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2014年10月第2期

稅負、融資——小微企業難以承受之重

01

壓在小微企業胸口的兩塊大石

  2014年4月,由國家財政部代管的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完成國內首份《中小企業稅收發展報告》,通過對18個省份5002家中小微企業調研發現,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明顯高于大中型企業,且差距較5年前增加近一倍,稅負負擔、融資難已經成為國內小微企業發展的兩大核心挑戰。

  目前,小微企業需要繳納的各項稅費包括:增值稅、城建稅、教育附加費、城市教育費(2012年新增)、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其中,土地使用稅,無論如何都必須要繳納。雖然說財政部門持續進行結構性減稅,但實際上,涉及到制度性的稅目極為有限。

  除了稅之外,還有費的問題,如政策性收費、行政性收費、社會性收費等,給小微企業帶來了較重的負擔。據財政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通知,從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型企業免征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等2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但相比政策性收費、社會性收費等,這些舉措無疑是杯水車薪。

  考慮成本與利潤之間的比率,小微企業稅費成本約占實際經營成本的10%,有些甚至達到了20%,稅費負擔不可避免地對企業經營造成影響。參照西方國家政府管理小企業重就業、輕稅收,普遍實行低稅率、簡稅制,以減輕企業納稅負憚推動就業率的基本理念,我國的小微企業仍然存在法定稅負偏高的問題。

  201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又稱“國十條”,再一次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聚焦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方面。

  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小微企業自身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本結構單一、產權不明晰、盲目追求擴張等內在缺陷,造成難以識別有效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貸款風險偏高;二是缺少一些法律法規、市場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外部政策配套措施;三是金融機構服務體系還需不斷完善,包括融資渠道結構性失衡、小微企業集合債券、票據和信托等產品發展、信用風險分擔機制、融資性擔保公司資本實力和經營狀況、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等。

  盡管多家銀行出臺了多項政策力援小微企業融資,但小微企業依然不具備對金融機構的議價能力,而在轉向第三方融資平臺尋求資金的過程中,往往也會面對融資成本高,合同條款要求苛刻等諸多問題。再加上我國信用體系的不健全,導致銀行不得不通過自身力量去調查核實客戶的信用狀況,提高了業務成本。如果放貸,銀監會一定要中小企業提供財務報表,這就給企業帶來審計費用,抵押評估也要費用。經測算,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中,除了銀行融資成本,其他費用占60%。

02

連續組合拳為小微企業減負

  2014年4月8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公布《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10萬元(含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014年10月8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公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下同)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月營業額2萬元至3萬元的營業稅納稅人,免征營業稅。

  去年8月1日,國家對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月銷售額度是2萬元,此次新政將這一額度提高至3萬元。財政部此前表示,免稅額度為2萬元時,每年預計為小微企業減稅300億元。此次免稅額提高至3萬元后,減稅規模將超3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家年內第二次出臺對小微企業減稅政策,實屬罕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9月底召開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從財政政策來看,中國政府在促進經濟增長的財政政策上,第一位就是進一步給小微企業減輕稅負。

  2014年9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融資支持,同時,鼓勵銀行單列小微企業信貸計劃,鼓勵大銀行設立服務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并推動民營銀行設立取得實質性進展。此次常務會議專家認為,這些舉措既立足現實,又意在長遠,有助于緩解融資難這一“老大難”問題。

  中國銀監會9月29日發布消息稱,同意浙江省杭州市籌建浙江網商銀行、同意上海市籌建上海華瑞銀行。年7月份銀監會已批準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和天津金城銀行三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至此,首批試點的五家民營銀行已全部獲準籌建。

  長期以來,我國銀行業以大中型銀行為主,大銀行的特性使其天然地愿意服務大客戶,難以滿足小微企業的要求。為此,業界一直對民營銀行寄予厚望,希望借助這一改革創新,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為實體經濟“輸氧供血”。今年商業銀行新增信貸約有四分之一投放小微企業,資金供給再大幅增長的空間不大。這就需要多一些與小微企業相匹配的銀行,專心致志做小微金融,配置相適應的業務人員和信貸流程。相關人士認為民營銀行多是中小銀行,服務小微企業“門當戶對”。

03

空中樓閣上的優惠政策

  今年以來,在減輕小微企業稅負和拓寬融資渠道兩方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有效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但這些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也遭遇了“最后一公里”現象,甚至出現企業申請優惠成本大于效益的尷尬局面,優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是架空政策。按規定月銷售額3萬元是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起征點,但實際上有些地方采取了合并收稅的方式。比如企業這個月的收入2.8萬元,下一個月的收入4萬元,理論上第一個月應該免稅。但有關部門采取了幾個月合并之后收稅,因為月均收入在3萬元之上,所以應該減稅的月份實際上還是收稅了。

  二是數字游戲。銀監會規定,小企業信貸要實現“兩個不低于”的要求(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某股份制銀行人士直言,這樣的做法沒有持續性。比如,有的銀行今年增量100億,明年101億元,一樣滿足監管要求。另外,在小微企業的認定上,也有很多“花招”。比如,高速公路項目公司員工一般不超過20人,在高速公路建成之前,銷售收入不過幾百萬元。如此來看,給這樣的項目公司融資也能納入小企業信貸的范疇。

  三是落實不力。一位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屬于營改增企業中稅負增加的部分,財政會根據企業申請進行補貼,但是每年都需要提供很多的材料,材料審核完成后才可以申請,而小微企業一般為兼職會計或者會計兼很多的工作,實在沒有精力來準備那么多的資料,有時企業無奈只好放棄這筆補貼。

  我國現規定月收入3萬元是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起征點。這就會導致月收入2.9萬元的企業和3.1萬元的企業,規模相差不大,稅負卻相差很多。不少基層人士建議,為優化政策落地效果,讓優惠效益最大化,可適當對小微企業進行以下四方面的調整。

  其一,對中小企業實行差異化管理,不宜簡單地用數字“一刀切”。 可采取“起征點”和“免征額”的組合措施。其二,政策出臺時就盡量精細,配套措施考慮至“最后一公里”。其三,保持穩定的優惠力度,使其成常態。其四,利用信息化技術,踐行落實便捷化為先的原則。指定統一的信息化平臺供企業查詢,方便企業人員方便快捷地了解最新優惠政策。

  在落實優惠政策過程中,小微企業還存有降低人工等成本、擴充受惠范圍和簡化操作手續等三方面的期盼。一是中小企業人工成本比較高,但目前尚無針對性的優惠措施。二是各類費用比較繁雜,申請優惠政策的成本大于效益。三是一些政策的優惠范圍還不夠大。例如對于小型微利企業的定義可以適當放寬,增加受益企業范圍。例如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起征點按照月收入不足3萬元作為判定,很多企業都被攔在了門檻之外。

04

建筑裝飾行業的困局

  以小微企業為主體的建筑裝飾行業,受稅負過重、資金鏈緊張、用工成本大幅上升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困擾,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正處在“溫水煮蛙”的艱難處境。

  建筑裝飾企業稅賦負擔重、企業所得稅偏高,有的地方還存在重復交稅和搭車收費的不合理現象,直接壓縮著建筑裝飾企業的利潤空間。各項收“費”名目繁多,各種類型的擔保金、履約金、保證金等給建筑裝飾企業增加了新的資金壓力。近年來,雖行政收費有所刪減,但仍居高不下。

  融資難問題一向是制約中小建筑裝飾企業發展的瓶頸,融資渠道狹窄,主要依靠其內部資金的積累,在資本市場中通過直接融資途徑得到的融資狀況很不理想,從銀行中獲得授信仍舊十分困難,授信手續繁瑣,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人。這些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國中小建筑裝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解決其融資困境迫在眉睫。

結語

   從某種程度上看,小微企業的困局就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困局,小微企業的困局不僅是基層經濟狀況的反映,同時也已經成為判斷決策層宏觀經濟政策的感應器。減負、減負、再減負,小微企業能否丟掉包袱、輕裝前行,改善生存環境,事關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要說:
From: 驗證碼:
互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