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興趣,更要對客戶負責
玩泥巴似乎是每個男孩兒時的摯愛,即使弄得渾身臟兮兮回家被父母訓斥也仍舊會笑得燦爛。郭明也不例外,但愛好畫畫的他經常會嘗試將泥巴擺弄出一些造型,得到小伙伴們的贊許。從小學的手工制作課到大學進入環境藝術專業學習,畢業后進入設計界工作,郭明的路并沒有出現太多偏差,看上去是那么理所當然。
“玩泥巴、雕東西,實際就是一種愛好的萌芽狀態。當這個興趣變成一個專業,再發展成為一個事業的時候,你的人生定位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郭明提到自己的選擇時感慨道。
每天上班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然而將單純的愛好發展成自己的事業,其實并不容易。周華健曾在《真心英雄》中感慨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郭明對此深以為然。在做“北漂”的十多年里,郭明有夢想,懂堅持,住過擁擠且臟亂不堪的地下室,更在偌大的北京城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畢業五六年仍覺得自己是個打醬油的。但在他的印象中,北京包容、開放,只要你有能力有能量,還是能干出點名堂的。所幸,憑著骨子的執拗,他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讓理想變得不再遙遠。
在郭明看來,演變成事業的設計,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具象化的思維表達,而更多的是一種服務。“不僅是要把這個興趣做好,更要對所有的客戶負責。”
突然想起早上的見面:兩句寒暄之后,郭明發了一條短訊,并讓助理倒了兩杯茶進來,然后就正式開始了采訪,這期間不足五分鐘,直接、干練的做事風格令我印象深刻。他說,這種方式對于客戶和設計師進行溝通十分有用,能夠讓雙方更清晰地表達彼此的想法,為更好地實現客戶要求提供便利。
設計是一場“私人定制”
服裝的批量生產讓整個長安街的人都可能撞衫,而空間的復制也只會造成千城一面,只有個體獨特的存在,才會顯示出自己的魅力。“設計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沒有標準版,也沒有標準款型,稱得上是私人定制。”郭明這樣理解設計的創新之處。
做一件事容易,難的是堅持做一件事,遑論這件事叫做創新。然而郭明卻做得游刃有余,并因此獲得了多個創新獎項。他說自己不反對借鑒,甚至抄襲,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出處,“包括文學,它的靈感可能來自大自然。我比較注重民居文化,有很多民居文化建筑研究冊,希望能夠從中提煉出更多的東西”。
除了查閱大量的資料,郭明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傾聽。“因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屬性,和老板自身的創業經歷。當我做一個項目的時候,我更愿意傾聽業主跟我聊,跟我講你的成長故事和經歷,而不是我果斷地為他做決定。”郭明認為,只有了解客戶的個人成長經歷和背景,才能盡最大可能地在項目設計中體現客戶的個人精神和思想。
九頭鳥項目是郭明接手的一個項目,這是連鎖餐廳九頭鷹的創始人的又一個連鎖項目。九頭鷹的創始人來自湖北,早年當過兵,做過刑警隊長,后來又轉業自主創業。九頭鷹豐富的人生閱歷給了郭明很多啟發:如今的湖北是古代楚國的疆域,郭明便在設計中吸納了很多楚國文化元素,例如楚漢時期的典型色彩紅,燈具則采用了打擊樂器罄的造型元素;同時,郭明將古代士兵打仗用的戟做成了隔斷上的鏤空雕飾,并配以水墨的元素,不僅表現出了九頭鷹對部隊生活的懷念,也消解了兵器帶給人的冷峻氣息;餐廳的LOGO則嵌在一個鳥獸架子鼓的鼓面上,巧奪天工地將歷史文化和企業文化融為一體,在不失當代特色的同時也彰顯了對文化的尊崇。
“我想要在這個項目里體現出創業者的精神,要在我的設計空間中加入文化。”相對于單純追求設計創新,郭明將私人定制做到了最大化。但作為設計師,他認為自己“只不過實現了很多客戶的夢想罷了。”
在設計中注入文化的靈魂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腳步的逐漸加快,越來越多的新鮮元素涌入中國。面對新奇的世界,很多中國建筑師、設計師不假思索地給予擁抱,盲目將國外設計搬到中國,將中國變成了一個試驗場,找不到屬于自己的特色。
“除了做設計,我還喜歡旅游考察。我這兩年去了泰國的清邁、日本、臺灣,甚至非洲的津巴布韋,去感受他們那種土著文化。這些地方的設計都很質樸,感覺很好。現在,很多中國設計師在盲從,覺得國外這個東西好,這個造型好,然后就照搬過來,這是不對的。”
就在采訪的前一天,日本著名建筑設計師坂茂獲得了普利茲克建筑獎,這已經日本第七位獲此殊榮的設計師了。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但中國的設計師卻遠遠不如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很低。“而日本一直在做的就是對中國唐朝文化的延續,不斷延續,并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
郭明認為,優秀文化是社會文化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發展后的沉淀與結晶,是經久不衰的,就像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所展現的中國村落里那些飲食文化,并不只是“吃”這么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在食品工業化時代,人們仿佛又從其中找到了對傳統美食的熱情和敬意,是一種文化的回歸。
“中國的設計師之前都非常浮躁,都在賺錢,設計停留在表面。這兩年有了明顯的改善,大家做了很多回歸,回歸大自然,回歸人性化的設計,回歸本土文化,這是一個很好的起步。”
八味坊日本料理餐廳項目,是郭明目前為止最滿意的一個作品。他在接手之初就有了想法,經過近一個月的思考,最終落筆完成創作手稿卻只用了一天時間。
雖然是一家日本料理,但郭明仍舊將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進行了完美地融合,將日式意境化繁為簡,用利落的線條與純樸原味、經典圖騰串連起寫意優美的空間。八味坊的整體建筑共分四層,其室內設計風格意在追求一種“寧靜”的氛圍。以木線條作為貫穿全篇的設計元素,運用原木的本真氣質與天然肌理,營造出一種沉穩內斂的感覺。
迎接貴賓的第一步便是餐廳入口的鏡面水池,以東方的優雅展現出雍容氣度,與外界的車水馬龍形成對比,使客戶心境得以轉換。一層中間的備餐區將整體空間的流線劃分成環形的走道,配合大面積的落地窗,形成開闊的視角,將窗外的景色引入室內,達到“合一”的理念。
進入二樓,仿若進入夢境般的畫作游廊,將貴賓引向各具特色的包廂之中。三層的紅酒吧處的隔斷采用了鏤空設計,借鑒編織的概念,讓小木條交錯相織,使視線半隱半透地做了分區。竹、木、石等擺飾的呈現,更凸顯了輕松自然的生活情趣。
四層的露臺依舊延續著之前的濃情詩意,將設計材料的歲月肌理刻畫地淋漓盡致。玻璃搭接木頭構成露臺包廂的框架,玻璃的通透強化了光影的表現,無論是清晨的朝陽或是正午的烈日,還是午后三點的溫軟日光,在不做修飾的原木材質間,都折射出豐富的光影表情。坐落露臺,沐浴清風,享盡“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嫻情雅致!
八味坊日本烤肉店設計中對文化的成功運用,更加堅定了郭明走文化設計之路的信心。“我們的定位就是文化設計第一品牌,我希望在我的項目中有中國文脈的延續,希望我的所有項目都是有出處的,有文化的!”而對文化的關懷就是郭明源源不斷創新的至上法寶,可以讓他“抓住人內心深處的靈魂。”
沒有最差的項目,只有最差的設計
作為設計師,只有過硬的作品才是自己最好的代言。郭明對公司接到的每一個項目都要經手,認真對待,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實現他們的愿望。
湘SHOW是一群80后IT男共同打造的新生代餐飲品牌,主營新派湘菜,多以時尚的白領客群為消費主體。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中較為突出的代表,但郭明認為其在視覺體驗上并不明顯。幾經斟酌之后,郭明拿出了一套方案,以湘西的吊腳樓、梯田為主創元素,在700平米的空間內塑造了一個神奇、浪漫、多情而現代的湘西世界。
“接近本源就是接近極樂,最玄奧、最美麗之處只存在于對本源的接近中,絕非其他。”讀過沈從文的作品《邊城》的人心中可能都會有一個夢一樣的場景: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那一船、一水、一樓閣等美妙的感覺。郭明本就是湖南人,他將純粹地道的湘西文化精髓拿捏地游刃有余。梯田、山石元素的現代的設計手法與傳統文化的雜糅仿佛使空間有了特殊的魔力,讓客人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掙脫束縛,融于自然的力量;經過再設計的吊腳樓、蠟染、刺繡又讓身處喧鬧都市的白領達人們感受到湘西的明山秀水、淳樸人情,體驗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悠然。
湘SHOW項目最終呈現的效果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和贊同,但并不是每一個項目都能像湘SHOW這樣有足夠大的發揮空間。郭明曾經接手過一個不足一百平米的服飾店項目。客戶打算做產品轉型,從地方本土品牌向國內一線發展,成為高端私人定制品牌。
最終,在郭明的設計下,這家店成功實現轉型,店面看上去非常高端、國際化。“我們就像魔術師一樣,經過我們的包裝,讓項目馬上換代升級,改變精神面貌,這是我非常樂意做的事情。目前,這家店的服裝還是挺貴的,一件就可能賣8000到10000元左右,有點趕超國際大牌的趨勢了。”
幫助一個地方品牌成長為國內一流品牌,這個項目的成功給了郭明巨大的滿足感。他說,“沒有最差的項目,只有最差的設計,就看你用不用心!”
堅持,是對夢想最好的詮釋
北京包容、開放、多元,適合各種夢想在這里生根發芽,但更需要人們對夢想堅持。
郭明在畢業最初的五六年里,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斷在打醬油。為了去做理想中的事情,他毅然丟棄了高薪的工作,先后去加拿大寶佳國際建筑設計事務所和山川室內設計事務所學習,從曾經每月收入萬元直落到每月兩千多元工資,郭明并沒有覺得失落,而是”將以前的東西全部倒掉,重新洗牌”,像個孩子一樣,努力學習新鮮的理念和方法,讓自己再次成長。
“賺錢不是唯一的,只要你找到一份好工作,踏踏實實去做,兩三年內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成績。山川給我帶來更多的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讓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設計。我現在的創作理念很多都是對當時在山川學習的文脈的延續。他就像我的啟蒙老師,讓我找到了方向。”郭明對山川的經歷心懷感激。
山川幫助郭明找到設計職業的方向,也開闊了他的視野。作為中國手繪設計的領頭羊,山川的項目大部分是頂級會所和高級餐廳,對甲方也非常挑剔,這種態度讓郭明在氣度上養成了承接好項目的習慣和要求,而他將這種習慣帶到了自己的額公司--北京悅界堂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只是,在郭明的理解中,悅界設計不是單純承接“高大上”的項目,而是要通過自己的設計,讓平凡的項目也變得上檔次。
也正是因為郭明的這種態度,悅界設計這顆新星得以冉冉升起,在成長的道路上得到了客戶的贊許和信賴,也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同。在短短四年的時間里,公司的業務版圖就已經從北京擴展到了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十多個城市。
郭明說自己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中國最優秀的真正本土設計師,將中國的本土文化和國際化思維相結合,將它延續到自己的每一個作品中,將中國傳統文化本土文化發揚光大!“我們追求永無止境的成長,不僅是為了豐厚的回報,更為了滿足本心中對繆斯的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