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語錄
價值觀
我認為我們以人的價值看,能夠幫助多少人。所以你一定占有的資源都意味著你應該去幫助更多的人,所以從我個人的理念來說,有的就應該給出去,不管是你的能力、知識還是物質上的東西,是需要給出去的,要不然話,這個行業就不會健康。
信仰
從信仰到哲學,然后再到方法論,然后再到設計上,一條線貫通下來,所以對我來說,設計是一件信仰之內的事情,或者說是生活之內的事情,跟生活是不脫節的,或者跟信仰是不脫節的。
交流
我給我底下人也做培訓,我做培訓的時候我這樣講,我說咱們不叫培訓,咱們叫交流。我比你們早出來幾年,知道一些東西,你們暫時可能還不知道,我來告訴你。如果我有什么東西不知道,我希望你們也告訴我,我們一起來進步。
文化
你一個學建筑的,不了解西方文化,不了解西方哲學,不了解比方宗教信仰,然后你去學西方建筑,那是舍本逐末的事情,根本就學不好。包括中國的也是,你如果不了解中國它的儒家和統治階層思想的本源的話,你去看建筑的話看不懂。 |
設計師 簡介 聶大勇,1996年畢業于西北建筑工程學院室內裝飾設計與工程專業。畢業后就職于中國建筑集團第六工程局從事室內外裝飾設計及施工管理,有豐富的現場及施工經驗。2008年,就任于北京華英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室內部設計總監,現已成立設計工作室。
代表
作品 海南保亭荔苑溫泉度假酒店五星級、北京大西洋新城精裝、河北遵化新宮御湯泉度假酒店五星級、新亞集團總部酒店五星級、葫蘆島BMW 4S店、青島紫檀山酒店五星級、北京神州國際酒店、京漢通遼樣板間、邯鄲晉和溫泉逸墅樣板間及社區會所、中國航空集團大廈。 |
信仰引導的設計之路 聶大勇自幼熱愛繪畫,曾經的理想是考取中央美院并成為一名動漫制作人。然而,家人的勸解以及生存的壓力令他選擇了西北建筑工程學院學習室內裝飾設計專業。畢業后,聶大勇被分配到中建六局成為了現場技術員。初來乍到的他深受領導賞識,很快就獲得了一次升職為工長的機會。但是,夢想成為一名設計師的聶大勇放棄了這個高薪的職位,選擇了去基層,磨練現場工藝,學習貼磚甚至搬石材。聶大勇在這段經歷中打磨的扎實建筑功底,為他在走向優秀設計師的道路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了近6年的現場磨練,聶大勇離開了中建六局來到了一家酒店設計公司做設計,開始了真正的設計師生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聶大勇的設計之路開始得并不美好,“感覺很苦悶”,“基本上是為了理想一直在堅持”。也在就是這個過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加入基督教后,聶大勇價值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從此變得“不浮躁,然后安下心來堅持做設計這一行,一直做到現在”。 信仰,是聶大勇常掛口邊的話題,對他的設計生涯也有著很大的影響,無論是最初對他設計之路的指引,還是后來他對于建筑對于設計本質的認識。他認為,無論是西方建筑還是中式建筑,都離不開思想,離不開宗教文化,離不開哲學智慧。“你一個學建筑的,不了解西方文化,不了解西方哲學,不了解西方宗教信仰,你如何看懂西方建筑?”正如聶大勇所提,圣彼得大教堂宏偉壯觀,卻以一個捕魚者的名字來命名,如果不了解西方宗教信仰和《圣經》,相信知之甚少! 很多人曾勸說聶大勇不要追求信仰,這樣會增加生活上的壓力。聶大勇總是回答:“正是因為你不追求那些東西,才會有壓力和恐懼。”也正是信仰堅定了聶大勇肩負起對行業的責任和對設計的追求。 |
把哲學智慧帶入設計 哲學,是人類智慧的最高表現形式。將其帶入設計中,儼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聶大勇說:“我們要去發現事物的本質。我在設計的時候,包括風格、材料、樣板、布局、生產方式都會從哲學層面來思考,它不是說簡單地把這些方面拼湊起來,是從一個點開始,通過一個理念往下整個串起來。” 正因為如此,聶大勇發現了一種特別有效的設計模式。“我們會用一種通過生活方式推導出來的行為模式做設計,生活方式決定了決定了行為模式,也就決定了這個項目空間的規劃,決定了設計的風格、材料、色彩等。”聶大勇表示如果明白了這種推導方式,那么就等于了解設計。 按照這一設計模式,聶大勇拿到酒店設計案例后,通常會對先其進行定位,了解目標客戶的消費水平及其服務需求,并針對這一群體的行為模式進行設計。聶大勇認為酒店設計首先要考慮如何讓業主提高運營效率,在短時間內收回成本,其次再考慮色彩、材料等其他要素。因此,他提倡“國際化專業設計理論”,重視美好實在的客戶體驗,給予入住者家一般的感覺,而非奢華的硬件裝飾,這樣酒店業主就能夠憑借優質的客戶體驗創造最大的利潤。 |
不妥協的設計理念 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行業競爭加劇,設計師完成項目的期限也日益縮減,有甚者將需要耗時半年的設計一個月完成。這一現象也導致很多設計師價值觀的轉變,放棄了原本那份對設計的堅持。 “太快了,人都變得沒時間思考。”聶大勇提倡慢生活,優秀的作品不是趕出來的。“當下不少設計師和建筑師認為拿到了職業資格證就意味著有了這個行業的生存條件,但在我看來,這是意味著你要肩負起在這個領域內的責任和義務。還有些設計師做設計之前需要跟甲方最高領導溝通,迎合著這個人的心理需求,我覺得這是對設計的不負責。”
|
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不妥協,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需要很大的勇氣,看似簡單,卻是最難的一點。業主作為非專業的群體,往往又參與設計中,這是普遍存在的業主對設計師不信任的表現。我們都知道,一個優秀的設計作品是建立在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的,而這份信任有時候往往來自于設計師的堅持?!独笤贰纷鳛槁櫞笥伦顫M意的作品之一,也正是因為他的執著,完工時現場跟效果圖幾乎一模一樣。 “現在還有幾個設計師像我這么貧困卻還在堅持的?”相比其他設計師來說,聶大勇算是個“貧困戶”了。但他的原則是盡量為客戶省錢,減少不必要的投入,同時也能減少社會的資源浪費。聶大勇也因此提倡拆卸材料的二次利用,并希望這能為整個行業所重視。 做好設計團隊的協調者 聶大勇在北京華英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做了幾年設計總監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雖然目前包括他在內只有四個人,但卻能夠出色地完成每個設計項目。“所謂的領導其實叫協調者,將手中資源協調好,而非獨占。同時,需要學會服侍,以服侍和幫助的心態去做事。”聶大勇這樣解釋他在設計團隊中的角色。正如他講述的《圣經》中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案例,誰為大,誰就需服侍別人,學會謙卑。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聶大勇認為,人的價值在于能夠幫助別人,為所在領域作出貢獻。聶大勇會定期為員工做培訓,與眾不同的是,他將此定義為互動交流,而非單方演講。“我比他們早踏入這個行業,知道一些他們可能暫時還不了解的東西;反過來,我有些不知道的東西,希望他們也可以告訴我,大家共同進步。” 聶大勇非常感激在華英的那段時間,他表示:“說到華英,我不得不提謝國權老先生,將近80歲了,每天都很早去出方案、畫圖,很佩服他。而且他從不讓我們加班,也很關心下屬,對下屬的指導也很有耐心。” |
或許是受郭老先生的影響,不加班不熬夜的聶大勇也不要求下屬加班,甚至反對加班,這種做法反而提高了團隊的工作效率。聶大勇解釋:“加班分很多種,有的是忙,有的是拖延,還有種是公司需要加班,于是很多活留著晚上做。如果領導能提前一天安排好任務,并禁止加班,在相同工作時間內誰完成的好,誰工資就相對高些,這就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了。” 與眾不同的是,聶大勇開公司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每個員工都有著不錯的收入,過著舒適的生活,這是聶大勇最大的心愿,也是他工作中唯一的壓力! |
在設計道路上腳踏實地
成立了設計工作室的聶大勇現在多了一重商人的身份,卻仍然改不了挑項目的“壞毛病”。第一,與項目的契合,甲方能接受對他對項目的理解和他的設計方案;第二,必須是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的設計項目。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企業甚至是個人都會進行包裝炒作,以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談及這個問題時,聶大勇表示對這些看得比較淡,不愿虛假包裝,只追求設計的完美。“如果說宣傳的話,我喜歡把我對設計的理解和這份責任感傳播出去。” 正因為這份腳踏實地,聶大勇的設計道路上優質的酒店設計作品如同繁華都市的街景! |
|
基本上都是朋友和原來客戶介紹的,還有一些以前的同事,我們口碑還是比較好的。
我屬于縱向交往類型的,不同職業和階層都可以交往。跟其他設計交往相對較少,總體來講,還是覺得中國的設計師圈子整體有些浮躁。
我主要做酒店設計,接活很不容易,一般接一個酒店做大半年,然后小半年就沒事了。這樣的話,基本上能夠保證每年30萬收入以上。
前兩天一個設計師跟我說他有一群合作的設計師,想讓我和他們一起掛靠一個知名設計公司攬活,然后自己干。其實寧愿清靜一些,做些分內的事情,掛靠是一個不得已的方法,其實是自欺欺人的,現有的法規,其實是允許設計師個人接單,只不過操作起來,很多甲方不愿意承擔這樣的“風險”,導致市場活力和以個人身份經營的設計師缺乏活力。 |
|
昵稱: 還能輸入 140 字
網友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并不表明中裝新網立場。
網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