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三、地位更加舉足輕重 綠色建筑再嶄露頭角
   時間:2017-04-26 09:37:44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住建部 建筑業 綠色建筑 BIM

  文中,住建部門再次提及到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在近些年來一直是建筑業的大熱門,更是承擔著拯救中國建筑業的大任。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面臨著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轉型期,在這個新的歷史方位上,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中國正在掀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篇章。在此基礎之上,推動行業走上綠色、節能發展道路,已成為建筑業改革轉型的題中之義。在此次的建筑業要點中,綠色建筑在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未來綠色建筑將在建筑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綠色建筑全面推廣仍須打破瓶頸。

  總體來看,全國各地都陸續出臺了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財政政策、激勵政策和法律法規文件,全國提出“低碳生態城”建設目標的城市已達到280余個。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統計,截至2016年9月,全國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達到4515個、累計建筑面積52317萬平方米。但事實上,目前我國綠色建筑發展仍顯得較為緩慢。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陳宜明稱,當前,綠色建筑從規模、數量和運行質量上,都與人民群眾對住宅品質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以2015年為例,當年獲得綠色建筑標識評價的項目總面積占城鎮竣工項目總面積(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比例不足5%,獲得運行標識的綠色建筑總面積占綠色建筑總面積的比例約5%。所以,與龐大的建筑體量相比,真正能稱為“綠色建筑”的建筑可謂少之又少。

  那么,目前綠色建筑發展面臨如下問題?

  一是標準不高。雖然綠色建筑已經成為建筑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全國總建筑面積中所占比重仍然很低。部分業主和施工企業對綠色建筑標識的追捧,多緣于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追求,自主而系統實施全生命周期綠色建造的投資商、建造商并不多見。

  二是導向性不強。行業現有的評價認證體系并不是建立在對建筑全生命周期基礎之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只是推薦性技術標準,而非強制性技術標準。而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出臺的激勵政策主要也集中在建設、交付階段,導致企業實施建筑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的主動性不強。從現狀來看,我國目前只有少數幾個省市將綠色建筑作為強制性標準來推廣,這一方面導致開發商對“綠色建筑”不熱衷,使“綠色建筑”局限在裝修和設備的使用上,另一方面也導致多數“綠色建筑”在后期運營階段完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是體系不完善。在規劃設計階段,未出臺強制性國家技術標準,導致綠色規劃和新能源技術發展水平不高;在施工階段,裝配式建筑發展雖然如火如荼,但系統性的新型建筑工業化政策仍然缺位;在運維階段,建筑能耗的考核標準模糊;在建筑拆除階段,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水平仍待提高。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出臺,對于行業的整體改革和綠色建筑的進一步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目標和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于執行。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主導依然是主旋律,企業應抓住綠色建筑發展由公共建筑向商業住宅擴散、由重點地區向全國擴散、由新建建筑向既有建筑擴散、由綠色技術應用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擴散的機遇,立足實際,制定相關戰略,構建發展新動能。


關鍵詞: 住建部 建筑業 綠色建筑 BIM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勝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裝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 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