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語錄
延續
在90年代末,一所學校教師的設計理念、素養與外界相距甚遠,而教師的設計理念只能停留在課堂,不能夠轉化成現實作品。設計理念的延續,需要一個載體,并將其注入,更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管理
在你有了一定的工作經歷之后,你面對現在的工作情況,都會覺得比較順暢。通過我自身所累積下來的工作經驗,加之團隊的配合,做的還是比較得心應手。做設計其實也是一種管理。因為,做設計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服務,而服務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管理。
理念
天人合一是我一直以來設計的指導思想,同時,我也一直用作品去詮釋這樣的概念。在我的作品中更多的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一種和諧共存狀態,這種狀態是一種不斷出于動態中的靜態。天人合一在設計中更多地表現在布局和選材上的深化以及整體表現出的對回歸自然的渴望、自然的真實與人的審美感動真實的統一。 |
設計師
簡介 伍曦,國內知名設計師,注重專業與創新,憑借多年的專業經驗,創作了多項優秀作品,尤其對商業的空間策劃有獨到的見解。擅長商業空間設計與規劃、酒店、會所、辦公等精品空間設計與策劃。
代表
作品 萬達商業廣場(莆田、集美、長沙、寧德、福州、福清、撫順)、深圳南頭海關大樓、山東淄博彩世界、深圳寶安T3藝博城、遵義新長征建國國際酒店、浙江安可酒店、惠州嘉逸園會所、深圳寶鷹集團辦公室、大亞灣應急指揮中心、羅湖商務中心等等。。 |
做我想做的 童年學繪畫,長大學設計,這似乎是設計師們成長的一貫路線,幼時涂鴉的畫筆不知何時已然成為了點綴家園的利器,伍曦也是如此。“我以前是屬于家長眼中的‘乖乖牌’,才藝培養都是聽從父母安排,少時學過音樂和繪畫。從高中時正式學習美術專業,隨后考入長沙理工大學學習室內設計專業。”伍曦笑稱,“雖然當時父母并不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但是他們比較喜歡這種才藝,而我也隨著父母的培養,學習繪畫設計。” 設計專業畢業后的伍曦卻沒有直接進入到設計師的行列中,而是聽從分配,進入了長沙一所中專院校任教,教導建筑學科。在三年后,伍曦出于對現實發展的考量和對設計的極致追求,毅然離開了教師這個崗位。“在90年代末,一所學校教師的設計理念、素養與外界相距甚遠,而教師的設計理念只能停留在課堂,不能夠轉化成現實作品。”伍曦說,“設計理念的延續,需要一個載體,并將其注入,更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深圳是設計之都,國內很多最新的設計理念和idea都是從那兒傳播開來,也能接觸到很多新事物。”抱著這樣的想法,伍曦獨身到深圳打拼,從剛開始的海外中建,到最后組建了自己的設計團隊、設計公司--伍曦設計事務所。這一步步升華的背后,是伍曦在設計行業中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蛻變。 做好我要做的
公司創建之初,如何有效的管理公司、使其完整地運營,是每個創辦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伍曦看來,在學校學到的基礎知識、做教師時得到的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以及在深圳步入設計行業所學到的經驗,都為現在的公司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你有了一定的工作經歷之后,你面對現在的工作情況,都會覺得比較順暢。通過我自身所累積下來的工作經驗,加之團隊的配合,做的還是比較得心應手。”伍曦說,“做設計其實也是一種管理。因為,做設計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服務,而服務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管理。”。 |
“團隊是需要大家一起來管理的。一個公司從小做到中、從中再做到大,都需要一個過程。”談及團隊的管理心得,伍曦說到,“這其實是,從人性化到制度化,再由制度化轉到企業文化的變化過程。而我們也一直在摸索著這條道路,向前發展著。”一個團隊,成立之初即是小,采用的是人性化管理,所謂的人性化管理就是沒有規章制度的;當達到一定的規模,所謂的中的時候,要從人性化管理向非人性化管理進行轉變,即是制度化管理,這個過程是相對困難的一個階段;而當它做到某種稍微大型的程度,是需要從制度化管理再變回到人性化管理,以文化理念來對整個團隊進行管理,也就是所謂的企業文化。 搭建好了企業的整體框架和管理辦法,團隊的建設也是重點項目。“我們定期會對團隊進行培訓和優化,從管理學、專業技術、材料學等等方面進行重點培訓,優化團隊本身的素質,做出所謂的標準化。”伍曦說。在人員的選擇上,伍曦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心態的問題。首先,就其自身而言,他應具備應有的基本技能,能夠順利通過應聘的考核;其次,通過平時的為人處事能夠看出這個人能否融入到團隊當中、是否具備業主所需要的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及其做事的態度。 在伍曦看來,作為一個完整優質的設計公司,除了團隊的管理、團隊建設、人員選擇這些考慮因素外,如何接單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我們這個團隊而言,因為做事非常認真,幾乎沒有給業主方帶來什么不好的亦或是不良的后果,把事辦的漂亮,這應該算是做出了口碑吧。”伍曦自信地表示,“建立在大家都滿意的程度上,做出一個良好的口碑,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業務,我就是業務。” |
堅持我所堅持的 伍曦,從學繪畫到學設計、從建筑學教師到室內設計師、最后成立自己的設計公司,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他對設計的熱愛與執著。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但是“理念”絕不是來自概念本身的推導和衍生,而是人們的生活實踐。伍曦作為一個設計師、一個美的設計者,有著自己堅持的設計理念--“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我一直以來設計的指導思想,同時,我也一直用作品去詮釋這樣的概念。在我的作品中更多的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一種和諧共存狀態,這種狀態是一種不斷出于動態中的靜態。”伍曦解釋道,“天人合一在設計中更多地表現在布局和選材上的深化以及整體表現出的對回歸自然的渴望、自然的真實與人的審美感動真實的統一。”除此之外,注重人與人本、人文科技也是伍曦的一貫堅持。 設計師對設計理念的執著,偶爾也會人們被打上“偏執”的烙印。伍曦在設計上的堅持,在前期也給業主留下了不按套路出牌、討厭、難搞的不良印象,在業主眼中似乎是個不按照他們想法做方案的設計師。然而經過溝通和后期的磨合之后,業主們紛紛對他改觀,即便最初的設計理念不一致,但通過方案的延續,能夠讓他們真正喜歡上伍曦的設計,也越來越認可他的設計。“我們在設計上有著自己的堅持,也有這樣的堅持。”伍曦說,“雖然每個作品看似都是按照我的理念在做,但實際上也都結合了投資方、業主對我們的要求來做的。” |
從抵觸到喜歡再到認可,除了優秀的設計占大部分原因外,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業主方選用的設計師,要了解業主想要什么、你能給業主什么、最后能夠得到什么,這三點十分重要。“設計,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項目、或是單一的理解方式,而是要我們設計師根據業主方的要求、他的方向來給他做出一個正確的引導。”伍曦說,“無論從裝飾效果還是從他的本身功能需求,都要拿出能使其滿意的方案,最終達到我們所說的雙贏。” 伍曦個人而言,平時也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喜歡嘗試新事物。“任何東西都有可能給你帶來一些新的創意、新的想法、新的思路。”這也是伍曦靈感的源泉。
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在整個行業都掀起了不小的風波,而對伍曦和他的團隊而言,似乎并未受其影響。伍曦自信地表示:“可能你們會覺得我們自負,但其實我們明年的項目已經滿了,我們明年可能想的是后年的項目該怎么發展。”對于設計這個行業而言,雖然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并不等于會因為市場的低迷而失去了發展方向,其自身的多變性也決定著它的發展。 |
|
|
網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