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男神”項天斌:設計,沒有歸途
男神之設計觀 生活觀
為什么選擇做一個設計師
在設計這條道路上,我蹣跚向前,磕磕碰碰。在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沖出家門,跑向小鎮,再跑向城市。我為什么不再跑一段,跑向海邊呢?就這樣,跑啊,跑啊。這樣的一個形象,用它來比喻設計師茫茫向前的探索,覺得具象了很多。
設計是一條沒有歸途,充滿了未知的小徑。或許風景就在身邊,又何必苦苦相逼自己要向前呢?迷失在旅途中,或許也是一種歸宿。
我就這樣在反復中徘徊。設計真的有那么難么?我又堅決不信!哪天來了一點運氣,沒準能做得更好一些。
設計特質
我贊同這樣的觀點,幸福和金錢半毛錢關系沒有,幸福和痛苦可能都是源于自己的內心。很多人認為,巧妙又安全地度過一生,獲得成功,有錢,有權,有名,幸福而又滿足。CCTV總是在教育著人們,如何才能獲得幸福。——但,幸福,一旦形成了公共的標準,這還能是一種心理感受么?
有成就感的事
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建筑設計院,做些小方案和室內設計。焦慮的上班生活持續了兩年,現在想來,那時的工作節奏緩慢而無助。別人艷羨的穩當鐵飯碗,我卻捧著站在路口發愁。我整夜的失眠:煩躁沖動地想了一整夜,第二天又恢復到懶散的現狀中。
直到有一天,我呆呆地望著我對窗的老工程師,把著丁字尺全神貫注地畫圖,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使得他有些駝背。窗間的這幅畫面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退休時的畫面。
接下來的日子,我辦了設計公司,干了工程,開了茶館,做過銷售代理,成立房產公司,醉心于古董收藏,合作紫檀家具工坊……把能干的徹底折騰了個遍。到了35歲,發現自己完全迷失,沒有了社會標簽:人家不知道我到底干什么的。我花了一年時間來整理我的思路,我到底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能干什么?就是這年,我放棄了誘惑我的各行各業,繼續從事設計。
何謂男神
每個設計師心中都有一個大師夢,也正是這樣一個高遠的目標,激勵著從業者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地在這條充滿艱辛的道路上奔走。賴特、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貝聿銘……這些閃亮的名字,在設計路的盡頭,熠熠生輝。
英國詩人西格夫里·薩松的一句詩“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可作為對我的比照。“心有猛虎”就好似在國外游學的生活。“細秀薔薇”則是其具有質感的細節追求。這構成了項天斌先生的兩種基本狀態:一半的時間在路上,一半的時間在做設計。
處世哲學
每個設計師的心里,都想蓋一個自己理想的住宅。春暖花開,劈柴喂馬……我很多年前就為了這個私心,偷偷攢著自己的題材。結果,心里想到的都是有關童年的記憶——
要個夯土的墻,每到春天來襲,憨胖的蜜蜂都來嗡嗡地鉆洞;遮陰避雨的推窗;黑色的小瓦,雨季屋檐掛著雨簾,雨水溝啥的都是浮云;夏季臺風席卷著雷雨,天井里芭蕉的葉子搖曳多姿;門口有塊麥場,中秋節燃著沉香木屑,賞月放燈;木槿和薔薇組成的高大籬笆,春天里一路高歌,爭奇斗艷。
門口的大片,堅決不許種草坪啥的洋玩意,要栽上成片的油菜花,不為油菜籽,就為看一抹金黃色;來年就種上紫云英,人站在田埂上,擺成大字型,直直地摔倒下去,口里銜一顆狗尾草,直愣愣地看藍色的天,看云彩……
代表作品
專題出品:中裝新網 專題策劃:中裝新網、設博會、《中國建筑裝飾》專題設計:馬靜 專題制作:吉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