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熱潮中,比起那些分析機構、投資人、股評家的分析,相信在企業上市這個問題上,“與我有什么關系”才是公司人更關心的。
A 切身利益的變化

公司人關心企業上市后的薪酬福利變化
公司的性質即將發生變化,公司人首要關心的都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比如薪酬福利。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提供的薪酬福利待遇肯定會比非上市公司提供的薪酬福利待遇更加完善。羅邁國際RMG Selection高級顧問李洛釩表示,一方面,這是由于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上市公司各項薪資福利待遇都必須符合國家的制度規定,另一方面,公司在股市上募集到更多資金之后,管理層也會希望給員工更好的福利待遇,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前景良好。
對于中、基層員工來說,工資是他們收入結構的主體,所以最有吸引力的主要還是薪資待遇的調整。不少公司在上市之前會拿出一部分股權或是期權與員工分享。但是大部分員工的持股比例不是特別高,這部分收益不會取代工資而成為他們收入的主體來源。
中層員工由于處在職業上升期,更需要晉升機會,而在企業規模擴大之后,公司能提供更好的晉升通道和培訓機會,這讓中層員工的職業發展更具優勢。
高層、董事會決策層可以說已經到了職業的黃金年齡,薪酬已經不是最有誘惑力的因素,所以這一人群會更看重上市之后公司提供的期權、股權方面的激勵和管理權限的自由度提升。
B 對工作的實際影響
個人更具職場競爭力
上市公司對員工的工作技能、業務規范有更高的要求,而經歷了上市的過程,員工自身的能力以及經驗也都會有所提升。
萬寶盛華集團(中國)綜合解決方案招聘流程外包資深金融顧問單進瑋說,經歷過股權變化的過程本身就會成為一個非常具有優勢的附加值,在跳槽時會更具備競爭力,尤其是財務部門的員工,會更受那些準備上市的企業青睞。
另外,雖然上市之后晉升的途徑不會有區別,但是之后企業規模肯定會有所擴大,這也勢必會增加更多的職位,當然也包括管理崗位的空缺,增加了更多的晉升機會。
壓力也會更大
雖然整體上來說,公司上市并不會對員工的日常工作流程造成特別大的影響,但企業上市確實會增加一定的業務壓力。事實上,這可能從上市前就開始了。李洛釩曾服務于一家計劃上市的企業,上市前,公司就提出了連續3年利潤持續增長20%的要求,業績考核也更為嚴格。
當然上市成功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有所放松,單進瑋介紹說,上市之后,企業的價值情況會更為直觀,如果收益或聲譽變差,股價就會即時發生波動。而這種波動可能會導致投資人對企業的信心產生動搖,隨即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工作流程更具規范性
企業上市之后,各個部門的組織架構都會更為完善,公司的管理會比以前更規范、更高效,當然相應的來說,制度也更為嚴謹。
例如,企業上市之后,就連最常見的因公出差報銷流程都會變得更為嚴謹和繁瑣。因為企業上市后,理論上不再僅對老板負責,而是對全體股東負責,并接受嚴格監督,所有賬目都要明晰。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如果作假,那么會有相應的法律懲罰措施。
C 影響較大的一些崗位
財務
上市對財務人員的專業度和資格要求會更嚴格。上市公司在賬目的清晰透明度上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必須根據其所在市場,按照國內或國際會計準則執行。
上市后企業財務數據要更加嚴謹
內部審計
這個對企業中各類業務和控制進行評估的崗位的重要性在上市之后會大大提升。單進瑋介紹說,有些公司可能原本沒有內審崗位或是由CEO兼任這一崗位,但是上市之后會專門增設人員全職負責內審工作。實際上不論是否是上市公司,一般企業規模越大,負責內部審核的人數和權限就會越多。
人力資源
這可能是受企業上市直接影響最多的一個崗位,人員招聘以及入職離職手續的工作量會大大增加。
公關(市場)
股價除了受公司運營狀況的影響,還很容易受到聲譽的影響。公司公關的工作直接影響著公司對外的美譽度,而這又會對股價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企業公關工作的影響也會提升。
職工董事
公司上市之后,企業的普通員工也有一定的機會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選舉,并且經過一系列法律程序認證之后成為職工董事,進入公司董事會。職工董事代表出資人、企業和全體職工這三個方面的利益,尤其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職工董事負有重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