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全國兩會后,國家級重大會議上,中央高層很少提及房地產,但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來,這一話題卻被頻頻提起。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強調,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此后,李克強總理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中也提到:以往我們長期依賴的房地產,去庫存問題也沒有解決。母庸置疑,樓市去庫存問題已經引起高層關注。
那么,房地產真實庫存到底有多大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015年12月3日發布《中國住宅報告(2015-2016)》。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住房形勢超出預期。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商品住房過剩總庫存量高達21億平方米。”目前現房方面,去化超過18個月以上的過剩1億平方米,期房方面,去化超過2年的過剩面積達19.96億平方米。
同時報告還指出,雖然宏觀政策一再寬松,商品住房庫存去化去難見好轉。作為代表開發商預期,潛在庫存以及市場需求的新開工面積、施工面積以及竣工面積三個典型指標,雖然整體趨緩,供應量減少,但待售庫存壓力沒有較大緩解。
以2015年商品住房總庫存計算,總庫存預計達39.96億平方米,其中,期房庫存即在建房待售面積35.7億平方米,去化周期達4.5年,現房待售面積方面,庫存4.26億平方米,去化周期為23個月。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最大合理庫存存銷比例,商品住房合理總庫存僅為22億平方米,其中,現房庫存去化周期18個月,面積為3.21億平方米,期房去化24個月,涉及15.78億平方米。
去化周期方面,目前現房庫存高達23至24個月,遠高于6至18個月的合理區間,較2012年的11個月左右更是大幅上漲。
但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商品房待售面積”的統計口徑是:“報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銷售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積中,尚未銷售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積,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積,但不包括報告期內已竣工的拆遷還建、統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產公司自用及周轉房等不可銷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積。”
也就是說,報告中提及的庫存數據并未將大量已建設未竣工、以及還未開工的潛在庫存計算在內,“一旦計入,中國樓市的庫存可能倍增”。換言之,這一數據離真實庫存還有很大差距。
“房地產真實庫存約98.3億平方米,完全消化需10年”。安信證券在此前發布的報告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