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官員近日公開表示,2014年擬研究推進房產稅立法。
相比破冰試點已近三年卻一直徘徊不前,房產稅改革一旦進入立法程序將會一步步更有保障地向前推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這項稅制改革不會遙遠,但需要一定的過程。
立法需兼顧公平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在公開場合表示,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有兩個難點: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價值在升值,而房屋在貶值,稅基難以統一;另一方面,土地屬于國有,而房屋屬于私有,一個統一的稅圖和對兩個不同的納稅主體征收,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征存量還是征增量、免征是多少、不同城市地段怎么區別……作為公認的一項牽扯面廣、涉及面多、變數大的稅制改革,房產稅改革的討論與爭議一直不斷,在條分縷析后可以發現,核心都是如何保障公平,這也是貫穿房產稅改革始末的重大考驗。
“目前我國房地產整體鏈條上的稅收有十余種,存在重復征稅的問題,征收房產稅要考慮到整體稅負的公平。”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指出。
住房信息聯網困難重重
房產稅實施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房產數據實現全國聯網。
然而,全國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啟動已經4年,但進展并不順利。住建部先于2011年要求在次年6月底完成60個城市的聯網工作,又于2012年要求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50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工作。相關人士透露,目前聯網的城市已經超過60個,但遠未達到500個。
住房信息聯網困難重重
聯網進度的延期存在多方原因。住房城鄉建設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解釋,除了技術障礙和數據不全等原因,利益集團的阻力也是一大原因。
一直以來,住房信息聯網被社會公眾認為“對特定人群的房產信息進行查詢以推進反腐工作”。
也正因此,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介紹,地方為聯網設置的阻力不小。住建部部長姜偉新也曾經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坦承,住房信息聯網比預想中要難得多。
不動產登記能否破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個人住房信息的聯網工作將被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設計之中。
1月11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徐德明表示,2014年將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2013年11月,國務院表態原由九個政府部門負責監管的不動產登記將統一到一個部門,由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
專家分析,進行不動產登記意在消除“信息孤島”,全面掌握房產信息,為房產稅開征鋪路。家庭擁有財富將曝光,公司擁有的房產也會曝光,這在土豪露富與低調奢華并存的時代,對于秉持悶聲發大財、習慣視稅收如無物的人,是沉重的心理打擊,相當于讓他們裸身過鬧市。
不動產統一登記
越是資產集中于不動產的人,不安全感越強,一輩子省吃儉用買了三套房預備養老,現在突然成為暴富群體,可能承擔沉重的稅收,為城鎮化作出真金白銀的貢獻,抵觸情緒極強。而那些有能力在全球配置資產的人,可以享受不同體制所帶來的政策庇護,財富安全感強于把雞蛋放到國內房地產一個籃子里的人,即使如此,他們也希望多過兩年資產價格上升、沒有房產稅的日子,而這些人往往擁有極強的游說與左右政策的能力。住建部聯網登記制度最終被“水“,大約是這些人的功勞。
對于那些非法或者通過灰色手段擁有多套房的人,不動產登記之后也是財富歸類整理的過程,灰色但合法通過一定的程序洗白上岸,非法所得自行提前處理。
說白了,沒有人愿意多納稅,也沒有人愿意從不納稅進入納稅狀態。擁有自有住房的人對不動產登記不積極,是出于保護財富的本能,只有建立合法財富的安全感,才能打破這重魔咒。
然而,這條路還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