。大部分民營企業的真實經營數據想方設法藏著掖著,上市企業卻必須將數據公之于眾。大部分民營企業經營靈活,上市企業有嚴格的規范。若在股市得不到高估值,首先從經營成本上講,就不如私有化,省下的成本就是利潤。
第二,上市對經銷商的影響難以調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制度嚴格,對于本企業員工來講可以“不換腦袋就換人”,對經銷商這個群體的影響則很難調和。陶衛企業的經銷商體系,都是多年打拼建立起來的,跟經銷商合作,大部分都是有規則卻靈活多變。特別是這兩年,市場下滑,經銷商都想跟廠家要政策,廠家在堅守中多少會有讓步,上市公司說一不二,經銷商利益照顧不好,生意難做。
第三,難以吸引資本關注。作為傳統制造業的陶衛企業,發展的天花板太容易被看到,缺少想象空間,連銀行貸款都對陶衛企業收嚴了,在資本市場更難受青睞?!盎ヂ摼W+”的大浪潮襲來,加上市場不景氣,讓不少制造型企業在“不務正業才能賺錢”的錯覺之下,想把傳統制造業做成“高新科技企業”,通過新項目吸引資本關注。但所見到的“不務正業”看上去就像一幫跳入滾滾洪流中沒有方向也缺乏掌控能力的人,拼命伸手想抓住河流上的一條樹枝,卻怎樣夠都夠不著。
上市募資有利企業發展,陶衛企業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但管理不夠完善、相關數據不愿公開是阻礙陶衛企業上市的主要原因。東鵬作為建陶領域的龍頭企業,在目前的時間點上選擇退市,將使得行業內有上市意愿的企業在謀求上市的進程中更加謹慎。
業內人士認為,民營企業雖管理不夠完善,但特點是機制靈活,決策可以很快到達一線,并被迅速執行。市場機遇稍縱即逝,快速反應的企業更容易獲利。但上市企業一個決策需要幾經論證,論證完成后機會可能已經喪失。企業上市要看自身情況,如果已經具備上市條件,且需要上市融資,那就上市;如果上市的目的不明確,就建議不要跟風。
無論是上市,還是退市,都是正常的企業行為。雖然東鵬控股此次退市原因尚未明晰,但可以肯定的是,退市之后的東鵬,依然有更新的發展可能。
Copyright © 2012 www.w9nm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3號樓1508-1510 郵編:100070
聯系電話:010-8811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