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會顛覆裝飾行業嗎?
【曹曉昕】:說是“低增長”,我覺得確切來說,應該是“負增長”。在這樣一種新的常態下,設計企業該如何做,面臨什么樣的問題?
【姜櫻】:我覺得市場的調整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正常的規律,就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一樣,你能說冬天不好嗎?其實冬天對于四季變更是很好的自然規律,所以市場也是有它的規律。在這樣的作用力下,調整是必然的,第一,我認為它是必然的;第二,我覺得它是好事。
在之前,我們有太多項目、太多機會,我們對每個項目做得不夠用心,客戶很著急,正好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冷靜下來,更多思考設計、把設計做得更好。這樣的經濟調整對市場更健康,而這樣一個調整對于我們今后設計行業的發展也更健康,所以我覺得調整是好事。
【吳晞】:互聯網的共性就是要賣得快、賣得便宜。那么,賣什么?互聯網絕不會像電商顛覆實體店那樣,對我們這個行業造成這么大的影響,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這樣的例子。
“工業4.0”時代,設計將會免費?
【曹曉昕】:前面有些互聯網人跟我說了一些危言聳聽的事兒,說現在這些玩設計的還可以幸福一小段,等到哪天哪個互聯網大佬發現這事兒,他會過來用互聯網思維跟你玩一下。因為它是全產業互動,設計這塊甚至有可能成為免費的,那時候你們設計師就沒飯吃了,你怎么看?
【吳晞】:按規律做事,做文化,做設計師該做的事,別想那么多,用便宜的價格去把別人的生意變成自己的,很卑鄙,是吧?家裝在二十年前就說設計不要錢,現在又來一個網絡,說設計不要錢,這是強盜邏輯!全世界哪個地方能把一個有價值的東西,用不要錢的方式來賣出?沒見過,如果有,它是不健康的。
“工業4.0”時代會加速優勝劣汰?
![](http://file.cbda.cn/uploadfile/2015/0402/20150402033859458.jpg)
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立東
【沈立東】:我們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但常規現實就是這樣。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設計業發展迅猛,這種迅猛也造就了原來我們粗放型的設計、粗放型的管理。通過2014年一年的洗禮,應該說對我們這個行業是沉重的打擊。但我認為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壞事是很多人會失業,很多人要進行再培訓,好事是這個行業更加規范、更加有序。
工業4.0是什么概念?4.0是互聯網加行業的,現在所有的行業都可以和互聯網聯系起來。如果互聯網+設計、互聯網+施工、互聯網+創意,都是很關鍵的方面,面對這個形式,我自己認為,好的企業會更好、弱的企業會淘汰,這是什么概念?所有的設計師、所有的運營商會越來越把資源集中到最優秀的單位、個人和團隊。
除裝飾企業外,設計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上市
【沈立東】:實際現在中央提出的低增長是對的。如果按現在每年7%的增長率,它已經超過了我們之前,因為我們的總量很大,7%已經超過了原來兩位數增長的總量。在這樣的發展下,我們更要理性地走。對我們設計行業,我更關注的是要用創新的設計和創新的運營去打造我們這個行業。這是比較關鍵的。
原來裝飾施工行業上市的很多,今年你看到,設計企業上市的就像雨后春筍,什么概念?上市是很簡單的,但上市以后怎么做,這對設計行業是很嚴峻的考驗。大家知道,我們是知識密集型行業,設計集團、設計公司是輕資產,你怎么把金融、把資本運作起來?我們都在學習,也希望聽到后面幾位能談一談用資本+運營、資本+設計的方式把我們設計行業打造得更好。
“互聯網+”來臨,客戶需求是個性化,還是趨同化?
【曹曉昕】:互聯網時代,你覺得服務于客戶和之前有什么不一樣?將來我們企業有沒有什么機會?
【謝天】:未來的個性化可能是極少一部分,更多的是趨同化,這部分趨同化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網絡實現有幾個好的優點,第一是產品比較成熟,第二是價廉物美,第三是更加便捷,把這一塊理解為產業化集成,但也不是完全失去了個性,個性在未來是會必然存在的,而且會有更多的創新不斷呈現。
【姜櫻】: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設計行業很多是美術工作者,設計更多是解決審美的問題。我覺得現在客戶更多要求設計師承擔的是項目總導演的角色,而不僅僅是美工。市場給予了我們更多期待,我覺得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來看一看,是否把審美的層面、項目運營層面、成本運營的層面,把這些問題思考得更清楚,回到我們設計運營的能力上。
“互聯網+”時代是創業的好時機嗎?
【曹曉昕】:在互聯網時代,建筑裝飾企業對人的要求和標準有何變化?互聯網時代,是創業好時機嗎?
【沈立東】: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大學剛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他們畢業以后的第一感覺就是,我要創業,我要開公司等等,栽跟頭的人很多。我希望學生出來以后先在大院校、大企業里鍛煉,然后再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