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就根據以前的感受和體會做個發言,供大家參考。材料選取實際上是設計、規劃、裝飾最后成活的東西,就如最后大家看到的,地磚、墻紙、地膠,設計師自己也記不住,規劃什么的他們也都記不住,他們所能看到的就是裝的好還是不好,所以說規劃、設計、裝飾所有的東西最后的著眼點都是選材。材料選好了,設計效果就會被體現出來,你的規劃設計、思路也就都出來了,領導的意圖也出來了,老百姓的想法也就全都出來了。所以選材,我覺得不僅僅只是一個材料的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選材要有前瞻性規劃的思想,甚至你可能要站到某些角度想問題。比如說院長的決策或者想法和愿望以及需求等,當你站在他的角度上想問題或許才能選擇好的材料,如果僅憑你自己的感覺,那你將可能會進行得很不順利。就是說在幫別人干活的時候要謹記那句“辦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的順口溜。很多人辦事往往都以自己的主觀愿望來判斷這個事情的對否以及好壞、可選可取等,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我覺得選材料這一點是最重要的,起點有多高,材料的選擇就有多好,否則,材料怎么選都上不了檔次。我們在西院給首長設計裝修的時候,設計了很多的方案,但領導都不滿意,為什么都不滿意呢?我告訴他們這是因為沒有站在皇上的角度去想問題。如果你站在皇上的角度想問題,當你給皇上建醫院的時候,不去想皇上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大臣們想的什么,你肯定完成不了這個項目,所以必須要看對象。院長要建醫院也是要為對象服務,當年建這個房子的時候我跟著我們的院長,需要總理,就去總理辦公室問,需要皇上來,就去皇上辦公室問。假如見不著皇上本人其實可以見皇上身邊的人,就是說其實這個起點是非常重要的。當在做材料的時候,供應商的同志們要考慮到用戶是一個什么樣用戶,建這座房子使用這個材料是給誰看的,這個是很重要的。
在中國很多事情都是虛的,誰能在核桃上寫上這是皇上要的,或者是大臣要的?實際上,內涵這個東西,可能就是一種只能言說而不能手寫的東西。所有從事建設和材料供應的人員,一定要看對象和考慮這個材料用上以后,這個對象滿不滿意。
我有個體會,我們在幫首長蓋房子的時候,基本上快交工了,首長說吊頂不太好看能不能改改,我說都快交工了,不知道怎么改,于是我又去外面看了看,感覺這個地方確實不行。但是我們又必須想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20天時間,不管想什么辦法都必須將吊頂改了。實際上這種材料和造型,落后于首長看過的地方,由于在你做完了以后不能老改。所以我們后來一天當三天用,當我們基本上干完的時候,首長一看,為我們叫好。所以說建筑實際上就是一種視覺的效果,有人說建筑就是一首民族音樂,好不好聽,那好不好看就在于最后造型選材上。所以如果你的層次上不去,沒法選擇好材料,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第二,選擇的材料不僅需要堅固耐用而且還要美,價格還要適中。像當時我們的外科大樓外墻做的是陶板的,當時我們的院長帶著我們全北京市轉悠,把全北京市陶板都看個遍以后,順眼的就只有進口的。其他的都不順眼,我們說所有的都看完了,不可能為了外墻磚上國外看去。后來把樣品都拿來,國內、國外的都買了,看完了以后還是覺得國外進口的好。但國外的就是比國內的貴,于是我們就反復討論,一致認為好東西蓋這座大樓上還是好的,加上由于造價的允許,我們確定要買進口的。可是進口的也不能只用一家,德國、日本、美國都是好材料,那在這些好材料里邊再選,就得選那些能跟我們需要的顏色和環境搭配得好的材料。
方方面面因素都必須弄到一起考慮,把它們放在同一個平臺上。這些材料全部都是國外的,而且全是質量很好的材料,我們將它們都放在同一個平臺上選。在這個平臺上選完了以后,再選出都能滿足我們需要的幾家,進行招標。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往往大家會擔心這家不行,一旦入圍了,那肯定是這家中標,大家肯定是不滿意的。多年的體會就是這樣,一定不能找那家不滿意的進行合作。看著有缺陷堅決踢出去,想要進來就必須是100%不會讓我們遺憾的。這一點總醫院的領導是非常的公正公平的,絕對不存在任何的私心,從來不存在用誰不用誰的情況。
選材料上的第二點,就是如果你選擇了一個好東西,一定要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和同一個平臺上。比如說將軍都是將軍,少將都是少將,局長都是局長,你不能局長里邊找個副局長,處長里邊找個科員,要保證他們都在一個平臺上。而且這個平臺的標準,不是自己說的算,是考察出來的。第一,考察首先要找國家檢測的部門。第二,要問廠家,了解這個產品在哪些方面出過問題,故障率是多少等等。第三,要到國家質量監督部門去查,弄清楚究竟會在哪些地方出問題。我們是逆向思維,這樣一來就不容易上當受騙,通過這種方法再去選取同一檔次的材料,這樣就比較有把握。另外就是在選材料的時候要在同一品牌、同一標準、同一平臺上去選,這樣就比較把握,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再一個就是在價格控制上,比如說我們的外科大樓。當時,允許去選進口的材料,但是我們的內科大樓的地面就不行了,其他幾個樓地面都屬于砂石面石材,屬于A類、B類、C類,我們的西院基本上都是A類,像我們外科大樓當時選的就是B類,接近A很C之間,便宜但是質量差的很遠。但是內科大樓沒那么多錢往上面投資,最后降到磚,用墻磚、地磚,最后在磚這個層次上我們再進行比較,優中選優。所以說材料的選取確實難。但是也并不代表這是沒有出入和不是沒有方法的。
最重要的是我講的第一個,當然還有一些其它比較困難的事情。好多醫院難在領導的摻和上,這個是較難的問題而且不太好克服。但是,我覺得還是有辦法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既不要得罪領導,同時也要選出好東西來。方法還是有的,就看你有沒有心,如果你沒有心,領導說什么就干什么,這樣的人是不能用的。下屬要辦事,就要辦錦上添花的事,不能辦火上澆油的事。要不然,將來是說不清楚的,當然一般人也不會想那么遠的。我們在做事的時候,盡量要做到既不讓領導難堪,也不讓自己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