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平臺已經伸出觸角亟待設計群體變革適應的檔口,設計師的朋友圈,卻被一篇《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刷爆。設計成本問題,毅然排在了行業痛點的第一關。無論是傳統的設計市場,還是即將轉戰互聯網平臺的新型設計藍圖,此消彼長的行業痛點不解決,將一直影響整個產業的未來格局。縱觀當下的設計市場,以下這些痛點,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整個行業動脈。發現陣痛,對癥下藥,才有可能藥到病除。
1,時間成本高 應得尊重少
在《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中,“法律先生”將設計成本歸結為設計師的時間。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設計師的時間成本高昂。而耗費巨大的時間成本,并沒有贏得該有的行業尊重。在大部分設計師眼中,設計常態就是無限制的趕工、加班。甲方拼命催,設計師加班趕。耗費身體與精力的付出,可謂成本巨大。設計師張潔峰曾表示,“加班改圖,時間節點緊,出錯被噴,被冤枉,感覺弱勢,”等等,成為設計師面對的最實際的痛點。而無預付款先出圖,出圖無依據,設計成果被拿走,無處申述,法律效力薄弱等等,更顯將設計師的地位尷尬。
2,無序從業多 規范運作少
室內設計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它涉及了解建筑設計原理、室內使用功能、建筑結構的安全、消防、設備及對建筑內部的美化和裝飾等等重要內容。目前,在眾多的從業者于設計者之中,仍有很多的人并不懂得設計是怎么回事,不了解設計規律、規范與程序,沒有設計技能,甚至只用“效果圖”或口授方式來指揮做施工,“設計者”在裝飾裝修業中,真可謂層面繁多,魚目混珠,設計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甚至造成工程質量事故。對比龐大的市場需求,真正懂得設計并按設計規范、行業規律運作的人還是太少了。
3、設計配角多 企業重視少
在很多裝修企業中,設計及設計師的重要性企業領導并沒有充分地認識到。目前由于市場的不規范,至使裝修裝飾企業承接工程時其主要精力并不放在“設計”本身上,“內定”、“走形式”與“陪襯”總是讓室內設計師感到非常尷尬。設計的“配角”與“點綴”作用只是用來說明裝飾企業的人員配置與組織的完善,這不能不說是室內設計界的悲哀了。工程中甲乙雙方的領導意識決定著室內設計的真實思想,無論專業的室內設計師試圖對室內空間設計做出怎樣回答,都很難在企業管理與設計學科不平等層面上有著真實的對話。
4、眼低手差多 實力強者少
對于剛剛從業的設計者來說,“專業”表面現象的背后常常缺乏必要的社會內涵與文化內容。眼低手差者表現為理性較差、基礎識知欠缺、語言表達不清、繪圖技術偏低;而眼高手低者則充滿自信,他們善于強調設計師的主觀性,忽視現實的客觀性;喜歡藝術化感性的判斷,缺少為設計邏輯的思考;依賴資料上的“經典”樣板,仿造“式樣”而不講究實際情況;大談理論或主義觀念,模糊現實人文對應。眼高手低與眼低手差之人都不能很好的駕駛設計,這樣的設計師在現實中混行業,一知半解,不求新知也是大有人在的。
![痛點 痛點](http://file.cbda.cn/uploadfile/2015/0721/20150721132026969.jpg)
5、奉獻設計多 應得費用少
“奉獻設計”的事在目前眾多工程的投標中屢屢見到,裝修裝飾企業為了把工程攬到手,其手段之一就是我不要“設計費”,可見,在這樣的公司中,室內設計師是沒有發言權的。行業運作的不規范,讓室內設計師的勞動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設計時間過長,各種備案,各種掛靠,剩余價值的剝削,沖突規范的公關,設計團隊與甲方的公關等等,將大量原屬于設計團隊的費用挪做他用,使得產業鏈中設計者及團隊的收益減少,導致質量下降。本來設計、施工、監理三者應是獨立存在,現在各自的作用被裝飾裝修企業一家獨攬,專業的設計師付出創造性的艱苦勞動就很難得到應有回報。
6、繪圖人者多 設計師者少
現在裝修裝飾企業中大多都有“室內設計師”(有些公司是臨時聘請),社會上、學校中也都有一批為企業從事室內設計的專業人士。但從目前的“設計師”整體素質來看,那些在電腦旁的“設計師”,多數是一般的繪圖者而不是設計師。他們利用電腦把別人的(老板或設計師)想法或自己從書中印刷資料上匯集而來的“式樣”進行一番為實際工程對應的拼貼、修改工作,這算不上真正的室內設計師所作的工作。
7、模仿流行多 原創設計少
抄襲之風,在室內設計界從未停過。鬧得沸沸揚揚的有之,但一些小打小鬧更是不斷。我國工業設計學術帶頭人和理論家柳冠中曾公開表明:中國的設計師千篇一律的用外國的衡量標準來認為自己有創意,有設計了,不覺得可笑么?整個業界都是如此,不光是建筑界、室內設計界、產品界、工業設計,均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普遍反映出中國人的浮躁,沒有骨氣,急功近利。中國設計師創新力不足,與學校教育關系很大,學校教出來的都是技校生,行業內具體操刀的人都是設計工人,這也導致后期工作都要通過抄襲來完善自己的設計,另外,甲方指明必須要和那個空間一樣的設計,設計師也只能聽之從之。
8、各行其是多 交流溝通少
工程工期緊,設計任務忙,造成很多設計人各行其是。公司與公司之間、設計師與設計師之間、內地與外地之間交流越來越少,這帶來的直接不良后果是設計師在行業信息、學術研究、經驗研討等方面上缺乏必要的資源同享,溝通成本的增加也直接影響到了設計師的工作效率。交流與支持的滯后在行業內發揮設計師的社會作用,維護室內設計師權益,發展與同行間的合作等方面對設計師與設計界的健康發展都是有負面影響的。
9、粗制濫造多 精品實現少
精品或具有設計理念的室內作品,是每一位室內設計師的必然追求,但可惜的是,在我們的環境中這樣的作品實在是太少了。一方面反映出設計師的真實能力與水平問題。一方面也存在著客觀現狀條件的限制問題。另一方面業主與施工方對設計作品帶來的影響問題也是極為客觀現實的。利欲的作用,會使室內工程設計在工程資金、偷工減料、利潤效益、技術簡化、工期速成等方面形成必然的結果,作品的質量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10,拖賬欠賬多 穩定人才少
在當前的情況下,拖款周期已由之前的一年拉長到1年半到三年不等,所以很多大規模設計公司瘋狂接單,靠每筆單簽訂時支付的10%維持公司資金的滾動,而一些接不到單的中小公司則被活活拖死。而行業內的新鮮血液,由于市場的不景氣,跳槽成風,中小企業的后續人才力量,一直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如此惡性循環,生存環境更加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