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2015年9月第4期

互聯網家裝“套餐模式” 襲來 你敢“點餐”嗎

01

“互聯網裝修”怎樣“騰空出世”

  14327763373890.jpg

    互聯網裝修可以看成是家裝O2O的2.0,從平臺模式延伸到用戶模式的“一站式產品”,這其中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幾方面分析。

  1、“互聯網+”的改造。家裝行業產值規模大,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高,用戶體驗差等天然屬性使其本身就具備被互聯網改造的基因,只是等待一個時機。互聯網思維的盛行及互聯網工具的成熟,就像是星星之火,點燃了互聯網裝修的燎原之勢。

  2、用戶需求的使然。家裝行業很不規范,家裝產品極其復雜,信息缺失,透明度差,貓膩陷阱多,用戶消費體驗差;加上一二線城市生活節奏快,使得一站式的簡單、透明、所見即所得的高性價比裝修產品呼之欲出。

  3、行業發展的推動。家裝O2O前期是中介模式,平臺連接了業主和施工隊、設計師、主材家具供應商等,讓家裝鏈條上的各種分散資源可以高度集中。不同平臺的模式、運營及財力等差異,使得對這些資源的整合力不一樣,讓一站式的裝修產品有了資源的保障。

 

02

傳統家裝行業的“痛點”:怎一個亂字了得

  1429599968486_000_副本_副本.jpg

    家裝行業,它已經不是一個被稱之為心塞的行業,而是讓你累覺不愛到怒奔的行業,每個角度的用戶體驗都沒有舒適感可言。痛點發生在多個環節,典型的包括:

  1.你很難知道到底要花多少冤枉錢:包括其中的建材產品與人工成本——被“返點”的建材與隨意被增加的人工成本;

  2.經常被默默的“坑”了N次:無論是裝修工人、工頭或者是裝修公司,都會在“不經意間”為了利潤常常讓客戶超預算;

  3.你永遠不知道到底何時能結束:工人、工頭拖延時間,讓承諾的交房時間一拖再拖;

  4.你擔心質量能不能保證:由于技工技術與經驗層次不齊,可能導致質量隱患,偷工減料等問題;

  5.牙齒打掉往肚里咽:被坑、被欺騙、還投訴無門。堆積不信任感,讓人奔跑于工地與建材市場之間,親歷親為又讓人勞心勞肺,并時常伴隨著的各種關系處理包括家庭內部、客戶與裝修隊、客戶與物業等,小宇宙感覺隨時要爆發,有木有。

  正是由于家裝的產業鏈條過長、牽涉環節過多,建筑裝飾無論設計、施工、選材,還是監理、驗收,其復雜性和專業化,導致家裝行業難以被標準化,曾被稱為“互聯網最后一塊沒有觸及的領域”。而在2015年的伊始,自小米投資了“愛空間”以來,互聯網+裝修引發了市場與資本的強烈關注,普通民眾更是喜大普奔高呼:解放軍來了。

 

03

互聯網裝修解決施工痛點了嗎

  互聯網家裝。

    那互聯網裝修模式的家裝公司是怎么解決施工問題的?現在主要是兩種方式:第三方承包施工和自養工人。做大就要承包施工,抓施工標準化和工人管理,以及提高他們的收益,建立高效、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做精細,做口碑,做高端用戶,可以考慮自有工人,復制慢,資金密集度高。

  愛空間:自有產業工人的概念模式

  愛空間從概念上來講是將工隊分包制改成產業工人制,施工隊都是自己企業培養的員工,但成本很高,必須提高效率,縮短周期降低成本。

  從趨勢來看,行業效率的提升是必然的,不過愛空間對行業的推動力,更多在“互聯網裝修”的概念傳播和引導。20天工期的詬病就不說了,難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現規模化。另外自有產業工人在裝修沒有大規模工業化前,也是概念和摸索,工人還是干著傳統的活兒。

  蘑菇裝修:產品標準化的工人雇傭模式

  主打套餐的互聯網家裝公司,盡可能得將產品標準化,在施工標準化方面,蘑菇裝修是代表。首先是施工標準化,有80道工序,嚴格執行300項施工標準,水電59個節點包含在599報價之內,輔料統一配給,監理30項重點控制節點驗收;其次提高了施工效率,不僅施工周期比傳統裝修縮短一半,而且接單數量比傳統裝修多一倍,從而增加了工人收入,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惡意增項;再次施工質量和客戶評級會影響分單及對施工人員的補貼獎勵。

  悅裝網:Uber方式的工人眾包模式

  相比傳統家裝公司的工費定價方式,新出來的互聯網家裝悅裝網是由工人定價,再根據輔材的價格進行測算,最終還原成公司系統報價。在制定預算過程中按照項目的實際情況,由公司質檢、工長、客戶及設計師共同參與制定預算,確定預算的準確性。保證了工人的利益后,確保裝修透明化,在簽訂合同后在施工過程中不再進行增項。

  另外,悅裝網出臺了一系列整體家裝工程管理標準,日常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標準規范以及悅裝網項目處罰條例等,建立高標準管控;其工人眾包就像Uber方式一樣連接,嚴苛標準管控下,口碑測評,優秀工人將獲得平臺補貼和獎勵。

  齊家網: 平臺從監管切入質量管控模式

  互聯網家裝平臺對提供服務的家裝公司如果管控不力的話,漫長的裝修周期會問題不斷。齊家網針對裝修過程不透明、質量沒保障等問題,推出“齊家保”服務,裝修業主通過其平臺簽約家裝公司,就可以免費申請該服務;即齊家網通過專業的監理人員會進行五次關鍵節點驗收,并設置階段性付款和平臺尾款托管的方式來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從而為裝修業主提供全程保障。

  這也是平臺作為中介應盡的義務,但裝修的復雜性及節點驗收的繁瑣嚴重依賴于專業的人,如果這個監理專業度不夠、責任心差、工作量飽和等都會影響驗收結果。

  以上模式都會受制于施工標準不統一,工人產業化不夠的制約。且標準化施工和工人產業化相輔相成,只有標準化了,產業工人才會做大,像流水線一樣,可復制性強,也是互聯網裝修能否真正成為一種裝修標準和生活方式的基礎。

 

04

互聯網裝修“套餐模式”襲來

互聯網家裝。

 1、概念

   先普及幾個家裝概念,清包、半包、全包和整裝模式的區別。青包也叫包清工,業主買所有材料,施工找工長或家裝公司;半包是業主買主材,施工方負責施工和輔料采購;全包,就是包工包料,硬裝的所有材料采購和施工都由施工方負責。整裝則是從基礎裝飾到全房家居,再到系列軟裝,家電配套,提供一站式服務。

  有人曾說:清包,費心在前頭,放心在后頭;全包,省心在前頭,煩心在后頭;半包,不偏不倚中庸之道。當然,這是形容傳統裝修的各種問題。而目前互聯網裝修模式的家裝公司則以全包為主,完成硬裝部分,然后延伸至軟裝、家具和家電。

2、“全包模式”是用戶的選擇嗎?

  有人說施工包才有前途,主材得讓用戶選,自由搭配才有自己想要的風格。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首先,硬裝本身沒有太多個性化。《互聯網裝修大戰背后:個性化設計是個偽概念》中直言硬裝個性化可以忽略不計,頂多電視背景墻、吊頂多給幾個選擇,不會影響后面的軟裝搭配。另外家裝公司的“設計師”都是業務員,以打單和拿材料回扣為收入點,也不具備設計能力和服務意識。

  其次,用戶不懂裝修,只會被下套。對大部分用戶來說裝修都是陌生消費,需求不清,不知道怎么去裝修;而家裝產品消費又是家庭消費里面最復雜的產品,用戶不知道找誰放心,一頭霧水,東奔西走,最后還是被談單設計師和施工的各種貓膩所坑。那自己動手吧,半包或青包,往往即貴又丑,錢沒少花,裝出的效果很丑。

  再次,不要將偽需求看成是真實需求。其實,用戶的裝修需求很簡單,就是想要一個完整的、高性價比的、所見即所得的、裝好的家。而不是選材料,挑花色,跑工地,這些不是真實需求,只是用戶不放心,不信任的真實反映罷了。這么來看,互聯網裝修的全包是符合用戶需求的,而不是施工包。

  最后,從長遠來看,家裝行業效率太低,提升效率是趨勢。傳統家裝的裝修周期是90天,而互聯網裝修多是45天為主,提高了施工效率,以蘑菇裝修為例,不僅施工周期比傳統裝修縮短一半,而且接單數量比傳統裝修多一倍,從而增加了工人收入,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惡意增項。

  3、“套餐模式”面臨的真正問題

  很多人在批判互聯網裝修的套餐模式,其模式肯定是存在問題的,本質問題有如下幾點。

  問題一,產品同質化嚴重,靠營銷概念突圍。大家都與國內一線主材合作,產品形式雷同度高,“無增項”、“頂級供應商”、“環保材料”等大同小異,施工也差不多,能看到的更多是營銷上的差異,就看誰在供應鏈管理、施工管控和市場運營方面更強了。

  如悅裝網打出德系概念,有“7大德系工藝”、“15大德系品牌”,紫薯家裝定位為“最自由”的互聯網家裝,美家幫777/㎡打環保牌,蘑菇裝修打性價比,在西安、北京、成都、沈陽市場從8月20日發起“599/㎡性價比前所未有,90天后再也不見”市場活動,互聯網家裝平臺齊家網請“暖男”黃曉明代言,率先打明星牌。

  問題二,中低端用戶形成的品牌印記導致延伸困難。現有套餐模式的用戶大多是中端,在一線城市甚至可能都是低端用戶,這樣形成的品牌感知對以后的產品延伸,如設計、軟裝、智能家居等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會使用戶覺得你就是做基礎硬裝套餐的,能設計出好的效果圖嗎、軟裝能落地實現嗎、智能家居那么高大上也能搞......等等一系列疑問。

  問題三,價值鏈太短,盈利待考驗。前面也說了,靠“基礎施工+主材”的全包模式只能作為流量入口產品,又是低頻消費,無法成為利潤型產品。施工透明沒利潤,材料整合力不強,就難以拿到低價等,只能靠軟裝、家具及智能家居等獲取高毛利了。但產品的延伸,勢必需要品牌形象的支撐,但中低端的產品形象認知,會讓延伸有些尷尬。

 

05

未來的互聯網家裝公司是什么樣?

  套餐之后互聯網裝修模式如何發展?在施工標準化和產業化的基礎下,應該出現三種類型的互聯網家裝公司:

  一)成為標準化的施工公司。未來優質的裝修工人是稀缺資源,他們也是手藝人,工費一定是持續上漲的。誰將施工最大化的標準化,就會獲得更高的收益,也會推動行業施工標準化。此類公司更多會成為產業鏈的最后一環,當然監理在這個時候已被弱化了。

  二)成為F2C的供應鏈公司。現在的互聯網家裝公司純粹依靠“基礎裝修+主材”無法獲得高毛利,只能借助“硬裝+全屋定制家具+廚電+軟裝+智能家居”獲得更高營收。從業主的最終需求來看,拎包入住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家,只是現階段各大家裝公司的信譽、口碑、設計水平、施工能力、供應鏈管控及成本控制還達不到用戶的心里期望。

  而從盈利點分析,施工收入屬于微利,家裝公司一個月能做100單就不得了;為設計買單的用戶個性化需求很多,要求很高,也不屬于目前互聯網裝修的目標人群;唯有在材料上做到F2C在供應鏈上可以賺取更多利潤。一站式裝修服務里,至少70-80%都是主材、家具、電器等產品。但供應鏈的掌控需要量的支撐,要不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另外供應鏈最大的難題還是復制難,全國性的公司如何復制?現在就連主材做到這點都有困難,更別說軟裝了。現有的解決辦法就是讓材料標準化。

  三)成為個性化的設計公司。現在選擇標準化產品的用戶多是對價格敏感,而如果有可能將個性化定制的成本降到和標準化生產一樣的價格,且裝出效果也很好,那用戶一定會選擇個性化定制。隨著低成本的個性化生產取代標準化生產的工業4.0到來,讓這一想法有了可能。

  有了個性化的設計后,通過3D打印和標準化、模塊化的裝修、安裝達到所見即所得的裝修效果。這類公司核心優勢就是個性化設計。

 

結語

    傳統家裝行業的產業鏈條過長、牽涉環節過多、建筑裝飾無論設計、施工、選材,還是監理、驗收,其復雜性和專業化,導致家裝行業難以被標準化。互聯網家裝的上線給用戶帶來新的期待,同時也帶來一些失望。互聯網家裝的套餐模式不可避免的地存在缺陷,重要的是要找到本質,正視問題,以用戶為根本出發點不斷改進。因此,互聯網裝修模式的全包雖然是有用戶需求基礎的,但還要不斷迭代,從現有的硬裝,得打造融合軟裝、家具、智能家居等構成的完整的家,延長價值鏈,提高營收。在此過程中,要解決產品同質化的問題,找到競爭的差異化優勢。

我要說:
From: 驗證碼:
互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