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業之所以偏愛這些節目,很大原因在于“大數據”提供的誘人數據,包括收視率、點擊率、受眾調查數據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影視節目營銷,家居企業要掌握方法,植入式不留痕跡才是最高招的。
如何能做到植入式不留痕跡呢,這就需要有“眼光”。有眼光的人,總是能在別人還沒有發現之前,找到具有傳播價值的營銷創意。而如果缺乏發現的眼光,只能跟風和人云亦云,結果是事倍功半。其中,一個鮮明的例子便是《咱們結婚吧》這檔熱播劇,不少網友對其“植入過度”進行了口誅筆伐。
以家居品牌植入為例,做植入式廣告重要的是自然流露,讓觀眾在不經意間接受了企業的宣傳,而家居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在影視作品中做植入式廣告相比其他類型的產品,較為難以凸顯其品牌形象,廣告效果不明顯;另外,電影電視的受眾也沒有針對性,影視作品作為大眾傳播的一個重要渠道,受眾群體難以預測,商家也就難以預測植入效應所帶來的影響,還倒不如做一些有針對性的分眾廣告。
在筆者看來,結合家居行業的“定制服務”與電影《私人訂制》的宣傳點的植入,就是一次一拍即可的“廣告定制”,更容易引起觀眾的關注。在許多人心中,擁有定制產品似乎是社會身份地位的象征。正如葛優在《私人訂制》劇中所言,“私人定制,讓你的人生不留遺憾”。通過電影來傳達的可能更多是普及大眾對“家居定制”的常識,拋開廣告的效果不說,這一次的家居品牌植入也為行業做了一次大膽的嘗試。
相比過去,簡單粗暴的娛樂傳播方式已經難被人們所接受,現在對市場對營銷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并不是“土豪”企業砸錢就能出來營銷效果,而是只有企業的錢砸對地方,市場才會買賬。也就是說,在這個營銷時代,除了知名度,更要美譽度。如果不幸成為網友們集體吐槽的對象,那么對不起,企業砸的越多錢,廣告副作用就越大。
說到底,廣告植入營銷有時候就是一場押注,從來都是“成者王侯敗者寇”,只可惜失敗者的反思卻少有人訴說和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