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玻璃,聽著就可怕,在廈門市區近年來發生多次這樣的驚險經歷,幸好未釀成大事故。
1月18日,廈門市建設局發出通知,對全市現有的301棟大廈“超齡”服役的玻璃幕墻做體檢,排除安全隱患,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啟動的第二次大規模玻璃幕墻體檢。并且,原應屬于業主單位負責的建筑玻璃幕墻安全工作,由建設部門主動“攬活”,將于6月30日前上報鑒定結果和安全處置情況。
與此同時,廈門兩大建筑幕墻施工安全管理新規也從今年開始全面執行,確保民生安全。
玻璃幕墻壽命僅25年每10年要大體檢
廈門市建設局表示,玻璃幕墻建筑的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其中玻璃黏結的關鍵材料結構硅酮密封膠的保用年限僅為10年,玻璃幕墻的開啟扇等部分節點也會因為長期使用松動、變形。
據悉,建筑幕墻工程自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后,原則上每10年就要進行一次安全性鑒定,使用10年后應對該工程不同部位的結構硅酮密封膠進行黏接性能的抽樣檢測。
2013年9月,外圖大廈一塊玻璃從27樓高空墜下,雖然沒有砸到人,但也驚出過往行人一身冷汗。就在此前一個月,附近也曾發生玻璃高空碎落事件。
市建設局表示,除了爆碎隱患外,高空玻璃幕墻還有可能發生漏水。漏水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早期施工工藝有限,在玻璃幕墻立面拐角的部位打膠技術不足,該部位硅酮密封膠很容易老化開裂;另一方面由于幕墻立面安裝夜景燈破壞硅酮耐候膠密封性,造成雨水滲漏。
此外,玻璃幕墻的開啟扇五金件在長期啟閉使用中,很容易造成螺栓松動、銹蝕老化等現象。在全國各地的幕墻板塊墜落事故中,由于開啟扇墜落造成的例子不在少數。因此,給玻璃幕墻定期體檢尤為關鍵。
建設部門主動“攬活”接過玻璃墻體檢責任
按照廈門的規定,對建筑玻璃幕墻的安全維護實行業主負責制。但出于安全考慮,廈門市建設部門主動“攬活”——
2013年,市建設局根據已建成的《廈門市建筑幕墻工程監管信息系統》,查閱出242棟使用期滿10年的玻璃幕墻建筑,并向“到期”的大樓業主發出告知函,組織成立了專項檢查組,對超限的既有建筑玻璃幕墻業主自查情況進行督查。
本次,廈門再度公布第二批納入檢修的大廈玻璃幕墻目錄,總計301棟,其中有25幢使用期已經超過了20年。此次公布的“超齡”玻璃幕墻建筑分布島內外各個區,主要為老城區或老工業區的工廠、辦公樓、大廈、大樓等。其中,部分高樓建筑的玻璃幕墻使用年限甚至已經達到20年,對大樓自身以及周邊的公共安全存在嚴重的隱患。
對于部分大樓大廈以立項名稱進行存檔,有幕墻建筑已超使用年限卻沒被納入名單的,建設局要求業主單位聯系調出原始檔案進行排查,全面摸清需要整改的幕墻。
廈門建筑新規要求外傾斜式杜絕隱框玻璃幕墻
事實上,去年底開始執行的《廈門市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防治若干措施》,對重中之重的住宅工程若采用玻璃幕墻做了嚴格規定,玻璃幕墻宜采用明框或半隱框構造,外傾斜式不得采用隱框玻璃幕墻。
而已經執行兩年的《廈門市建筑外立面裝飾裝修管理規定》則要求,商業中心、交通樞紐、醫院、學校、文化體育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以及臨街建筑,需要在二層以上采用玻璃幕墻的,應使用安全玻璃,并采取防墜落措施;若玻璃幕墻采用的是鋼化玻璃等易爆玻璃的,應采取粘貼安全膜等安全措施。
同時,建筑周邊設置挑檐、頂棚等遮擋防護設施,或綠化帶、裙房等緩沖區域。建筑幕墻下有出入口、通道或者人員活動場地的,應設置遮擋防護設施,而且伸出墻面長度不小于1.2米,并具有抵擋上部墜落物撞擊的強度。
據介紹,現代建筑主要采用明框玻璃幕墻和隱框玻璃幕墻作為裝飾,玻璃是易碎品因此要對幕墻進行定期節點維護,幕墻節點是幕墻與樓板連接的主要附件,為了防腐必須進行表面處理,一般采取表面鍍鋅,樓板不進行封修的節點可隨時檢查,發現腐蝕可以進行局部打磨后再進行涂漆,如有螺栓松動,重新擰緊。
樓板玻璃也需要定期檢查,檢查玻璃是否損壞,發現損壞及時更換,連接件定期檢查是否腐蝕和松動,五金件是否有功能性障礙,膠條是否脫落、龜裂,涂膠是否有缺陷等等。同時還需要進行定期保養,用溶劑清洗、淋漂、經常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