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無論是企業還是設計師,都應該是知法懂法的,但為何還頻繁出現抄襲事件?
榮麟家居總裁戚麟告訴記者,家具業界抄襲成風,主要原因還是出于“利益”二字。戚總認為,如今抄襲得來的利益很大,違反法規的成本太低。“原創不是上下嘴皮一碰說做就做的,企業和設計師對它的投入 心血是非常多的,而且成功率不會是百分之百。而抄襲者省去了如培育一樣的最費勁環節,直接得到了很多不應有的利益。”
圣華家具董事長葛永明也表示,國內的 很多家具企業并未意識到“抄襲”的惡果,他們習慣性地享受抄襲以及用最小的成本及代價換取最豐厚的商業利潤,這一看似精明的商業智慧,卻直接把創新的原動 力扼殺在襁褓之中。
百強家具總經理何弘毅表示,抄襲的產品盡管在外觀和材質等方面進行模仿,但抄襲不到原有的制造工藝和品質。對于抄襲問題,戚總還表示,“復制模仿是每個國家發展時必須經歷的過渡期,日本、美國也都經歷過。模仿不可怕,如果通過模仿達到自己創新的延伸和發展,也并非不可,但不能把模仿抄襲 變成賴以生存的方式,這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