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2015年3月第19期

集裝箱變形記: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

01

集裝箱“跨界”建筑領域

  2015年3月22日,上海松江區一建筑工地內出現一棟龐大的集裝箱建筑群,這一建筑全部由鐵質的集裝箱構建而成,分為上下兩層,具有辦公空間、膠囊房、游泳池、餐廳吧臺、休閑露臺等功能,內部裝修媲美星級賓館,整體造價超過四百萬。

圖:上海集裝箱建筑

  無獨有偶,3月25日,“從粵企看信心”經濟形勢主題網絡采訪團來到新會中集特種設備運輸公司,親身體驗“搭積木”一般的模塊化建筑。集裝箱可以像搭積木一樣建筑五星級大酒店。

圖:新會中集酒店公寓樣板房

  而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經有327個集裝箱從揚州運往煙臺,這些集裝箱將被搭建成6棟“模塊化公寓”以解決當地2000多名職工的住宿難題。整個公寓由253臺住宿間、2臺洗衣房、18臺衛生間、18臺樓梯及淋浴間、18臺盥洗室、18臺消防樓梯間搭建而成。每層樓均配有樓梯、衛生間、淋浴間、換衣間等。和普通公寓樓相比,模塊化公寓什么都不缺,應有盡有。

圖:揚州造模塊化公寓外部效果圖

02

中集樣本:超出想象的集裝箱

  集裝箱改造為建筑具備一些天然優勢。“無論是住宅、商業還是公用建筑,都可以用集裝箱改造來建成。”首先集裝箱由于采用鋼質材料,具有較好的抗震和抗變形能力;其次集裝箱都是標準尺寸,適應模塊化、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在工廠中預制好后現場安裝簡易,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不僅如此,集裝箱的運輸與裝卸配套設施比較完善,改造出來的建筑靈活性很強、移動便捷,適合臨時性住房的需要。

  在這一領域做得十分出色的是新會中集,其成立于1996年,由當今世界最大的集裝箱制造集團---中集集團與全球知名的產業集團、當地政府共同出資組成。下面筆者以新會中集為例,闡述集裝箱如何由簡單到不簡單。

  從2001年開始,新會中集便堅持探索和研發,成功將產品系列從原本單一的標準集裝箱轉型至特種集裝箱。標準集裝箱技術門檻低,核心競爭力是產量和成本,而特種集裝箱對工廠的地理位置和海運要求不那么敏感,核心競爭力拼的是產品技術的創新。

  隨著特種集裝箱的廣泛應用,新會中集先后為全球客戶提供30多類特種集裝箱,其中包括北美內陸集裝箱、折疊箱、軍方箱、超寬箱、微型箱、多開門箱、多聯箱等全系列集裝箱產品,成為全球53尺箱、折疊箱和軍方箱等特種箱產品核心制造基地,創造出多個世界單項冠軍產品。

  北美53`箱:約占全球市場份額45%,關鍵材料國產化(國產高強鋼、條木地板),產能效率得到提高;運輸方式得到突破(實現53’箱班輪化運輸);開發出APL所需的海陸聯運箱。

  折疊箱:積極地引進國外技術資源,進行國際化的技術合作,將折疊箱市場做成約占全球市場份額80%。其中Super Rack 折疊箱,通過不斷技術升級保持唯一供應商地位。

  軍方箱:與美國最大的軍方產品供應商---SEABOX合作,與之建立戰略合作供應關系。

  隨著技術創新不斷突破,新會中集開始跳出傳統的裝備制造業的條條框框,嘗試向其他行業跨越。經過仔細研究和調研,新會中集總結出跨界新領域的想法需要具備兩大特點方可實行:一是能凸顯新會中集在集裝箱制造方面的優勢,可利用現有資源,減少成本投入;二是市場容量足夠大,能形成規模效益,值得投入研發。在綜合考慮了以上兩點以后,“模塊化建筑”,這個全新的理念成為新會中集關注的焦點。

  從2004年開始,新會中集在業內率先開展模塊化建筑研發和制造,成功將集裝箱技術延伸至建筑領域,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建筑模塊化、模塊遠洋化”的新型建造方式。

03

“模塊化建筑”搭起“中國制造”信心

  何為“模塊化建筑”?簡言之,就是指將整個建筑拆分為獨立的模塊,通過拼插模方式組裝成建筑主體的建筑部件。它讓整個蓋樓過程類似于堆積木,體現仿生學的元素,還具有建造周期短、環保節約、可循環利用、適合標準化運輸和遠洋運輸等多重優勢,是未來建筑的一個發展方向。

  以模塊化公寓為例,其外觀和內飾與普通建筑沒有區別,但公寓建筑是在碳鋼結構之上用石膏板以模塊化,標準化的方式拼裝而成,在建筑內部防漏水、防漏電方面都有獨到的設計。這類模塊化建筑設計壽命長達60年以上,完全符合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特別適合倉儲,酒店,建筑用房使用。

  伴隨模塊化建筑技術日漸成熟,中國制造也相繼輸出國外。期間,不少企業用“中國制造+遠洋運輸”打開了發達國家的城市中心高層建筑市場。在英國就有不少酒店和學生公寓是由我國輸出的模板化建筑打造而出。此外,澳大利亞礦業營地房等項目、萬豪、希爾頓和洲際酒店等世界知名酒店集團也都紛紛與我國企業建立了模板化建筑的戰略合作。毫無疑問,模塊化建筑的發展是企業對產品升級、商業模式創新、全球化運營的積極探索,也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一個縮影。

  這一創新舉措,也受到多方專家學者的關注。不少專家指出,模塊化建筑作為一種綠色環保、節能高效的建筑方式,如果能夠加以推廣應用,前景可期。專家表示企業要加強研發,降低其構建成本,讓這一建筑模式能夠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作用,這對于農村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對于環境和資源的保護利用,無疑都大有裨益。

04

用“模塊”叩響建筑產業現代化之門

  模塊建筑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業內專家表示,這項技術對目前我國正大力倡導的建筑產業現代化而言,也許是一把開鎖的鑰匙。

  這些方盒子一般的模塊建筑,究竟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好房子工廠造”是怎樣一種理念?“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是怎樣一種模式?懷著一探究竟的目的,記者走進了江蘇鎮江港南路公租房項目施工工地。在離工地不遠的生產基地上,記者試圖探尋模塊建筑制造的“核心機密”。

  建筑業向“傳統”說不

  走進正在建設中的江蘇鎮江港南路公租房項目施工工地,看不到更多的施工隊伍,聽不到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鳴、找不到四處堆積的建筑材料,甚至沒有橫流的泥水、穿梭往來的土方運輸車隊。圍繞著高聳的核心筒,一個個幾噸乃至幾十噸重的方盒子被依次吊起,一層層精準地往上碼放著。一棟棟大樓就這樣悄悄“長高”了。

  與項目施工現場不同的是,生產基地兩個偌大的生產車間潔凈明亮,從輕質發泡混凝土預制到加裝了全部室內設施的三維房屋成型,全部在自動化流水線上完成。據悉,包含多項專利技術、45%裝備出于自己研發的基地廠房,自動生產線達3.7萬平方米,包括18個生產工序。只有經過嚴格培訓的工人才能進入車間工作,全過程都處于監控中,每個模塊都有記錄、每個環節都有簽字,質量可控可追溯。

  曾經到該項目考察的全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看到房屋出廠的全過程,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慨:“綠色建筑將傳統的建筑施工轉換為依托生產線的制造業,促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從而推動了建筑工業化發展,為今后我國建筑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據統計,推行建筑產業現代化后,水耗、垃圾和污水排放量能降低62%左右,能耗、人工可分別減少38%與46%。鎮江市常委、鎮江新區黨委書記李小平正是看到了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廣闊前景,敏銳地捕捉到國外相對成熟的技術,在進行了3年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將模塊建筑體系引進國內,用于建設鎮江港南路公租房項目。

  工地變身工廠標準更加精細

  鎮江港南路公租房項目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包含了18層高的10棟18層,共計1440套公租房。每棟樓由324個模塊構建,單個模塊最寬達4.5米、最長8米。

  模塊建筑是根據建筑的功能空間設計,劃分為若干個尺寸適宜運輸的多面體空間模塊,根據標準化生產流程和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由熟練工人在生產車間流水線上制作完成室內精裝修、水電管線排布、衛生器具安裝以及家具嵌入等。所以,與通常所見的建筑模塊不同,威信廣廈所采取的是三維模塊建筑系統。將建好的模塊運輸至現場,進行模塊的吊裝及連接、外墻裝飾及市政綠化的施工。與傳統建筑相比,模塊建筑具有適用性廣泛,建造周期短,建筑壽命長,環保效果等優勢。

  在設計階段,在保障個性化需求的前提下,將建筑圖紙進行拆分,使之成為可在工廠生產、適宜運輸的模塊生產圖紙,讓生產標準精確可控。在生產階段,工廠將墻體成型、管線排布、內部裝修等工序進行標準化流水作業,完成總建筑體80%的施工任務,使得模塊化建筑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節約混凝土80%以上。在搭建施工階段,采取模塊整體拼裝的方法,有效減少工期,并抑制工地揚塵、建筑垃圾等次生污染,實現了現場施工節電70%、節水70%、減少建筑物垃圾85%的效果。另外,其產生的95%的建筑廢棄物可被回收利用。

  以簡裝修住宅為例,相較于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筑,模塊化建筑在增加20%的建安成本(以行業平均值為例)的前提下,使財務成本降低50%、人員減少30%、管理費用降低20%、綠建成本降低70%、工期縮短40%,但綜合成本僅增加3.4%。如采取中檔裝修,綜合成本幾乎持平。而采取高檔裝修,綜合成本將降低8.7%。

  工業化=標準化≠沒有個性

  提到模塊建筑體系,不得不將視線拉回到它的發源地英國。奪得2009年英國最佳學術公寓獎的一棟25層建筑,是迄今為止用模塊建筑體系建造的世界最高樓。3棟大樓用843個建筑模塊搭建出657套公寓,施工工期只用了9個月,比傳統建筑方式少用了10個月工期。據了解,相對于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而言,模塊建筑體系施工周期可減少50%。一套兩室兩廳的房間一般由3個模塊組成,在現場只需兩個工人2個工作日即可完成組裝及調試。2012年完工的倫敦奧林匹克大道五號項目,是使用模塊建筑體系建造的世界第二高樓,實現了建筑外立面橢圓形的突破。據了解,模塊建筑體系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讓建筑的戶型和外立面設計不受局限,可以滿足諸如養老院無障礙設計、學生公寓空間最大化利用等需求。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住宅工程中心副主任、項目設計師婁霓,為新區公租房項目量身打造了7種戶型,還結合多年從事適老住宅研究的心得,在9號樓和10號樓做了一些無障礙適老性用房,并在房間里做了折疊淋浴凳、觀察窗等適老設施,成為用模塊建筑體系建造小戶型適老住宅的一次全新實踐。鎮江港南路公租房項目、五號項目以及正在建造中的外立面醞釀新突破的倫敦BARKING酒店,成為“工業化等于標準化,但標準化不等于沒有個性”的最好詮釋,讓業界從此免去工業化等同于個性化喪失的擔憂。

結語

  從傳統集裝箱跨界發展為新型模塊化建筑,其間透露出不少企業不斷探索、積極創新的精神。模塊化建筑具有節約用地、綠色環保、抗震性強等突出優勢,但國內對其也不乏質疑聲,比如其造價過高,比如其防火性不及混凝土建筑。可以說,在建筑產業現代化之路上,模塊化建筑要深入人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要說:
From: 驗證碼:
互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