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誠可貴,房子價更高。想再買一套,婚約亦可拋!” 有人用打油詩來嘲諷最近在某些城市發生的排隊辦理離婚手續以便購買二套房的奇觀。這一現象的背后,正是近期一、二線城市讓人心驚肉跳的房價過快上漲。
曾幾何時,業內人士還用空置率等經典指標來判斷中國房價走勢,但如今再用這種“實用主義”的邏輯來做分析,可能就失靈了。今天一、二線城市樓市的火爆,已經不是簡單的剛需和投資博弈,而是一場越來越多從“供給”和“需求”兩端添加杠桿的金融游戲的結果。
來自多方面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家庭住房交易杠桿率、按揭貸款還款負擔率、開發商開發貸和公司債及負債率都處于歷史高位。而這一切也成就了當今杠桿上的樓市。
“瘋狂是無法解釋的,你可以參與其中,但必須明白你是在‘賭博’,而不是在投資。”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王小廣向記者直言:“當下一、二線城市房價是‘非理性’上漲,所謂‘投資房產’猶如‘刀口舔血’。”
令人望而生畏的房價
登陸北京市住建委官網,隨機查看即將入市的幾個新樓盤。首開地產知語家園擬售價109810元/平方米至129194元/平方米、北京住總棠頌雅苑擬售價91657元/平方米至106877元/平方米、中電建西元瀧悅長安嘉園擬售價63977元/平方米至89777元/平方米它們分別距離北京市中心地帶約20公里。
“當前北京、上海、深圳這么高的房價,我都有些看不懂了。” 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沖對上證報記者坦言。作為一名開發商,他建議大家“冷靜”。一度在北京,每平方米10萬元以上的房子還是學區房的“特權”,如今北京新房豪宅化日益顯化。而且,這些項目距離北京市中心的位置也越來越遠,動輒在20公里之外。
“不僅是北京,今年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的房價也都漲幅明顯。”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對上證報記者說,中國樓市儼然成了一種“貨幣現象”。據統計,8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連續16個月環比上漲,同比連漲則達到13個月。
高高的房價還引來了“惜售”待漲。記者在北京亦莊林肯公園樓盤采訪時遇到一對老夫妻,他們感嘆這么大的一個樓盤,一期沒有幾套二手房出售,要買也只能選擇二期的尾房。“目前該區域可出售的和愿意出售的房子特別少。”房產中介張松對記者說。無獨有偶,在北京金融街、月壇附近,鏈家等中介門店的店員告訴記者,這里的二手房房源同樣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