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該是一則喜大普奔的事件,有利于倡導工程招標投標行業及建筑裝飾設計行業的正能量。然而,從20億設計費到高大上的方案匯報,丹麥BIG事務所被推上了工程圈和設計圈的輿論巔峰,事情卻向一個非正常途徑發展,業界媒體的導向也側重于“方案匯報”,有設計師一笑了之,有設計師贊嘆,也有設計師無奈與憤恨于“方案匯報”形式主義成為贊揚和傳播的主題,人們似乎無意間忽視了設計方案本身的內容。
隨著“20億設計費”事件的發酵,方案匯報與包裝的形式已然成了業界焦點。這不但反映出工程圈和設計圈專業人士和設計師的非行內人態度,也造成丹麥BIG事務所憑借“高大上”方案匯報獲得20億設計費的假象,給相關人士錯誤導向——只要匯報方案足夠“高大上”、足夠震撼和吸引人眼球就能獲得成功,爭取到天價設計費,得到甲方的認可。與此同時,這樣的導向,對于事件的主角——丹麥BIG事務所也非常不公平,他們只是以一個更直觀、更具沖擊力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卻本人們“買櫝還珠”,忽視設計方案本身的內容。
為證實20億設計費背后的真實付出和價值,我們不妨撇開方案匯報的形式,來看一下“BIG U”方案究竟是怎樣的。
“BIG U”方案的所屬項目位于曼哈頓的沿江一帶,可以說是各種高大上場所集結地,東部地區LES(Lower East Side)是規劃重點,以曼哈頓大橋和布魯克林大橋為界,LES又被細分為三塊(C1,C2,C3),丹麥BIG事務所的核心任務是對C1、C2、C3進行防洪規劃,且必須滿足休閑、商業、旅游等多方面需求。
為完成這項工作,丹麥BIG事務所進行了長達16周德調研,調研對象包括各級政府機構以及很多的私營機構、社區。期間每個方案,他們都做了具體的模型,以便于更好的跟居民交流。總結、分析得出居民的需求之后,他們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幾個方案,并且制作了顏值爆表的效果圖,正是視頻呈現給人們的震撼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