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做了一期《智能家居:裝飾產業的下一片藍?!?/span>的話題,市場對于智能家居的熱度始終不減。近日,阿里巴巴全面進軍智能家居的消息再度引爆智能家居市場。除了阿里巴巴這一行業巨頭,小米、騰訊、360等互聯網行業大佬也紛紛涉足智能家居,傳統家電企業如格力、美的、海爾等也拼命發力,裝飾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布局,都希冀在新一輪競爭中確立領先優勢。
然而,在群雄角逐的當下,智能家居卻面臨用戶體驗差、標準不統一、安全性差等問題,智能家居時代該如何推進成為我們面前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015年4月第3期
去年我們做了一期《智能家居:裝飾產業的下一片藍?!?/span>的話題,市場對于智能家居的熱度始終不減。近日,阿里巴巴全面進軍智能家居的消息再度引爆智能家居市場。除了阿里巴巴這一行業巨頭,小米、騰訊、360等互聯網行業大佬也紛紛涉足智能家居,傳統家電企業如格力、美的、海爾等也拼命發力,裝飾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布局,都希冀在新一輪競爭中確立領先優勢。
然而,在群雄角逐的當下,智能家居卻面臨用戶體驗差、標準不統一、安全性差等問題,智能家居時代該如何推進成為我們面前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智能家居在全球誕生雖有20多個年頭,但真正發展也就是這幾年,尤其在2009年以后其憑借物聯網興起大潮趁勢發展,以高度的智能化讓許多人體驗到只有好萊塢大片才有的神奇魅力,吸引了眾多覓食者的目光。目前智能家居行業正處在群雄割據各顯神通的時代,由于標準尚未確立,各企業拼命發力,以圖在新一輪競爭中確立領先優勢。
IT大佬紛紛出臺“智能計劃”
去年2月,京東推出了“JD+計劃”,加速智能產品的創新發展。今年3月18日,京東推出“JD+計劃”第二季政策,計劃未來3年對百家企業提供智能解決方案,讓智能家居覆蓋到100萬家庭。同一天,中國聯通在北京聯手蘇寧、華為、英特爾、百度等成立“智慧沃家”產業聯盟,布局智能家居市場。
3月24日,百度上線智能硬件電商平臺百度未來商店,首期推出包括Atsmart微插座、丁盯智能門磁在內的近百款智能硬件產品。緊接,3月30日,小米推出了小米插線板、小米體重秤,為小米智能硬件生態鏈再次加碼。
而近日,阿里集團宣布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業部,全面進軍智能生活領域。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業部將整合集團旗下天貓電器城、阿里智能云、淘寶眾籌三個業務部門,在內部調動各類優質資源,全面支持智能產品的推進,加速智能硬件孵化速度,力爭提高市場競爭力。
家電企業不甘示弱 拼命發力
與IT 大佬們強勢切入相比,家電企業也毫不示弱。3月18日,在廣州舉行的一場公開活動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毫無征兆地對外展示了“格力手機”。在圈內人看來,格力手機的亮相更意味著董明珠布局智能家居產業的猜想已經初現端倪。格力做手機,可以與自身的家電主業有效整合,填補智能家居產業布局的數據連接空缺,以手機作為承擔連接和控制智能家電產品的載體,爭奪智能家居的入口。
此外,海爾推出了U-home智能家居系統,還擁有空氣盒子、智慧浴室、智能路由等單品;美的則剛發布了M-Smart智能家居戰略,稱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150億元進行以健康、能源方案、空氣、水為核心的智能管家系統研發,并與阿里巴巴、小米展開合作;深康佳、海信電器已紛紛攜手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布局互聯網智能電視。
另外,創維數字公司也在近日推出了智能EPG+屏聚的操作系統,該系統依托4K極清智能終端,搭載可配置UI、實現機頂盒界面遠程更新。而其他廠商如長虹、TCL、三星等均已發布各自的智能家居戰略。
裝飾企業逐浪智能家居藍海
群雄角逐中,越來越多裝飾企業也已經意識到,投資高科技,完成戰略轉移,切入智能家居領域,是超越競爭對手的有力法寶,裝飾企業的智能家居主題盛宴也正杯暢酒酣。
作為建筑裝飾行業的百億軍團企業之一,亞廈股份通過一系列投資和并購,已將觸手伸向智能家居領域的各個環節。2014年2月27日,亞廈股份宣布全資設立浙江亞廈綠色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3月中旬,亞廈股份又宣布以1200萬元收購上海五色海環??萍加邢薰?0%股權,拓展綠色智能家居業務;9月4日,亞廈股份宣布以近4億元收購萬安智能65%股權,后者主要經營建筑智能化系統;9月9日,亞廈股份以自有資金1.54億元,取得盈創建筑科技26%股權,介入3D建筑打印領域。
住宅精裝修龍頭廣田股份也在積極開拓智能家居領域,將智能家居作為戰略發展的一步棋。早在2011年文博會期間,廣田股份就推出了智能家居展示專區,且旗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加強了相關部署。此外,德才裝飾已與青島東軟載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就智能家居、智能樓宇及智能酒店系統推廣與智能建筑安裝工程等進行定期溝通。
不可否認,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裝飾企業只有憑借自身優勢積極布局智能家居領域,并開始縱向和橫向的延伸,才可能搶占更大的市場空間,使公司立于不敗之地。
近日,奧維云網發布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智能家居的產值將達到2300億元,2020年這一數字將有望突破10000億元。與誘人的市場前景相比,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接受度仍然不高,數據顯示,高達87.5%的用戶對智能家居現狀表示不滿。綜合來看,智能家居要實現大規模普及至少還需要邁過五道坎兒。
首先是產品功能華而不實。智能家居的終極目標是為人們打造舒適、安全、健康、高效、便捷的生活環境,然而目前智能家居的某些功能只能用雞肋來形容。2014年之所以被稱為智能家居的爆發元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家電企業智能新品的逐一落地。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不管是能看電視的冰箱、能上網的油煙機還是能變幻色彩搭配的燈泡,功能并不實用,大多數消費者在短暫嘗鮮后都束之高閣了。這個現象恰恰反映出企業在探索智能家居的道路上仍處于迷茫期,只能不斷在技術上做簡單加法,增加產品增值的砝碼。
正是因為目標不明確,企業產品之間的同質化問題也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產品在外觀和功能上開始失去自我、失去個性,淪為“山寨貨”,而真正滿足消費者對智能家居需求的功能卻很難找到。
其次是行業標準協議不統一。標準協議不統一是智能家居老生常談的話題,在總結智能家居遲遲未能普及的原因時,這也是被提及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國已經有“閃聯”、“e家佳”、“廣聯”3個可供參考的智能家居標準,但企業從最初的積極響應到現在的默默退出,這些標準大多已經名存實亡。事實上,非強制性和企業本身希望搶占行業制高點的現狀決定了即使有統一標準,真正執行起來也困難重重。
其實關于互聯互通問題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一下,智能家居最終面對的是消費者,對消費者而言,他們不關心執行的是哪個協議或標準,就如同“我知道雞蛋好吃卻不必知道是哪只雞下的蛋”一樣。按照這個思路,搭建智能家居平臺也可以使設備互聯互通,因為基于技術融合策略的智能家居平臺能夠使基于不同技術標準的設備協同工作,而這也是目前蘋果、美的、海爾等企業正在探索的。當然,智能家居設備之間要實現信息交互還需要依賴技術標準來完成,沒有技術標準的智能家居,只能是一盤散沙。
再次是安全問題。關于電腦、手機等智能設備收集用戶隱私的問題已經存在相當長的時間,很多人也已經習以為常,但實際上,這種趨勢已經開始向智能家居蔓延。黑客可以通過應用程序遠程控制某品牌智能馬桶的開關、貝爾金的兒童監視器被黑客入侵成為了竊聽器、小米攝像頭可以通過web界面執行任意系統命令等等。而對此,專家給出的建議是,智能家居盡量使用有線連接,當設備是無線連接時,確保他們掉線時會及時通知到用戶;涉及到安全漏洞和缺陷固件的更新時可以自動進行;密碼要使用數字、特殊符號和大小寫字母組合等等。然而遺憾的是,智能家居的眾多參與者似乎并沒有重視安全這一問題,畢竟與廣闊的市場前景相比,安全問題還來不及考慮。
此外,成本與價格不親民。成本指的不僅是產品本身所具備的價格成本,而是用戶產生的成本,包括用戶的購買費用支出、自身時間精力消耗以及承受產品自身所具備的風險。消費者想讓智能家居為自己服務,結果卻發現由于產品低質或安全性能差等問題,自己一直在為產品服務。另外,"高價格"也使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許多消費者可能還沒有了解產品功能,就已經在心中Pass掉了這款產品。智能家居設備面向的是廣大消費者,而并非奢侈品。高價格無疑阻礙了產品覆蓋面,讓不少感興趣的用戶無法即時體驗前沿的科技潮品,同時廠家也難以擴大產品的售賣渠道,雙贏根本無從談起。
另外,行業培養土壤不深厚。小米的雷軍、騰訊的馬化騰、網易的丁磊等,互聯網企業都有一位優秀卓越的產品經理,新時期的智能家居行業結合互聯網發展大潮,但始終缺乏一位代表人物。實際上就算擁有一位接地氣、切合用戶實際需求的產品經理還是不夠,關鍵在于是否具備將互聯網思維與硬件功能思維融為一體的眼光,如何做到比別人更快一步。
作為一個過渡成長階段的行業,業界中具備大量號稱“提供完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公司,紛紛宣傳自家對于硬件的高超整合,但實際上市場準入門檻太低,因此市場依舊一潭死水。成長階段中的基礎還沒打扎實,短時間內便想謀求更高地跳躍發展,這更是不切實際的。就算市場活躍,但充斥大量低門檻的廠商,也會如智能手機一樣,拼價格、拼配置。
實際上,最龐大的消費人群集中于中端市場,只有將“智能家居”這一產品概念徹底融入于這一群體當中,讓人們明白智能家居并不是富人、極客等才有資格享受的生活,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口碑,培養行業成長的肥沃土壤。
自2014年以來就熱得發燙的智能家居,在包括小米、360、阿里、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廠商及美的、海爾、長虹等傳統家電廠商的跑馬圈地下,似乎更像企業的獨角戲,鮮少有消費者買賬。面對智能家居熱鬧得有些尷尬的境地,不少業內專家紛紛發表觀點,其中加快制定行業標準成為推動智能家居前進的重要一環。
京東集團副總裁兼家電事業部總經理閆小兵
未來智能化的創新將來自民間
2014年,長虹、海爾、美的等家電廠商先后發布了智能戰略并推出了各自的智能產品。不過,目前智能家電還只是處于概念火熱的階段,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并不高,還面臨著便捷性不夠、實用性不足等問題。雖然一些家電廠商推出的智能產品擁有很牛的技術,但這些技術之間是相互孤立的,無法互聯互通,這給智能家居帶來了很大障礙。針對家電產品不能互聯互通的問題,2014年京東發布了京東智能云,并推出了可操控不同智能硬件設備的“京東微聯”超級APP,解決了以往不同品牌和不同品類的智能家電設備之間不能互聯互通互控的難題。
未來智能家電的創新不是來自于廠商和工程師的靈感,而是來自于民間、來自于大眾的需求。只有解決消費者的需求痛點,才能把產品做到極致。
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
智能是有意義有意思
智能化是大勢所趨,但總體而言行業仍處于概念階段。我對智能家電的看法是,到哪一天我們不再談論智能家電的時候,在家電前面沒有智能兩個字的時候,這個市場才慢慢成熟。搞智能一定不能做成搞幾個噱頭,一定要有意義,而且還要有那么一點意思,這也是方太對智能家電開發的定位。
目前方太已陸續完成廚房空氣、廚房烹飪及廚房洗凈的全產品線布局,形成吸油煙機、嵌入式灶具、水槽洗碗機等八大產品線。正是基于相對完善的產品布局和智能控制技術的長期積累,方太在智能廚電的道路上也邁出了探索的一步。2014年,方太與京東合作推出了智能四件套,在今年的上海家博會期間,方太又推出了“i魔方”六件套。“i魔方”不但可以實現對空氣質量探測并進行改善、遠程監控廚房使用安全、自定義菜譜手把手教做菜,還具有烹飪分享功能,為廚房生活加入了社交元素,也開始讓智能廚電變得真正“有意思”起來。
小米科技CEO雷軍
要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業標準
智能家居產業滲透性強、帶動性強、集成性高,是一個跨行業交融整合的綜合性的混合體。家電制造商、互聯網企業、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甚至衛浴、家具等跨行業的廠商紛紛涌入國內智能家居市場,從而導致智能家居行業各廠商的素質參差不齊、規模大小不一、品牌魚龍混雜。
智能家居的行業標準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不同領域、不同企業之間各自為戰各成體系,智能家居產品五花八門,很難實現系統兼容、信息共享以及互聯互通,給消費者帶來極大困擾,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對整個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極為不利。智能家居國家標準缺失,已經成為制約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的瓶頸。因此我建議,應在國家標準委的主導下,由行業主管部門工信部牽頭,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則,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業標準,以促進智能家居產業健康發展。同時,還應開展物聯網跨界創新重大應用示范,以點帶面,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加大各行業對跨界融合創新的研發投入,開展物聯網產業創新工程的重大示范應用,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產業化。
浙江省建筑裝飾行業協會會長惲稚榮
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裝飾工程中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現代家居設備的要求向數字化、高度智能化發展的呼聲愈來愈高,人們對住宅裝飾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在對住宅進行裝飾裝修時既要求功能化,又要求信息化、藝術化,所以就要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裝飾工程中,使家庭裝修與功能化、信息化結合起來,智能家居以一個嶄新的面貌應用而生。而裝飾工程與智能化相結合也是智能家居在裝飾業的新體現。智能家居的發展,將是我國建筑裝飾行業轉型升級的新高點。
未來五到十年,家裝行業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智能家居將成為最大的贏家,手握大量技術的科技型企業自然是這場牌局的主導者。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幾年時間,智能家居將如同電腦一樣實現家庭普及化,誰掌握了其中的核心技術,誰能走在技術和質量的前沿,誰能提供最好的優質升級服務,誰才是未來裝飾行業的最大主導者。
Copyright © 2012 www.w9nm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3號樓1508-1510 郵編:100070
聯系電話:010-8811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