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語錄
執著
曾經有位朋友告訴我,他最怕兩種人,一是勤奮的,二是好學的。我汲收了他的觀點,所以我不斷充實自己。
理念
滿足是設計的基礎功能,即設計應實現其本身的功能性作用;而引導則是設計的提升功能,即在滿足功能性需求的基礎上應賦予設計以延伸意義。
生活
一味埋頭做設計是不行的,設計師需要思考,思考設計本身,思考生活。設計師只有熱愛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才能做好設計。
信仰
對于客戶甚至是陌生人,我們都應真誠、友愛地對待,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此才能做好服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社會給予了我們很多,我們也應回饋社會,這是我們想做的,也正在做的。 |
設計師
簡介 黃治奇,國際著名設計師,中國注冊高級室內建筑師,黃治奇(香港)酒店娛樂策劃設計有限公司董事兼設計總監,深圳市0755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擅長酒店、夜總會、KTV等娛樂空間設計。
代表
作品 深圳JW萬豪酒店、廣州威斯汀酒店、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柏林-康拉德國際大酒店、韓國漢城-希爾頓酒店、海南瓊海尊貴國際會所、東莞希爾頓酒店夜總會、南寧威尼斯國際俱樂部、成都天天量販KTV等。
榮譽
獎項 2013中外酒店設計“最佳酒店創意設計白金獎”、2013年度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2011金堂獎·2010 China-Designer 中國室內設計年度評選“最佳案例獎”、2010第四屆中國國際娛樂空間設計大賽一等獎、2008中國(深圳)國際設計大獎賽“金蟾獎”等。 |
“以前我被設計‘玩’,現在我‘玩’設計。”這是黃治奇對自身經歷的一句總結性評論。從事設計工作二十余年來,黃治奇屢次獲得國內外設計大獎,他所創立的公司在業界也頗受好評。而種種榮譽背后,則是他對創意設計的執著探尋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從被設計“玩”到“玩”設計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1993年,黃治奇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并不容易,當時的互聯網遠沒有如今這么發達,他在一個哥們的陪同下,徒步轉了半個東莞市,才找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方案師。他還清晰記得接手的第一個設計案例,他的設計圖“畫得很好,可惜做出來不好看”。 在之后的工作過程中,憑借深厚的設計素養和執著的努力,黃治奇在朋友圈內漸漸有了名氣,但他并未滿足。1996年,黃治奇創立了黃治奇(香港)酒店娛樂策劃設計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0755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由此,他踏上了實現創意夢想的旅程。 創業之初,如何做好企業運營管理,如何談成第一筆業務,是黃治奇每天都會思考的問題。他知道,堅持就有希望,堅持就有成功的可能。“公司接洽的第一項業務是幫客戶畫一張效果圖,含設計在內,收費250元,也是當月的總收入,而公司每月的總開支不低于15000元。這項業務,我們不僅做了,而且非常認真地完成了。之后第二個月總收入是1200元,第三個月總收入是11000元……就這樣,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了。”黃治奇說。 |
雖然公司業務越來越好,但黃治奇依然覺得自己在設計上并不是游刃有余,有些業務完成得并不完美。對于這種狀態,黃治奇說自己是“被‘設計’玩”。為“玩”好設計,黃治奇深入研究技法、美學、歷史、心理學等知識,大力提升設計素養,他還在公司內部建立了研發團隊,著重研究設計是否合理、如何滿足客戶需求、如何引導消費等問題。他認為,當打通“設計應該注重什么,應該避免什么”的命脈之后,做設計就能信手拈來。如今,黃治奇每年都會接手大量設計項目,他覺得舉重若輕。 海南鳳凰谷康帝度假酒店 在取得顯著成就之后,黃治奇選擇去意大利米蘭深造,繼續探尋設計的奧秘。“曾經有位朋友告訴我,他最怕兩種人,一是勤奮的,二是好學的。我汲收了他的觀點,所以我不斷充實自己。”他說。 |
“十年前我被設計‘玩’,十年后我‘玩’設計。”黃治奇自信地說。在“玩”設計的旅程中,黃治奇在酒店及娛樂場所設計等領域已躋身于國際優秀設計師行列。 設計=滿足+引導 滿足與引導,是黃治奇秉持的設計理念,也是他在酒店及娛樂場所設計領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認為,滿足是設計的基礎功能,即設計應實現其本身的功能性作用;而引導則是設計的提升功能,即在滿足功能性需求的基礎上應賦予設計以延伸意義,具體來說就是要引導流程,引導消費,引導健康,引導環保。 黃治奇曾用“吃飯”這一行為來解釋滿足與引導的區別與聯系:餓了想吃飯,這是基礎需求;吃得香,吃出健康,這是更高級需求。設計作品不僅要具有基礎性功能,滿足功能性需求,更要具有引導性功能,提升本身的延伸意義。 “本著‘滿足與引導’的設計原則,我們在為KTV做設計的過程中,不僅會全力滿足其休閑娛樂功能,更會塑造一個健康、干凈的娛樂環境。”黃治奇說,“比如在咪王子量販KTV項目設計中,我們首創把氧氣引入包房,把綠色植物引入室內空間,引導綠色休閑、健康娛樂,可以說這是KTV設計的里程碑。” 滿足與引導已成為黃治奇設計作品的筋脈,支撐著黃治奇及其公司走向了今日的輝煌,成為娛樂空間設計的代表。在滿足與引導的設計原則指導下,黃治奇做設計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一項業務,更重要的是他在傳達一種濃厚的人文關懷。 |
設計來源于生活 服務于生活 對于以創意打天下的設計師來說,創作瓶頸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同的設計師突破瓶頸的方式各不相同,黃治奇自有其辦法。他認為,設計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只有熱愛生活、了解生活、體驗生活,才可以打破瓶頸”。與其說這是他的解決辦法,不如說這是他對設計本質的解讀。 基于對設計本質的把握,黃治奇將設計與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的設計作品不僅具有實用功能,更具有一種追求美好和幸福的生活態度。這已經成為他的設計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設計風格是人文主義的沉淀,是風土人情和生活的體現,我們不僅尊重并享受它,同時也可推陳出新。”黃治奇說。 天水麥積山溫泉度假酒店 |
生活本身是多變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人們總在追求更新、更美好的東西。設計也是如此,一成不變的設計風格是不能長久的。在公司內部,黃治奇經常組織人員進行頭腦風暴,并要求他們在貼近生活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造新的設計風格。長此以往,不少客戶在委托黃治奇做設計時,不對其進行條條框框的約束。“神州總部國際酒店、三亞紅館等項目的業主讓我們放手玩設計,我們就會盡全力做到最好。”黃治奇說。 隨著公司實力的不斷壯大,黃治奇近些年與不少國際知名設計師建立了合作關系,對國際設計與國內設計的差異與差距有了清晰認知。他認為,國內的設計原創性弱于國際設計,“與國外知名設計師相比,國內設計師的眼界和見識要窄些”。他表示,設計師在不斷提高專業素養的同時,還需要多旅行,多體驗生活,豐富自身的世界觀。 “一味埋頭做設計是不行的,設計師需要思考,思考設計本身,思考生活。”黃治奇認為,設計師只有熱愛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才能做好設計。 快樂設計 快樂服務 黃治奇把“快樂設計、快樂服務”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他認為,人如果不快樂,做任何事都沒有意義,只有自己快樂,讓他人快樂,才是真正的大愛。 有些人說,設計師是很辛苦的。而黃治奇則認為,“如果你愛上這個職業就不覺得辛苦,加班是因為能力不行”。對于忙碌的工作以及經常性出差,黃治奇樂在其中,因為他“把出差當旅行,把工作當享受”。他認為,現在的自己跟之前相比,已不在一個“高度”。 |
工作之外,運動、哲學、佛學,是黃治奇的日常愛好。始終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禮、義、仁、智、信”為核心指導思想。以“質量、效率、服務”為服務宗旨。他表示,對于客戶甚至是陌生人,我們都應真誠、友愛地對待,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此才能做好服務。 重慶環球5號娛樂會所 不少設計師都有自己的信仰,黃治奇也有,他的信仰大體可以概括為:快樂生活。參與慈善活動則是他追求快樂的一種方式,為此他在公司內部成立了0755義工隊,每年都會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活動。他表示,公司要致力于構建一支有信仰、有追求、有愛心的設計團隊。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社會給予了我們很多,我們也應回饋社會,這是我們想做的,也正在做的。”黃治奇說。 |
|
|
網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