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 “5·12汶川地震”的紀念日了,歲月匆匆,這場給中華民族帶來創痛的災難,一晃已過去了8年。各地紀念地震的活動仍會進行,不過關于這場地震的討論,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沉寂下來。
地震的記憶雖然苦澀,但經過歷史的沉淀,會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寶貴財富,關鍵在于我們用怎樣的態度去認識這場災難。在德國作家格拉斯看來,記憶是剛直而真誠的,它不容許有任何的粉飾。我們對這場災難的認識,應是基于歷史事實的真誠,這種真誠既不否定成就,又不掩蓋問題,是一種冷靜客觀的反思。
8年來,我們目睹了地震災區舊貌換新顏的奇跡,也思考著地震所暴露的隱患,如房屋的抗震能力弱、志愿者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低、慈善款項的漏洞、民眾對地震預防知識的缺乏等,這些都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地方。盡管有些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有些則仍未改觀,如若置之不顧,則仍有可能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