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具企業面臨破產潮的嚴峻形勢下,轉型升級成為家具業擺脫陰霾的關鍵點。傳統家具企業如果不進行轉型升級,在新常態之下,將難逃被收購、或破產倒閉命運。
這就需要家具企業看清中國家具業的真正問題。
總的來看,我國家具業面臨著極為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外部危機,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而且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和非貿易壁壘日益增多;國內市場由于宏觀調控,出現了市場蕭條;同時國內勞動力價格不斷提高,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急劇上升,生產和市場面臨的不利的因素不斷增多。我國家具業的現代化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是解決“去產能化”的唯一途徑。其路徑可以概括為:
1.淘汰部分落后產能,以優化整個產業的資源配置;2.提高現有工廠的勞動生產率和產品附加值,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3.改善我國的家具零售業,擴展銷售渠道,促使國內消費的潛在需求轉變為“有效需求”,通過繁榮市場來消化產能。
中國家具業轉型升級的途徑
第一,去產能化是中國家具業轉型升級首要的途徑。
2014 年的中國家具業拉開了去產能化的帷幕,相當數量的低效益和產品不適銷的企業將面臨倒閉或被兼并的局面;大多數制造企業將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實現設備和管理的升級,減少勞動力的使用;甚至完全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家具零售企業無論愿不愿意,都將不得不與電子商務結合。總之,從2014 年起我們將看到整個行業的深刻變革,而這種變革將使中國家具業更健康地向市場化方向發展,走上現代化的康莊大道。
第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勞動生產率
我國目前的經濟規模,相當于美國、德國及日本總和的1/6,然而勞動力卻相當于這三國總和的三倍,生產力不及發達國家的6%。家具業亦不例外。日本的生產力是我國的7-8倍。就勞動生產率而言,我國家具企業中較高者為25-35 萬元/ 人•年,一般在15-20 萬元/人• 年;而發達國家的家具業達到10-15 萬美元/ 人•年,是我國的5-6 倍。另一方面,我國家具業的木材利用率,大型企業為60%,中小型企業僅為50%-55%,而國際發達家具業達到70%。因此,我國家具業產業升級的頭等大事是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物耗,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產業升級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家具產品的附加值包含技術含量和藝術含量。前者要求提高加工裝備和加工工藝的水平,新材料的利用水平等;后者則要求提高設計水平。我國的家具設計一直是行業發展的瓶頸,要提高設計創新的能力,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設計,而不是一味地“拷貝”和“跟風”。在現階段,在中低端產品方面,要從實用美學出發,設計出具有一定審美價值、性價比高的產品,適應大眾需求;在高端產品方面,以后現代風格為主,設計出時尚的、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產品,以適應高端消費的需求。
產業升級即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附加值,而不是轉型去追求“高端產業”。要立足于家具行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生產方式;建立自有的家具文化體系,發掘東方文化的底蘊,融合西方文化,創新性地建立我國現代家具設計,才是人間正道。
第三,家具專業市場變革轉型,實現家具銷售多元化
關于家具專業市場的內在缺陷,最主要的是應盡快實現由商業地產業態,向零售業態的變革轉型,在家具零售業最主要的生產要素——營銷技術上進行投入。這種變革轉型將較大幅度地降低家具銷售中的“交易成本”,從而讓利于消費者,也有利于家具零售業自身的內生發展。
另一方面,家具的個性化需求已成為消費的潮流,因此家具的銷售必然是多元化的。應該從多方面來拓寬家具銷售渠道,讓各種形式的家具零售模式百花齊放,培育出獨立而強大的家具零售行業,實現和強大的制造業并肩,成為向現代化騰飛的兩個翅膀。隨著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信息革命,電子商務將必然成為零售業的主要方式之一,家具的電子商務銷售模式將會成為銷售渠道的一條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