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養老地產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中國對養老物業及服務的需求顯著而迫切,尤以一些城市為甚。對于投資者和開發商而言,養老地產市場商機巨大。
“花樣各式”的養老地產服務項目,暴露出養老地產業的一個尷尬現實,與表面熱鬧的養老投資相比,真正能提供專業養老服務的機構其實并不算多。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的一句“大力發展旅游、健康、養老、創意設計等生活和生產服務業”讓房地產開發商們興奮不已,“養老地產”一夜之間再次成為了房地產創新發展的焦點。
2015年4月第12期
中國的養老地產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中國對養老物業及服務的需求顯著而迫切,尤以一些城市為甚。對于投資者和開發商而言,養老地產市場商機巨大。
“花樣各式”的養老地產服務項目,暴露出養老地產業的一個尷尬現實,與表面熱鬧的養老投資相比,真正能提供專業養老服務的機構其實并不算多。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的一句“大力發展旅游、健康、養老、創意設計等生活和生產服務業”讓房地產開發商們興奮不已,“養老地產”一夜之間再次成為了房地產創新發展的焦點。
養老地產被譽為地產界的“朝陽行業”,前景被普遍看好。
2010年,遠洋地產對北京的一些老社區做了“零排放”光榮四合院改造,用環保的材料、綠色的裝修手法、綠色的設計概念以及無障礙通道,完成了對養老地產的早期探索。隨后又在土地上規劃建筑設計、運營,打造了椿萱茂、中國平安合悅江南等多個養老地產項目。
2012年,保利地產首個養老項目北京和熹會在京亮相。10月,保利第二個養老公寓上海“西塘·和熹會”也將投入使用。
2014年10月23日,醞釀了4年的萬科幸福家(竇店)社區養老中心正式開業運營。北京萬科同時透露,已初步選定10個項目做社區養老中心布局。
在綠城董事長宋衛平轉讓部分股權,淡出綠城后,藍城成為宋衛平打造的新品牌。養老也是藍城四大產業之一。
近期,銀城、斯亞先后進軍養老地產的舉動引起了行業關注。
作為行業內的“藍海”區域,國內層面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保利地產、萬科、遠洋地產、綠地等80多家品牌房企涉足養老地產,而善于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保險資本,如中國人壽、泰康人壽、中國平安、合眾人壽、太平保險等近兩年紛紛布局該領域。有關部門預測,養老地產領域已吸引總額超3000億元的投資。
人口老齡化+政策+老年人消費行為,三大動力促使養老產業的春天來臨。
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我國從2000年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14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38億,占總人口比例為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
近兩年國務院、各部委就制定發布了養老相關政策十余條,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服務標準化、養老機構改革、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并軌等多方面指導、支持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發改委等10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預示我國養老產業迎來新的階段。
同其他消費群體相比,老年群體由于在生理、心理、經驗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老年市場的消費行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自住消費性強、習慣穩定和行為理智、追求實用便利等。老年人的這些消費特征也決定了養老用品和服務與其他相比存在著不同之處,從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費市場。中國養老產業受益于需求和政策推動,必將迎來大發展,“銀發經濟”將催生蓬勃的市場需求。據中國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測算,目前中國養老市場的商機約4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增加到30萬億元。
高端養老的產生受到養老觀念的束縛
國內老齡人更喜歡與年輕一輩住的更近,需要入住養老社區的人,一般是70歲以上的。而今這部分人群出生在20世紀30年代左右,膝下三五個兒女。所以上能有健康退休的兒女在家照料。
政策支持缺乏也是一方面
對于養老產業的支持政策,仍然僅僅停留在研究階段。對于急速發展的行業來說,政策支持的缺乏使企業從拿地、建設與經營階段都是一頭霧水。養老業務的開展,并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市場化的行為。企業發展養老,也是給政府“減負”;政府應該給予企業更多支持,帶動企業面向主流人群提供養老服務,而不能只局限于高端人群。
養老地產“蛋糕”看上去很美,但真正實施起來卻遭遇尷尬,尤其是在土地問題上。據悉,當前養老用地的供應方式,一部分是政府投資的社會福利性質的養老設施,通過劃撥方式供地;另一部分是非政府投資、利用國有土地建養老設施,通過招拍掛等方式出讓。而開發商只能以第二種方式獲取土地。一般市場上養老地產項目的用地性質分為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和綜合用地三大類。但是由于用地性質的不同,導致養老地產的后期經營出現諸多問題。
按照住宅性質的開發,一方面政府不會給予任何政策扶持;而銀行也因為無法測算收益,難以放貸,開發商只能自籌資金。“而開發商在這種項目上沉淀資金或長達15—20年。”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如若按照商業和綜合用地性質開發,一方面用地年限分別為40年和50年,對比住宅用地的70年的有巨大差距;另一方面,項目建成后,日常生活成本很高,水電費等均按照工商業計價。
養老地產包括了從建筑設計、園林規劃到裝飾標準在內的多項要求,這類老年地產的建筑產品開發接近于高端住宅產品開發規律,創新核心在于是適老化設計。養老地產要實現品質地產和優良健管家服務的有機結合,從護理、醫療、康復、健康管理、文體活動、餐飲服務到日常起居呵護,增加設施設備和精心打造專業管理團隊。
結合國際經驗,居家養老模式在中國將成為領先模式。從日本、美國的養老模式看,居家養老也是海外國家最主要的養老方式。部分有社交需求,經濟狀況較好的老年人可以選擇在養老社區享受晚年生活,由和地產商合作進駐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日常的照護服務。部分不能自理或者子女沒有照顧能力的老年人會入住養老院進行養老。在中國最佳的養老解決方案是居家養老模式,其中首推Natali和安康通,優點:易于復制,成熟的經驗可以在中國復制。
養老地產實現盈利的兩大關鍵,為現有住宅提適老化改造以及養老服務的輕資產模式;通過服務而非地產實現盈利。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其根本是政府需要從土地出讓方式及價格上做出調整和改變,營利性養老地產用地風險最低最有保障的就是獲得政府推出的養老地產專用地,而在這方面北京曾在2013年首次單列養老設施用地計劃指標,其他城市如上海、深圳、廣州和成都等地也提出過預留養老用地的相關計劃。
另外,有關部門研究應將養老住房納入公共租賃房、廉租住房保障范圍。政府以公共租賃房、廉租住房為資源,通過PPP模式引入市場主體及社會資本參與養老項目的建設、運營及管理。
養老地產項目從來都不是先規劃、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做養老,一定要擺脫傳統地產思維。遠洋地產是中國養老地產目前做得超前并相對成功的例子。
2013年,遠洋裝飾歷時兩年打造的北京椿萱茂亦莊老年公寓正式運營。該項目是位于遠洋地產高端住宅項目遠洋天著小區內一個近6000平方米大小的高層級養老護理設施,這是遠洋裝飾在自己土地上規劃、建筑、設計、運營的第一個養老項目, 同時也為遠洋裝飾發展養老地產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模式。
遠洋目前的模式是在社區里面或者邊上打造一個照料中心。里面有護士站、老年服務中心、老年大學、配餐中心、健康觀察室、尋呼中心、監控中心、心理輔導疏導中心等,方便社區里面的老人,也對社會公開服務。
在遠洋地產身上,有兩點值得行業關注學習。
一、其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
遠洋地產集團從拿地、規劃、開發,到建成之間的空間設計、裝修,再到建成以后的運營,貫穿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可以實現從無到有、從房到家的完整開發。并同時發揮其在產業鏈整合方面的優勢,以最小的代價,最優的資源整合,提供養老裝飾整體解決方案專業服務。養老地產正在逐漸成為遠洋地產的核心業務板塊。
二、其高尚的人文關懷
高端不是遠洋地產打造養老地產的目標。從10年的“零排放”光榮四合院改造開始,遠洋地產一直把環保、健康當成養老地產開發的首要標準。所有的接入都是無障礙的,選用材料包括施工設計,每一個環節都是老年人的真實需求,從體驗從關愛的角度出發打造的。同時,遠洋地產已經著手編寫國內首個老年住區室內全裝修設計研究標準。
中國養老地產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相信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產業的社會需求將迅速增長,在相關經營方式和服務理念更新轉變的帶動下,養老地產有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Copyright © 2012 www.w9nm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3號樓1508-1510 郵編:100070
聯系電話:010-88114884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0469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