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
簡介 唐凱,資深室內設計師。1966年12月6日生于重慶市,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曾多次接受新浪、搜房等媒體的采訪。2013年接受新浪焦點專欄采訪,2014年接受《照明周刊》設計專欄采訪。
代表
作品 仁和大橋扶欄設計制作、金江宿舍大樓加固、上海四季花城曹女士家裝設計、上海市長寧日本籍吳先生小別墅設計、安亭LM辦公樓設計、意大利陳女士餐廳設計、福建福清私家別墅建筑設計、徐匯張女士酒窖設計、奧地利林先生中式餐廳、瑞典吳先生自購地新建會所、云南西雙版納州國際禪林、意大利wak餐廳、上海崇明自建別墅和裝飾、上海百腦匯、西班牙大華餐廳、浙江伏龍寺唐朝古建寺院等。 |
由于父親的工作,唐凱從小就成長在工地上,所以進學時,他選擇了工民建專業,1986年開始,他就在建筑工地摸爬滾打,熟悉了建筑的所有工序。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裝飾行業漸漸興起,設計也慢慢地和施工分離,唐凱的工作重心也從家裝、工裝轉移到設計上來。 設計成本較低、機動性強,可以獨立作業,又不涉及復雜的施工管理人際關系,加上他由于對藝術的熱愛、廣泛的興趣愛好打下的人文底蘊,游走工地的經歷和閱歷,使他的設計之路走得越來越寬廣。 2008年,唐凱創建了上海尚迪建筑設計工作室,成為設計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就是到時候了。”唐凱那時已積累了很多案例,“比如說野外施工,還有大型的高難度的一些工程,就覺得經驗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也有一定的人脈,大家都比較認可。這個時候大家都鼓勵我了,就說做一個吧,然后就開始自己做。” |
“平時就要養成自己平靜的心態,心平靜的時候就可以造就很多東西,對方的喜怒哀樂在你的心中能夠感應得到,之后不是說去不去迎合,而是通過自己的正能量來分辨,對方的出發點和想要的結果,以及可實施性。如果不可實施,應該和客戶一起溝通,講解,最終做出盡量精準的東西。” 每一個案例,唐凱最重視的是做適合客戶社會屬性和工程所在地的氣候、環境、文化的設計。“首先要跟對方做朋友,交流,要很知心地去探討很多問題,包括雙方對這個風俗的理解,若有一些不同板塊的偏差,那就各個偏差的板塊進行溝通,分析,找到一個最適合客戶的方法,然后再來表達。” 在唐凱還不是一個很成熟設計師的時候,也遇到過設計效果與客戶想法出現偏差的情況。經過多年的打磨,現在唐凱的設計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超越客戶期望的高度。“真正達到這個高度的時候客戶不會改動你一根線的。每根線,每一個元素,每一個細節都有一個故事,改動一點,就會改變設計的主題,改變整個空間的感覺。” 突破 如果說,設計理念是“道”的層面,那么設計風格、定式、元素等等,則是“術”的層面。這個層面上的設計,有時候確實需要設計靈感這種看似玄妙的東西。 “靈感來自于不同的地方,關鍵在于你的心怎么去體會生活。” 唐凱的設計靈感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山水,來自于故事,來自于平時的點滴積累。“有一次走在路上,同伴突然跟我講了一個動畫片,我不看動畫片,但是我突然從那個動畫片中找到了一種感覺。” |
在他設計的《上海嘉定蘇曉辦公室裝修》工程,這個動畫片的元素被生動地體現了。“所以,你體會到就能捕捉到,不體會就捕捉不到。” 目前唐凱正在設計裝飾的周杰倫投資的一個在上海的健身會所,正是基于靈感的突破。“這個設計是突破常規的,整個室內裝修的效果是扭曲的。一般的空間,墻面就是墻面,頂面就是頂面,但是我這套設計里面就沒有墻面和頂面的分別,它完全是扭曲的一個狀態,相當于一個魔方。” 在遇到這個“瘋狂”的想法的時候,負責這個項目的周杰倫的代表人在上海居住了三個月,一直在考察各個公司和設計院,直到有人向他推薦唐凱,“說有一個資歷比較老的設計師,但是他比較古怪,一般的案子他不太設計,是不是可以讓他來做這個。”盡管因為年紀關系,這人對唐凱的創造性心存疑慮,他們還是相約會談。 “其實我們平時做的健身房,或者是健身會所,一般是比較注重于功能性,而不完全注重視覺效果。但是我做的東西就是比較怪異,我怪異的意思就是希望達到一個視覺效果,讓別人記住。所以我提議做這么一個怪異的東西,他當時一聽這個東西就覺得非常非常感興趣,基本上就定了我這邊去做。”最后的設計效果,整個會所的平面布置就是一艘船,健身房就相當于船長室,頂和墻面相當于船兩邊的凹洞。 “功能性不會改變。其實墻仍然存在,頂仍然存在,只是在視覺上,墻面和頂面徹底打破。在墻面和頂面上用黑色的刷漆或者是噴漆,星星點點,感覺這是一個藍藍的天空;然后地面做成木地板,它的拼接就像船上甲板的感覺。”唐凱說,“這樣我們可以讓裝修的成本很低,視覺效果非常好。好玩,然后大家記住了。后來這個方案就被對方采納了。這是至今為止唐凱最滿意的設計,因為其中表達了他作為設計師希望達到的意識上的突破。如果實施效果如他所愿的話,這將是唐凱近階段最滿意的工程。 |
演繹 唐凱曾經無償地為圓通寺做設計。“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些業主他的預算,他的性能,他的空間,是有代表性的,可以少收一點,或者是不收;有些你做得很熟悉了,按部就班的那種的,那可能高收一點。我不完全以經濟作為一個衡定標準。” 對于團隊,唐凱不希望他的同事們像機器一樣只是機械地做事。“我是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在每一個案例里演繹自己的性格、博學、修養、愛好,同時和客戶在一起的時候能夠演繹出客戶所有的修養和愛好。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或者是設計總監,或者是一個帶頭人,那就要學會放下經濟利潤。” 近期,公司來了一批大學畢業生,幾十位未來的設計師,他們一直問唐凱一個問題:老師我們要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唐凱將他的經歷和體會傾囊相授。“我告訴大家不要去走前面設計師所有走過的路,而是要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走自己的路;不要去打造一個設計模板,而是要打造每一個設計師不同性格、不同特色的設計,這才是未來設計市場需要的人才。” |
|
|
網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