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兩會的“休止符”,總理記者會已成為各界對兩會議程的最重要期待之一。
1988年是人大新聞局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也是換屆之年,中央電視臺開始直播兩會結束之后的記者會。
4月13日下午,大會閉幕之后,應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曾濤的邀請,新當選的國務院總理李鵬,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了有400多名中外記者參加的記者招待會。
總理記者會至今已歷任四位總理:李鵬,朱镕基,溫家寶,李克強。4位總理有哪些個人特色鮮明的語錄?
“希望做事情不做則已,一旦要做,就要把它做到底”——李鵬
在1988年的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請李鵬總理“不帶政治味”地談談人生信條。李鵬回答說,“我非常欣賞實事求是這句話,希望做事情不做則已,一旦要做,就要把它做到底。”
“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朱镕基
1998年總理記者會上,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記者提問朱镕基,“人們稱您為經濟沙皇等,您對此有何感想?”朱镕基回答:“對于外界稱我為中國的戈爾巴喬夫、經濟沙皇等,我都不高興。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雖然很怕辜負人民的期望,但是很有信心。”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國人民能說一句,他是一個清官,不是貪官,我就很滿意了。”——朱镕基
2000年3月15日,朱镕基總理在記者招待會說了幾句“真情告白”: “如果他們再慷慨一點,說朱镕基還是辦了一點實事,我就謝天謝地了。”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溫家寶
2003年,新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被問及“和朱镕基比起來,你覺得你的工作風格會怎么樣?”溫家寶稱自己“是一個有信念、有主見、敢負責的人”,“在我當總理以后心里總默念著林則徐的兩句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態度。”
“實在抱歉,如果大家中午不吃飯的話,我們還可以再交流下去”——溫家寶
2003年總理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答完最后一個問題后說,“實在抱歉,如果大家中午不吃飯的話,我們還可以再交流下去”。這個細節,經常被媒體提及,溫家寶曾多次增加提問次數,他的2012年記者會時長近3個小時,為歷年最長。
“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溫家寶
2010年,溫家寶在回答記者有關“如何促進公平正義”的提問時說:“我認為,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這句話立刻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標題。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李克強
2013年,李克強總理的第一次記者會上,他被問到“面對利益群體的阻力,怎樣通過改革來釋放紅利?”。李克強說:“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在完善過程中,靠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還有巨大的潛力,讓改革的紅利惠及全體人民還有巨大的空間。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趟,因為別無選擇”——李克強
2013年記者會,針對改革問題,李克強表示,改革進入攻堅期,“現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但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蹚,因為別無選擇,它關乎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
“怎么辦?遇萬難還須放膽”——李克強
在2014年兩會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在回答路透社記者有關挑戰和困難的提問時說,遇萬難還須放膽。今年挑戰依然嚴峻,而且可能會更加復雜。我們既要穩增長、保就業,又要防通脹、控風險,還要提質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標的實現需要找一個合理的平衡點,這可以說是高難度的動作。
“你的中文就更標準了,但是還是需要再翻譯一次”——李克強
2014年總理記者會上,《金融時報》、《聯合早報》、路透社三家境外媒體記者是用中文提問,他們一無例外都獲得總理夸獎。